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慧娟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5期85-87,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产业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产业互补性、技术创新、劳动力与资本流动以及环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产业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产业互补性、技术创新、劳动力与资本流动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探讨乡村产业融合下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产业融合对乡村经济活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支持乡村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机制 乡村产业融合 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需求和环境不同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机制演进 被引量:13
2
作者 乔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6,共6页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找到确定答案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呈现出的具体机制也不相同。文章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以人类生产能力发展为线索,考察了经济增长机制演进的三个阶段,即最早出现的供给约束下的...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找到确定答案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呈现出的具体机制也不相同。文章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以人类生产能力发展为线索,考察了经济增长机制演进的三个阶段,即最早出现的供给约束下的经济增长,到工业化以来出现的需求约束下的经济增长,再到目前出现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这三个阶段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相互超越,而是按照发展的逻辑递进地包容的。这表明经济增长机制演进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 需求 环境 经济增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转换:误区及矫正——兼谈甘肃经济增长及战略决策的新思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含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机制 决策 误区 甘肃 矫正 “九五”计划 产业布局调整 经济重心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机制与宏观调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新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22-26,15,共6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机制 要素生产率 我国现阶段 结构优化 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经济发展 均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基于文献综述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婕 李勇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中国经济多年持续的高增长造就了所谓的"中国奇迹",对于这种"奇迹"的真实图景探讨尤为激烈,而这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对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解释和判断。面对新的情景和发展阶段,未来机制转型是关键。对寻求中国... 中国经济多年持续的高增长造就了所谓的"中国奇迹",对于这种"奇迹"的真实图景探讨尤为激烈,而这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对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解释和判断。面对新的情景和发展阶段,未来机制转型是关键。对寻求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基本逻辑思考有助于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找寻到合理的发展战略及增长机制,并最终超越东亚模式和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机制 市场成长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集镇经济的增长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方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39,共5页
试论集镇经济的增长机制朱方明一、增长与发展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早些时候(发展经济学建立以前),这两个词几乎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可以互相替代。但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这两个... 试论集镇经济的增长机制朱方明一、增长与发展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早些时候(发展经济学建立以前),这两个词几乎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可以互相替代。但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这两个概念逐渐有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镇经济 经济增长机制 发展经济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十二五”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原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共8页
下一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将发生转变:一是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转变;二是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三是由平推式工业化向立体式工业化转变;四是由"低级红利"向"... 下一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将发生转变:一是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转变;二是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三是由平推式工业化向立体式工业化转变;四是由"低级红利"向"高级红利"转变。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仍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2013年全年工业经济增速将维持在11%左右,2014年和2015年将逐步下降到10%左右,整个"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速为10%~11%。对此,应将"四化并举"作为"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基础;实施进出口平衡的外贸战略;鼓励制造企业"走出去";争取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新四化 扩大内需 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市场、产权关系重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新解释 被引量:7
8
作者 冯涛 李英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7,共12页
通过考察中外经济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可以构建一个国家、市场、产权互动式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内生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确立国家、市场、产权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及均衡结构,实现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在国家、市场、产权关系中,... 通过考察中外经济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可以构建一个国家、市场、产权互动式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内生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确立国家、市场、产权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及均衡结构,实现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在国家、市场、产权关系中,虽然三者的缺失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但两种情况不能等量齐观。只要通过适当调整,在国家有效发挥职能的基础上,释放出市场和私有产权的因素,就可能使经济获得持续增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转轨过程,也是一个前现代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面临着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文化与意识形态转变等多重任务。要完成这一目标,关键是建立国家、市场与产权三者关系良性化的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机制 产权关系 中国近现代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的识别及跨越路径——基于“集团收敛性”检验与TFP提升路径的跨国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金全 张运峰 王俏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6,156,共16页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描述、分析和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在1980~201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集团收敛”情况。实证结果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在短期确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稳态”,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非稳定...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描述、分析和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在1980~201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集团收敛”情况。实证结果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在短期确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稳态”,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非稳定状态,存在多种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在各种跨越条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所在。本文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这一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实现第一阶段的“集团收敛”;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此时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和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机制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收敛性 集团收敛性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机制和趋势
10
作者 施学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35,共6页
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机制和趋势施学光东亚地区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两大地区。按照国际惯例,将缅甸以东、俄罗斯远东和蒙古以东地区列为东亚地区,包括15个国家和4个地区(台湾、香港、澳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常所指的东亚地区... 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机制和趋势施学光东亚地区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两大地区。按照国际惯例,将缅甸以东、俄罗斯远东和蒙古以东地区列为东亚地区,包括15个国家和4个地区(台湾、香港、澳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常所指的东亚地区经济主要指“亚洲四小”、“东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复兴”——对东亚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循环模式的文献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璐 茆健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86-87,101,共3页
二战以后至现在东亚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危机"再到"东亚复兴"的起伏之路。文章试图从对东亚模式导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争为切入口,对从二战后"东亚奇迹"的出现到2... 二战以后至现在东亚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危机"再到"东亚复兴"的起伏之路。文章试图从对东亚模式导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争为切入口,对从二战后"东亚奇迹"的出现到21世纪"东亚复兴"期间内的有关经济增长机制的文献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循环模式的文献做一梳理,希望能够增加后发国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东亚经济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奇迹 东亚复兴 经济增长机制 区域产业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逆差和经济增长并存模式剖析
12
作者 曲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4-45,共2页
针对美国经济在1995-2010年期间一直在巨额贸易逆差的状况下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现象,笔者试图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体系和产业分工格局等多元化角度对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进行深度解读,并深入分析了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影响... 针对美国经济在1995-2010年期间一直在巨额贸易逆差的状况下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现象,笔者试图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体系和产业分工格局等多元化角度对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进行深度解读,并深入分析了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影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机制 美元 金融体系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中国地区与美国南部的成长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全毅 《经济前沿》 2002年第5期38-39,共2页
中国南部地区被称为中国的阳光地带.这使人想起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南部的崛起,美国人也把其南部地区称为阳光地带.
关键词 南部地区 比较分析 经济增长机制 资金 技术 人才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技型特区”:厦门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选择
14
作者 陈甬军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2期15-17,共3页
厦门经济特区创业十年,已开始进入它的成长期。综合考虑90年代国内外的各种因素,选择向“大科技型特区”方向发展的道路,是厦门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一) 所谓“大科技型特区”,其基本内容有三点:1、特区的经济增长机... 厦门经济特区创业十年,已开始进入它的成长期。综合考虑90年代国内外的各种因素,选择向“大科技型特区”方向发展的道路,是厦门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一) 所谓“大科技型特区”,其基本内容有三点:1、特区的经济增长机制以科技为先导,特区的经济发展以提高素质,加强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具体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 经济增长机制 综合竞争力 厦门经济特区 提高素质 基本内容 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 未来发展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