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收入结构研究
1
作者 谢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者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能够通过大幅增加劳动者的持久性收入使劳动者形成对未来收入的稳定性预期,便可对扩大国内消费需...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者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能够通过大幅增加劳动者的持久性收入使劳动者形成对未来收入的稳定性预期,便可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收入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工资收入比重,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强化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调节能力;让劳动者拥有更多金融投资理财产品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劳动者收入 收入结构 持久性收入 暂时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收入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2
作者 谢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4-25,共2页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劳动者收入结构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过低以及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特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劳动者收入结构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过低以及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特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劳动者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特征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本文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劳动者收入结构 居民消费需求 持久性收入 暂时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理论分析和趋势研判——基于生产要素边际产出贡献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怀筑 何亮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40,共6页
利用长期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劳动、资本、技术三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度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对中国1978~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经济前30年处于高速增长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发... 利用长期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劳动、资本、技术三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度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对中国1978~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经济前30年处于高速增长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未来资本深化和均衡增长阶段,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对GDP增长率贡献作用将逐渐衰减,中国合理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7.5%~8.5%之间。中国正在发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主张再度实施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应抓住机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均衡、稳定、持续发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经济增长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那么今后我们将"在解决问题后谋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经济增长 长期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