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增长压力下“能耗双控”政策会加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南北分化吗?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哲 白雪洁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9,94,共19页
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倒逼北方地区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南北差距,还是诱发了经济增长压力下地方政府的保增长动机,反向加剧了南北方地区的绿色发展差距?文章使用地级市数据细化分析精度,并以2011年制定的“能耗双控”政策为冲击,... 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倒逼北方地区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南北差距,还是诱发了经济增长压力下地方政府的保增长动机,反向加剧了南北方地区的绿色发展差距?文章使用地级市数据细化分析精度,并以2011年制定的“能耗双控”政策为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一刀切”式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能耗双控”政策实施后,南北方地区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显著扩大,并且经济增长压力的上升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化趋势,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视角进行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后,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和绿色创新的分化是导致南北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压力的存在会通过放大南北方地区在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方面的差异,引致南北方地区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不同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压力 南北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基于黄河流域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一般协调;(2)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影响;(3)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上述“倒U型”影响得以发挥的两条内在机制;(4)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倒U型”影响仅显著存在于资源型城市和中上游城市。研究结论可为黄河流域持续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提供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维度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增长压力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倒U型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下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星 张乾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0,共10页
“双碳”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集聚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构建包... “双碳”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集聚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两部门产出密度模型,从理论机理上分析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其次以2005—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度省级碳排放效率,基于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构建调节效应模型考察经济增长压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平滑转移效应。金融集聚处于较低水平时会抑制碳排放效率;随着金融集聚水平逐渐提高,会转而促进碳排放效率。②经济增长压力对金融集聚和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适度的经济增长压力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且使得金融集聚的阈值提前;过度的经济增长压力负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且使得金融集聚的阈值延后。以上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变换估计方法、考虑受限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及考虑内生性采用IV‑Tobit模型再估计之后均成立。基于此提出: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积极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作用,稳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革新官员考核标准,做好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期管理,引导形成契合地方发展现状的经济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碳排放效率 经济增长压力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压力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了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广胜 李园园 陈明利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70,共10页
通过手动搜集我国2007~2019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数据构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指标,探讨该指标对地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辖区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影响路径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 通过手动搜集我国2007~2019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数据构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指标,探讨该指标对地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辖区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影响路径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由于产权、区域和行业异质性等的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效应各有不同,基于产权性质视角,地方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对民企更显著;基于国有企业控制层级视角,对地方国企的影响更显著;基于区域市场化进程视角,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与政府审计质量——来自经济增长目标的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李金甜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8,共12页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是适应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9年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增长压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经...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是适应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9年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增长压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经济增长压力同政府审计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压力的增大显著抑制了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且政府审计质量越高,经济增长压力对其抑制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压力会通过刺激地区扩张性投资和加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审计质量产生抑制作用,市场化水平能够调节经济增长压力同政府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压力对中西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而对东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政府审计质量 机制分析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二氧化碳排放——兼论中国式分权从“环境成本”向“环境红利”的转化机理
6
作者 解晋 潘伊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共9页
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引导各地区绿色发展转型,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论文将经济增长压力视作中国式分权的具体体现,考察其环境效应和作用机制。基于2000—2021年我国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 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引导各地区绿色发展转型,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论文将经济增长压力视作中国式分权的具体体现,考察其环境效应和作用机制。基于2000—2021年我国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压力显著促进了碳排放,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扭曲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国企投资、环境管制“非完全执行”、实施地方保护和国际市场替代是重要路径;自上而下的“一票否决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地方政府对减排规制“非完全执行”策略。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压力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受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国有经济比重的影响,财政分权和国有经济比重加剧了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边际碳排放,转移支付降低了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边际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中国式分权 碳减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与企业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基于多重考核目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李茫茫 王红建 严楷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6,31-32,共12页
本文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在发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同时是否挤出了企业研发创新。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当地企业研发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在资源分配差异程度较大地区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但经济... 本文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在发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同时是否挤出了企业研发创新。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当地企业研发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在资源分配差异程度较大地区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但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作用路径检验发现:为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将有限资源配置给该地区规模更大的企业,从而导致对辖区企业研发支出形成挤出效应。以上研究从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视角拓展并深化了关于多重考核目标理论的同时,也对调整经济增长目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挤出效应 资源分配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遏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吗?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贤彬 陈春秀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122,共15页
晋升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具有发展辖区经济的强大动机,其通过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推动实际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模式究竟如何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利用我国1997-2016年分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 晋升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具有发展辖区经济的强大动机,其通过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推动实际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模式究竟如何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利用我国1997-2016年分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是通过减少研发投入、削减科教支出、增加投资规模方式作用于制造业,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而生产性服务业能拓宽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的作用范围,从而减缓了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的消极影响。分行业异质性检验支持基准回归结论且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向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向影响次之,而轻资产、轻技术型制造业效率所受影响最小。有关论点将为我国地方政府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与企业过度投资倾向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利雄 姚良燕 李庆男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8,共14页
经济增长目标倒逼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而且关系到当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投资的关系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并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以促进经济... 经济增长目标倒逼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而且关系到当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投资的关系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并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以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鉴于此,采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基本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过度投资倾向的影响,并基于政府干预方式和政府干预强度进一步分析了其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倾向,在经过更换变量计量方式、分样本回归、工具变量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基于政府干预方式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过度投资倾向的加剧效应在管理者权力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企业中作用更显著。此外,基于政府干预强度进一步考察行业特征、区域特征和企业特征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该加剧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经济较发达地区、上市年限低以及政府补助金额大的企业中。该研究成果可以为优化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完善官员考核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 过度投资倾向 政府干预方式 政府干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与企业过度负债——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贤彬 郑希恬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89,122,共25页
