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位优势视角下高速铁路网络的旅游经济增长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孔令章 仇韪 白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81,199,共14页
利用2008—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连续型双重差分(DID)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区位优势视角下检验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点度中心度、... 利用2008—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连续型双重差分(DID)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区位优势视角下检验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每提升1个单位,城市旅游总收入分别提升0.0573,0.0979,0.0925个单位。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锦上添花”特征。人口流动、产业集聚和合作创新是高速铁路网络产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为交通部门合理规划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网络 旅游经济增长效应 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区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和荣 李松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14,共21页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未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莫兰指数、空间计量模型、Bartik工具变量和时空地理加...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未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莫兰指数、空间计量模型、Bartik工具变量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了2000—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化的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和总经济增长效应为正,间接经济增长效应为负;②机制分析发现物质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供给会分别正向、逆向调节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增长效应;科技发展水平会正向调节人口老龄化的间接经济增长效应,但逆向调节直接经济增长效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是提升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效应的重要作用路径。③人口老龄化的直接、间接和总经济增长效应分别呈现出显著的“东部>西部>中部”“东部>西部>中部”和“中部>东部”,且“西部>东部”的空间差异格局;在省际层面,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北高南低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效应 空间计量 Bartik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广义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蒲林波 严成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60,共17页
数据正在改变着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的速度和渠道,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刻画竞争性数据和非竞争性数据在不同部门的特征,构建由创新、人力资本、数据三方驱动的广义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数据缓解了... 数据正在改变着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的速度和渠道,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刻画竞争性数据和非竞争性数据在不同部门的特征,构建由创新、人力资本、数据三方驱动的广义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数据缓解了技术研发的拥挤现象,拓展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边界,并提升了二者的稳态收敛速度;扩大数据共享和缓解隐私担忧双管齐下才能带来适宜的经济增长;政府根据产出规模和支出比例进行数据补贴能进一步促进数据释放经济增长效应。由此,揭示出数据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机制;论证政府进行数据补贴和相关投资的必要性;基于数据共享提出“保留消费”,以此为消费效用和隐私泄露风险权衡下的增长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经济增长效应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积累 内生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1 位作者 冯宗宪 李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房价波动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建军 孙倩倩 鞠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8,共12页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房价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其增长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房价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其增长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能促进经济规模扩张,推动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但过度的服务化倾向会造成经济的结构性减速;房地产市场从本质上来说不适宜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途径,房价提升仅能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速无显著推动作用,还会通过抑制经济集聚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的影响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房价波动对经济规模影响的空间差异表现在中部与东、西部之间;产业结构和房价两者自身会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但二者交互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侧面印证房地产市场不宜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观点。这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房价 经济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 被引量:33
6
作者 冯彩 蔡则祥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1,共6页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区域差异。全国、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区域差异。全国、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要远远小于其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母国经济增长效应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时空分异与传导路径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6,共9页
利用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消费、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三个变量的条件下,时间维度上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对全国和... 利用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消费、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三个变量的条件下,时间维度上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系数为正却不显著;接着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三条潜在传导路径,根据测算的路径强度,发现消费路径和投资路径是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但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对经济增长存在阻碍作用,说明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有力推进经济增长还有待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效应 时空分异 传导路径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程颖慧 王健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 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向效应,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是负向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资本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万春 许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3,共6页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向养老保险系统缴费会影响储蓄和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利用叠代模型、个人效用函数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相应模型,研究由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组成的中国混合制养老保险系统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向养老保险系统缴费会影响储蓄和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利用叠代模型、个人效用函数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相应模型,研究由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组成的中国混合制养老保险系统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测算表明,个人帐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微弱,而社会统筹帐户缴费率的增加会导致显著的经济增长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经济增长效应 资本 个人帐户 社会统筹帐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风险性——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养老金制度的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昌平 孙静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20,共6页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 ,这种不足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 ,而这种优点又不...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 ,这种不足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 ,而这种优点又不足以将另一种制度推向极致。它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应注意两种制度的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效应 经济增长效应 风险性 养老金制度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 社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OFDI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史雪娜 王蒙蒙 熊晓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发展高速期。