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重要素流动与经济地理新均衡:新经济地理学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新拓展 |
邓菊秋
叶连广
何雄浪
|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
贺灿飞
盛涵天
李志斌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3
|
欧美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发展方向 |
苗长虹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4
|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国际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及交叉 |
李小建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6
|
“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兼论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 |
顾朝林
石爱华
王恩儒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9
|
|
7
|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
朱华友
丁四保
高斌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
2003 |
14
|
|
8
|
从新经济地理学到演化经济地理学:区域政策含义及其启示 |
黄利秀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9
|
“新”新经济地理学:继承与创新 |
年猛
王垚
|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产业集群 |
高云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展望 |
关爱萍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2
|
|
13
|
面向21世纪的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
陈才
刘曙光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1
|
|
14
|
城市群形成与演化: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 |
邓元慧
欧国立
邢虎松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5
|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格局与类型划分 |
陈明星
陆大道
龚颖华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6
|
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理论发展脉络辨析 |
王士君
陈才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7
|
现代物流经济与经济地理学 |
吕拉昌
阎小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
2003 |
23
|
|
18
|
经济地理学角度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李平星
孙威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9
|
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的应用 |
张波
谢燮
刘江涛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我国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关系研究——一种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
安虎森
吴浩波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