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综述
1
作者 卫珑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A1期26-31,共6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中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这一战略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综述如下,以供...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中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这一战略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 污染产业 经济增长 产业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 经济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作者 李连仲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C4期2-11,共10页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本身实际是社会经济运动结果的综合反映,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又是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总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本身实际是社会经济运动结果的综合反映,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又是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总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生产要素 经济高速增长 物质资本 经济发展阶段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国际经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农场大发展——淮海农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和思考
3
作者 叶秀河 《中国农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淮海农场 调整经济结构 大发展 粮食总产 规模经济 农产品 农业利润 绿色食品 新领导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4
作者 叶秀河 《中国农垦》 1997年第2期17-17,共1页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江苏淮海农场场长叶秀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淮海农场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从1990年开始,淮海农场经济就一直徘徊不前,到1992年出现了负增长,帐面亏损700多万元,还不包...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江苏淮海农场场长叶秀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淮海农场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从1990年开始,淮海农场经济就一直徘徊不前,到1992年出现了负增长,帐面亏损700多万元,还不包括一些潜亏。职工亏损一千多万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利润 粮食总产 淮海农场 新领导班子 优化品种 农业现代化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刘湘顺 《设计艺术研究》 1997年第1期68-69,共2页
一、从战略上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由以产量增长模式向效益增长模式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要求各项经济活动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十二... 一、从战略上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由以产量增长模式向效益增长模式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要求各项经济活动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十二大决议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十三大指出;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大进一步强调,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上升为更新经济发展思路的新高度,中国经济只有实现了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才能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大的改观,才能使国家和人民取得更大的实惠,经济长期难以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才可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才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若干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粗放型 中国经济 技术进步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十条思路——袁木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研讨会暨,95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大会”上的总结讲话要点
6
作者 杨芹溪 《广东经济》 1995年第7期6-7,共2页
一、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既是经济学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其主要内涵是研究在宏观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有的说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一、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既是经济学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其主要内涵是研究在宏观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有的说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次会议作了初步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重要的是要推动和发展对这一主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效益 主要内涵 使用效率 合理配置 良性循环 战略转变 战略任务 外延扩大再生产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和关键
7
作者 郑家亨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17期12-12,共1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国有企业。这是因为,首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增长方式不转变,将影响国有企业应起到的主导作用,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也会上不去。其次,我们过去传统经济的弊端恰恰在国有企业中...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国有企业。这是因为,首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增长方式不转变,将影响国有企业应起到的主导作用,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也会上不去。其次,我们过去传统经济的弊端恰恰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转变也最难,转不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就转不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国有企业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经济 国民经济增长 整体效益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主导作用 加强支柱 管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对策
8
作者 焦方义 李春华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C期11-12,共2页
第一,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走以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节能降耗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抑制外延型的数量扩张,控制投资规模... 第一,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走以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节能降耗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抑制外延型的数量扩张,控制投资规模,防止需求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从供给方面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经济 通货膨胀目标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 需求膨胀 数量扩张 外延型 控制投资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需要效益
9
作者 金敏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一、经济增长中的忧患 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看好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认为ZI世纪是亚太乃至中国的世纪,这是因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这些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经济增长中的忧患 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看好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认为ZI世纪是亚太乃至中国的世纪,这是因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这些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也有海外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在下个世纪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理由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就是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是投入型增长而不是效益型增长。且不说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但这里提出的一个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改章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比狡决的*992年经济增长率是12.8%,1993年是13.4%,1994年是11.8%。1995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二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金和劳动力的高投入来实现的,是受以速度为中心和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受这种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 面,人们以产值等计划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往往重视单纯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具体表现在企业生产主要采用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造成需求的畸形膨胀,而资金又严重不足,所以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来维待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就使得银行信贷规模超常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速度 经营业绩 经济效益 要效益 通货膨胀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快速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如何选择经济发展的道路
10
作者 胡斯球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地区经济发展 行业规模经济 非国有制经济 联系效应 非国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股份合作制企业 经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1
作者 易铭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15期20-20,共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其一,我国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展示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其一,我国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展示了市场的积极作用及其缺陷,在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也可以很好地借鉴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宏观调控 必要性 经验和教训 强国家 借鉴和利用 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缺陷 发展历史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我国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金融环境 促进配送制发展
12
作者 肖小方 《中国储运》 1997年第2期32-33,共2页
我国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商品流通企业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这具体到主要经营生产资料的国有物资储运企业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物资配送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物资储运企业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储... 我国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商品流通企业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这具体到主要经营生产资料的国有物资储运企业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物资配送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物资储运企业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储运业务,物资储运企业利用仓库多、场地大、设备全等优势开展物资配送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储运企业 金融环境 物资配送制 信托投资公司 国有商业银行 结算方式 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租赁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