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和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秀山
赵霄伟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5,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7&ZD011)
-
文摘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造成快速增长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从消费单一驱动向投资单一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来看,以要素投入为维度,东北地区形成以自筹资金为主的内源型经济增长模式显著;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都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其平均增速在2004年以后呈放缓趋势;以资源与环境为维度,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上升而能源消耗的强度在平稳下降。辽宁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其强度的平均增速上升速度较快,而其他区域呈相反趋势;东北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其强度呈波动变化。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增长动力源
可持续性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辽宁大陆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选择
- 2
-
-
作者
史春阳
孙冀
-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47,共4页
-
基金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课题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国际经贸发展主要以日本、韩国、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为主要伙伴主体群。而随着中俄经贸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与俄罗斯之间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开始逐渐成为辽宁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内容。此外,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深入发展带动了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的经济互动,其最具有绩效表现性的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大经济带同吉林的长吉经济带和黑龙江的哈大齐经济带的"强强互动"。强化辽宁陆向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将极大地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国际经贸合作的中枢结点。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增长动力源
可持续性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