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融开放、要素流动效率与经济增长追赶效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5-149,共5页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金融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交互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金融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交互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追赶的间接效应显著强于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实现以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效率提升为路径机制;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金融开放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且从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角度看,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表明扩大金融开放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的提升;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采取不同的效率提升策略来缩小与前沿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中部地区注重改善技术要素流动效率、西部地区注重提高资本要素流动效率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
增长
经济增长追赶
要素流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国际技术转移与追赶型经济增长
被引量:
2
2
作者
朴商天
陈柳钦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趋同现象 ,是当今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追赶过程中 ,技术转移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为国内的增长理论研究提...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趋同现象 ,是当今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追赶过程中 ,技术转移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为国内的增长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技术转移
追赶
型
经济
增长
技术转移政策
技术能力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世纪一代人对中国经济的理论思考——《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读后
3
作者
李金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7-88,共2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指出;我国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跨世纪的两篇大文章,得靠跨世...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指出;我国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跨世纪的两篇大文章,得靠跨世纪一代人在实践中加倍努力,靠跨世纪领导决策的正确。而无论是实践还是决策,都要有适用理论作为指导以及有科学理论提供依据。应该说,我国几十年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实践,已为理论上认识、把握这种转型的路径和重点,创造了判明和缕析的良好基础。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对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基本路向进行思辩,可以思辩和必须思辩的时候了。 1995年7月出版的钟阳胜同志的专著《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理论和新思路》,是跨世纪一代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追赶》一书的作者,已经参加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还将参加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更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因此,这本书既可看作是这代人对自身实践经验的一种理论升华,更应看作是这代肩负重任的人对下个世纪实践的理论准备。 从这本书中,人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我国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体验的用心;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诸多经济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两个转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
运行
经济
理论
《
追赶
型
经济
增长
理论与初中》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金融开放、要素流动效率与经济增长追赶效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机构
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5-149,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BNLTS2021-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B020)。
文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金融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交互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追赶的间接效应显著强于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实现以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效率提升为路径机制;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金融开放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且从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角度看,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表明扩大金融开放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的提升;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采取不同的效率提升策略来缩小与前沿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中部地区注重改善技术要素流动效率、西部地区注重提高资本要素流动效率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
增长
经济增长追赶
要素流动效率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国际技术转移与追赶型经济增长
被引量:
2
2
作者
朴商天
陈柳钦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摘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趋同现象 ,是当今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追赶过程中 ,技术转移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为国内的增长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关键词
国际技术转移
追赶
型
经济
增长
技术转移政策
技术能力
发展中国家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catch-up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y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世纪一代人对中国经济的理论思考——《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读后
3
作者
李金亮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7-88,共2页
文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指出;我国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跨世纪的两篇大文章,得靠跨世纪一代人在实践中加倍努力,靠跨世纪领导决策的正确。而无论是实践还是决策,都要有适用理论作为指导以及有科学理论提供依据。应该说,我国几十年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实践,已为理论上认识、把握这种转型的路径和重点,创造了判明和缕析的良好基础。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对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基本路向进行思辩,可以思辩和必须思辩的时候了。 1995年7月出版的钟阳胜同志的专著《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理论和新思路》,是跨世纪一代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追赶》一书的作者,已经参加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还将参加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更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因此,这本书既可看作是这代人对自身实践经验的一种理论升华,更应看作是这代肩负重任的人对下个世纪实践的理论准备。 从这本书中,人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我国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和体验的用心;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诸多经济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两个转型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经济
运行
经济
理论
《
追赶
型
经济
增长
理论与初中》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融开放、要素流动效率与经济增长追赶效应
张海军
岳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国际技术转移与追赶型经济增长
朴商天
陈柳钦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世纪一代人对中国经济的理论思考——《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读后
李金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