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劳动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1
作者 肖杭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园艺劳动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园艺劳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钝感力、提升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中提出了... 通过对园艺劳动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园艺劳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钝感力、提升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中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园艺劳动教育课程、构建有效的园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劳动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人才培养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31
2
作者 蔡红建 薛单 王兵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3,16,共5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如何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有效合理公正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如何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有效合理公正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比较广泛的做法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认定,这类方法对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较大的模糊性,不够准确。本文采用定量的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助学金发放的问题,以期达到认定工作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 被引量:55
3
作者 刘峰 田志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139,共3页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心理贫困生",在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学生,这些"心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心理贫困生",在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学生,这些"心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他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文章就以上内容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贫困生 心理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心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欧旭理 徐建军 胡文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政治、职业、婚恋和社交四个维度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条件与社会心态呈显著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外部因素"绑架",其社会心态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家庭经济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政治、职业、婚恋和社交四个维度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条件与社会心态呈显著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外部因素"绑架",其社会心态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恋心态和社交心态四个方面都呈现一定的弱势心态,尽管仍处于较低层次,但被边缘化现象存在且有不断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加强资助、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和提升素质等措施,建立包括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经济困难学生 社会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对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武立勋 胡象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8,共7页
通过对北京市10所不同类型高校971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充分肯定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紧紧围绕如何提高资助政策的实效这一核心问题,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比例低、受助学... 通过对北京市10所不同类型高校971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充分肯定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紧紧围绕如何提高资助政策的实效这一核心问题,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比例低、受助学生感恩和诚信品质有待提升、资助政策对学生发展激励作用发挥得不够等问题,从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资助、在全覆盖基础上突出"奖优"导向、强化资助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 被引量:27
6
作者 钟央文 钱晓萍 毛宇峰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起"奖、贷、勤、补、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认定标准不一、认定程序不规范、认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认定是实施有效援助的基础,建立...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起"奖、贷、勤、补、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认定标准不一、认定程序不规范、认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认定是实施有效援助的基础,建立有效、可实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十分紧迫。应通过建立源头控制、学生审报、班级考核、学院审核、学校公示、动态认定等有效机制,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有效认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层次认定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琳 卢中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工作显得越发的重要,而科学的认定模型和动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通过科学的认定模型的建立,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科学化形式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工作显得越发的重要,而科学的认定模型和动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通过科学的认定模型的建立,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科学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进而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满足社会需求、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模型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干预机制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白莲莲 段薇薇 樊巧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援助的力度,但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受资助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需加... 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援助的力度,但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受资助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需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依托心理社团开展心理自助,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共同推进,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健康 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燕 王林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高度重视并且着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和效益,对于做... 高度重视并且着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和效益,对于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平实现途径初探 被引量:9
10
作者 左红梅 李民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助困资源并不富足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的效率成为关注的焦点。困难认定的制度缺陷、资源分配中的"...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助困资源并不富足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的效率成为关注的焦点。困难认定的制度缺陷、资源分配中的"条件含糊"等成为影响资助公平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困难认定制度、加强高校助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助困资源分配并体现"公平为先,兼顾效率"原则是实现资助公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工作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斌 孔繁潮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9-141,共3页
文章采用SCL-90、卡特尔16PF的方法,对757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在影响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内向型、... 文章采用SCL-90、卡特尔16PF的方法,对757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在影响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内向型、外向型等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教育应从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人格因素出发,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方式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重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永才 梁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出发,确定了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的各项指标,然后以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取基本消费支出项目为测算指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回归方程测算... 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出发,确定了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的各项指标,然后以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取基本消费支出项目为测算指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回归方程测算得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线,从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进行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机制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建构自我概念的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晶 刘祥富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3,共6页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从自我概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不同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即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更容易出现自我期望值高与自我认同度低的矛盾心理和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同时,从培养贫困生积极的...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从自我概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不同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即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更容易出现自我期望值高与自我认同度低的矛盾心理和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同时,从培养贫困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角度,提出了指导贫困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开展贫困生教育时给予积极的社会反馈、指导贫困生在学校中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 自我概念 心理特点 行为特点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少英 陈茂怀 何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2,共3页
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07年开始实施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新政策以来,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投入更是大幅度地提高。新资助政策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经济需... 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07年开始实施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新政策以来,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投入更是大幅度地提高。新资助政策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有较大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资助工作中又存在国家助学贷款盈余的矛盾。当前,资助工作应通过拓展社会捐助资金来源,实现资助体系的最优化组合,加强个性化资助,以及自强自立的思想观念教育来增强资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助政策 高校 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迪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目的是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我国的资助制度主观上基本符合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目标,客观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但是,无论从价值公平还是事实公...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目的是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我国的资助制度主观上基本符合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目标,客观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但是,无论从价值公平还是事实公平的角度看,还存在不少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目的不相符合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资助目的不清、资助对象混淆以及高校作为资助制度的直接实施者,其能力有限,特别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面。文章据此提出建议:建立以需要为基础和以能力为基础分立的资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制度 教育公平 价值公平 事实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结构分析与援助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施永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研究和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结构与心理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传统资助体系 ,将“心理援助”作为做好贫困生工作的重要组成 。
关键词 结构分析 援助体系 经济困难学生 高等学校 经济援助 助学贷款 心理援助 勤工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皓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人才市场竞争加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运用量表开发技术,探究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结构与内容及其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在大学生就业胜任力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编制量表,应用SPSS 21.0和AMOS 21.... 人才市场竞争加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运用量表开发技术,探究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结构与内容及其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在大学生就业胜任力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编制量表,应用SPSS 21.0和AMOS 21.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并检验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结构与内容。研究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包括个人品质、专业能力、职业适应、通用能力、自我控制五个维度,不同性别学生在个人品质维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在通用能力维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胜任力 胜任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小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2,共2页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提出...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平 黄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70-71,共2页
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状况,促进其良性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在加大经济帮扶力度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再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熊鸿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主要应以政府强力主导、社会踊跃参与、学校积极配合三方面入手。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