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4
1
作者 汪晓文 杜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111,共8页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 影响困素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被引量:8
2
作者 任保平 邵晓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3-68,共6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当前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当前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职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等。根据研究现状,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新的内涵上,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研究观点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国际经验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阎坤 于树一 《地方财政研究》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长期实践,世界各国纷纷摒弃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之路。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早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后,60年代原联邦德国,7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80年代新加坡、香... 通过长期实践,世界各国纷纷摒弃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之路。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早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后,60年代原联邦德国,7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80年代新加坡、香港、台湾,90年代韩国,均相继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从“九五”时期就开始探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路,但成效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验分析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国际 “九五”时期 50年代 联邦德国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效应测度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龙飞 戴昌钧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效应表现为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日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过程中,又从发展观念、政策规范、投资趋向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对两者...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效应表现为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日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过程中,又从发展观念、政策规范、投资趋向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对两者这一互动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江苏省南通市的实际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互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度的重要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萍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0,共2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度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特别是转变实绩如何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制度变迁是有效的 ,或者说 ,体制转变本身就具有“制度适应性”特征 ;同时 ,通过体制转变这一制度创新过程 ,形成市场“...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度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特别是转变实绩如何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制度变迁是有效的 ,或者说 ,体制转变本身就具有“制度适应性”特征 ;同时 ,通过体制转变这一制度创新过程 ,形成市场“制度诱导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 ;而体制转变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 ,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可以说是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体制转变 制度适应性 制度诱导 制度推动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实证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华玲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6,共8页
本文首先将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评价指标界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随后,在考虑了各地区间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的空间面板模型(SAR和SEM)... 本文首先将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评价指标界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随后,在考虑了各地区间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的空间面板模型(SAR和SEM)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实际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破坏次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以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而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与破坏次数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存在改善或恶化的省际差异,表明控制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深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启铭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金融深化 机制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 投资规模 快速增长 突出问题 形成因素 影响途径 粗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福刚 杨立勋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6-8,共3页
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构建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离散系数法对我国过去15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构建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离散系数法对我国过去15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 分析框架 离散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云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建宏 《地方财政研究》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根本所在。而其中的关键,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变到更多地依靠提高生... 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根本所在。而其中的关键,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变到更多地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研究现阶段如何转变云南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作如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云南经济 财政政策 东部发达地区 生产要素 科学发展观 利用效率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逆向制度安排与矫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国强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制度安排,如政绩考核、城乡制度差异、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外贸体制等存在逆向效应,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矫正现有的逆向制度安排,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 目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制度安排,如政绩考核、城乡制度差异、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外贸体制等存在逆向效应,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矫正现有的逆向制度安排,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使消费、出口、投资协调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逆向制度安排 制度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规模以上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3,共3页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少要着眼于效率提高、结构优化、自然和谐和运行平稳四个方面。在“十五”期间,山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带有粗放的痕迹,制约因素包括资本投资效率低、...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少要着眼于效率提高、结构优化、自然和谐和运行平稳四个方面。在“十五”期间,山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带有粗放的痕迹,制约因素包括资本投资效率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能耗高和自主创新能力低等。相应地,应该从体制、产业结构、自主创新、政府职能、节能降耗和人才强省等方面入手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 自主创新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传忠 《山东经济》 1997年第5期21-24,共4页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杜传忠产业组织问题的实质是研究资源在各产业内的配置方式及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途径。因此,产业组织结构状况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产业组织结...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杜传忠产业组织问题的实质是研究资源在各产业内的配置方式及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途径。因此,产业组织结构状况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缺陷、成因及其对“增长转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结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 矫正对策 转型 最优配置 途径 实质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三个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大调整的趋势及其启示
13
作者 赵仁康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周期性的波动,每隔一个时期,各国经济就会经历一次新的重大调整。由于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经济调整的同步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7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周期性的波动,每隔一个时期,各国经济就会经历一次新的重大调整。由于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经济调整的同步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7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始经历一次新的全球性经济大调整,至今仍处于高潮时期。这次全球经济大调整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产业结构到经济发展战略,从经济管理体制到经济改革,从国内经济生活到国际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调整 经济生活 经济调整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
14
作者 孔爱国 赵雪芹 《山东经济》 1997年第1期16-19,23,共5页
试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孔爱国赵雪芹对于我国来说,发展经济是首要的,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在经济和技术等落后的情况下,再依靠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来维持经济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大本来就稀缺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资源与环... 试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孔爱国赵雪芹对于我国来说,发展经济是首要的,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在经济和技术等落后的情况下,再依靠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来维持经济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大本来就稀缺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增加又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粗放型增长方式 稀缺 集约型 人均资源 扶持 资源与环境 “三废” 制约 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5
作者 陈栋生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9,共3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两个关键之一而突出强调,这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矛盾的现实出发,又充分考虑到我国现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两个关键之一而突出强调,这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矛盾的现实出发,又充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和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要求,是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与弊病按照经济增长理论,产出的规模取决于投入经济流程中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数量与效率。单纯依靠投入要素数量增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新阶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形势 国内外市场 数量增加 经济增长理论 宏伟目标 经济成长 经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全面质量管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萍 《工业技术经济》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随着国际间经济竞争的加剧,我国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品数量,取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已显露出很多弊端,必须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的速度型、数量型向集约的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这不仅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随着国际间经济竞争的加剧,我国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品数量,取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已显露出很多弊端,必须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的速度型、数量型向集约的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认为当前最为有利的措施,是坚持不懈地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质量型 数量型 全体 全面质量管理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关键问题
17
作者 程艳霞 《工业技术经济》 1997年第4期1-3,共3页
当代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趋势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集约型经营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终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封闭型经济已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 当代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趋势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集约型经营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终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封闭型经济已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替代,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势在必行。但是要顺利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
18
作者 曾国安 《湖湘论坛》 1997年第1期46-47,共2页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但这绝不是说每个国家都能在同一时期、按同一速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逻辑上来看,理由之一就是如果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不...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但这绝不是说每个国家都能在同一时期、按同一速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逻辑上来看,理由之一就是如果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不相一致,那么国与国之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序与速度就会不一致。从实际来看,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确是各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序与速度出现差异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要素生产率 生产效率 贡献份额 体制条件 内在动力 企业 经济发达国家 不平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19
作者 李振球 《技术经济》 1999年第9期7-10,共4页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规模经济 技术进步 重要途径 管理创新 钢铁工业 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组织创新 管理思想的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20
作者 洪灏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12-16,共5页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在阐述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时,就使用了“粗放”与“集约化”的概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759、766页)...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在阐述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时,就使用了“粗放”与“集约化”的概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759、766页)。“外延(粗放)增长”和“内涵(集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社会发展 集约化 粗放型 集约型 《资本论》 马克思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外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