文章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层面的过度负债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期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扩大国企债务规模和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率,而并未造成非国企过度负债。实证上,文章以2010—2019... 文章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层面的过度负债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期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扩大国企债务规模和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率,而并未造成非国企过度负债。实证上,文章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显著而稳健地验证理论模型的推断和机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提高国企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导致国企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和纵向增长压力均会影响国企过度负债率,增长压力主要作用在本地国企、大型国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国企、市场化进程较慢地区的国企。文章为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形成偏向性结构影响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增进了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动机和后果的新结构经济学学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 过度负债 地方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压力下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来自237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陈亚惠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9,共14页
财政分权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使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纵向失衡压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则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赶超压力,这两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而转移支付带来的财力增强则会激励地方政府增加对基本公... 财政分权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使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纵向失衡压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则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赶超压力,这两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而转移支付带来的财力增强则会激励地方政府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以16个省区市的237个地级市为样本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与其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显著正相关,与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随着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可以弱化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负向影响,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负向作用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表明转移支付可以显著缓解财政纵向失衡压力,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缓解作用不明显。应改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省以下政府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财税制度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纵向失衡压力,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以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纵向失衡 财政压力 经济赶超 经济增长压力 地市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目标约束对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的影响
12
作者 卢娜 刘轩 +2 位作者 冯淑怡 刘志荣 刘子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157,共12页
土地资源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优化配置工业用地对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该研究从环境政策与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的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土地资源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优化配置工业用地对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该研究从环境政策与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的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目标约束对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目标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该结果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土地供应政策、产业结构和领导干部特征差异性视角来看,分别在土地供给充裕、工业主导、在任市长非本地来源、在任市长年龄≤55岁的城市,环境目标约束对地方政府增加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的促进作用显著。②机制分析发现,环境目标约束会促使地方政府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加大环境治理监管力度等途径增加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③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会削弱环境目标约束对其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的促进作用,而财政压力则与环境目标约束的促进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以上结论表明中央实施的环境目标“硬约束”政策已促使地方政府在工业用地出让时向绿色产业偏向性配置,为中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双赢”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目标约束 土地出让 清洁生产型行业 经济增长压力 财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目标约束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方文君 邓峰 +1 位作者 张战仁 朱雪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共13页
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中国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和区域能源分布差异,各地区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差别。煤炭资源依赖程度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为系统评估环境目标约... 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中国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和区域能源分布差异,各地区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差别。煤炭资源依赖程度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为系统评估环境目标约束对煤炭资源依赖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该研究在理论分析环境目标约束对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内在影响机理,以及经济增长压力和绿色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环境目标约束制度为准自然实验,中国30个省份2003—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并讨论了经济增长压力与绿色金融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目标约束制度实施后,相比非煤炭资源依赖地区,煤炭资源依赖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受阻,说明存在“绿色悖论”效应。该结论在考虑相关政策影响、运用合成工具变量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②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在煤炭资源依赖地区,地方政府在环境目标约束和经济增长目标“双目标”压力下,更有动力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受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洗绿”行为影响,绿色金融加剧了煤炭资源依赖地区的能源转型困境。③基于地区市场环境的拓展性分析表明,相比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环境目标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研究建议高度重视煤炭资源依赖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将“绿色”作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底色,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地方经济增长;构建科学高效的绿色金融监管制度,确保绿色金融资金真正运用到绿色低碳项目中;完善市场化的环境规制机制,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目标约束 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资源地区 经济增长压力 绿色金融 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耗双控”与企业绿色创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宇坤 张映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160,共13页
“能耗双控”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与早期聚焦于单位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存在明显不同,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到新发展理念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基于制度理论框架,利用2017—2020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 “能耗双控”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与早期聚焦于单位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存在明显不同,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到新发展理念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基于制度理论框架,利用2017—2020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能耗双控制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结果表明,能耗双控制度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其中,能耗总量目标控制的作用更加显著,能耗强度目标控制的作用不太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和环境类政府补助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能耗总量目标控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较低、企业财务柔性较高时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绿色创新 制度理论 经济增长压力 财务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目标引领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乃华 廖桂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100,共22页
迈入新发展阶段,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府需不断推动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现实机制与公共选择理论基础,结合2007—2020年全国各地方政府... 迈入新发展阶段,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府需不断推动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现实机制与公共选择理论基础,结合2007—2020年全国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压力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强度存在“倒U形”关系,适度目标引领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但过度的经济增长压力将对功能性产业政策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压力对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需具备一定的地方财力基础和市场发育基础,且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功能性产业政策在经济增长高压下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压力 功能性产业政策 倒U形 “有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石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会随着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而减弱,即双重目标管理会抑...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会随着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而减弱,即双重目标管理会抑制环境污染。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抑制技术创新和加剧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会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和抑制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更大,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这种加剧作用较小。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可以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这种调节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压力 环境约束目标 环境污染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