本文利用2004-2016年30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但是受到OFDI规模的限制,即OFDI存在双门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发展高速期。本文利用2004-2016年30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但是受到OFDI规模的限制,即OFDI存在双门槛值。各地区由地域特点不同,OFDI对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在一定规模之前对外直接投资量较少,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OFDI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同时,各地区投资水平、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政府支出也对经济增长存在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回归 经济增长效应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通过采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以1990~2006年数据,对服务业及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是很明显的,但是不同的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基于分析提... 通过采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以1990~2006年数据,对服务业及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是很明显的,但是不同的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基于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各种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效应 回归分析 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力翔 黄小平 刘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9-133,共5页
文章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加入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投资... 文章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加入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投资 经济增长效应 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覃玥 斯考特.萨姆纳 范从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80,共8页
由所有制改革引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不同所有制结构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具有强的正增长效应,国有企业具有强的负增... 由所有制改革引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不同所有制结构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例的实证研究显示,外资企业具有强的正增长效应,国有企业具有强的负增长效应,两者都具有增加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自身较弱的增长效应相比,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经济增长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温桂芳 马栓友 +1 位作者 赵萍 于立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60,共9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做法 ,从投资、消费、外贸三方面分析该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 ,但效应不能过分高估 ;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作... 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做法 ,从投资、消费、外贸三方面分析该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 ,但效应不能过分高估 ;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作用有着重要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对出口增长有一定作用 ,其效应有一部分是间接的 ,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致 ,分析表明 ,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持久 ,预计有望在 2 0 0 5年以后淡出。据此 ,提出转换积极财政政策模式和扩大其内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效应 中国 投资 消费 对外贸易 国债 财政支出 社会总需求 正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碧瀛 周源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经济理论表明,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政府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1)政府投资直接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来影响经济增长,(2)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间接增加私人产出的作用,作为其他(私人)经济... 经济理论表明,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政府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1)政府投资直接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来影响经济增长,(2)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间接增加私人产出的作用,作为其他(私人)经济投入的一部分。本文的实证研究了我国省级政府投资的这两种经济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不强,但通过对私人产出的促进作用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较强,因此,政府的大量投资更应集中于能够促进私人产出效率提高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投资 私人产出 经济增长效应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获得方差的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多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子基 唐文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0,共8页
学界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大多是通过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教育基尼系数,分析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度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离散程度或人力资本结构,而教育方差的研... 学界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大多是通过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教育基尼系数,分析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度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离散程度或人力资本结构,而教育方差的研究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国1987-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可考察教育获得方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是凸的;给定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各种教育水平上的人口分布越离散越能推动经济增长。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政府应在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 平均受教育年限 教育获得方差 经济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区间公共福利基尼系数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素 望玉丽 《技术经济》 2009年第11期71-76,共6页
本文采用1995—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省(市)间的公共福利差距。通过分解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鉴于此,... 本文采用1995—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省(市)间的公共福利差距。通过分解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鉴于此,本文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计算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福利性财政支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公共福利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正负交替出现,但最终负向且趋于平稳;而西部地区公共福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则一直是负向且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福利性财政支出 VAR模型 经济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产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与门槛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亮 王文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7,共8页
利用线性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体育产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理论上探讨体育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 利用线性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体育产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理论上探讨体育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在低收入地区,体育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在中等收入地区,体育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高收入地区,体育产业投资能够积极拉动经济增长。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体育产业投资政策,在尊重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体育产业投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投资 收入水平 经济增长效应 门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SVM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楠 崔日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0,共8页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从理论分析角度看,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有利于国家整体福利提高;从实证分析角度看,1956—2003年日本金融服务贸易保护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了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从理论分析角度看,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有利于国家整体福利提高;从实证分析角度看,1956—2003年日本金融服务贸易保护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了十分消极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加深贸易保护对国家经济恢复的作用甚微,只有大力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自由化 经济增长效应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