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彩在经济商品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鄂湘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3期142-143,共2页
色彩具有塑造性格和开拓市场的功能。在当今的市场上,色彩的运用在各个领域表现异常火爆。在各行各业,好的色彩的运用,可以使企业在市场运营时展示巨大的促销作用。因此,正确运用色彩因素,不仅能使企业顺利实现营销目的,还能帮助企业在... 色彩具有塑造性格和开拓市场的功能。在当今的市场上,色彩的运用在各个领域表现异常火爆。在各行各业,好的色彩的运用,可以使企业在市场运营时展示巨大的促销作用。因此,正确运用色彩因素,不仅能使企业顺利实现营销目的,还能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夺得竞争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经济商品 品牌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
2
作者 卢兴 栾贵勤 《现代情报》 1994年第6期135-136,共2页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卢兴,栾贵勤[作者简介]卢兴,男,大学文化现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工作。著有《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企业管理论丛》两本专著,在省... 试论信息是经济资源和经济商品卢兴,栾贵勤[作者简介]卢兴,男,大学文化现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工作。著有《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企业管理论丛》两本专著,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百余篇文章,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经济资源 经济商品 信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王中汝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共产党人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列宁的认识与探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是生产者异己力量的观点,提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论断。十月革命之初与“战时共... 共产党人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列宁的认识与探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是生产者异己力量的观点,提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论断。十月革命之初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领导了禁绝市场作用、国家主导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创新尝试。1921年之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要建立国家监督之下允许市场发挥一定作用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基于全人类生产实践的一般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变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从列宁开始历经百年探索的重大成果,必须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商品经济 市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怒江流域的市场形成机制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浩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5,共11页
近代怒江流域市场普遍形成和发展,实现了由临时性市场向固定性市场的发展转变,呈现出小市、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的市场层级结构。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根植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并受内地市场的深层影响,同时在国家治理的不断... 近代怒江流域市场普遍形成和发展,实现了由临时性市场向固定性市场的发展转变,呈现出小市、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的市场层级结构。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根植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并受内地市场的深层影响,同时在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入和加强下,市场得以兴起和勃发,又因该地区处于中缅印交角地区,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国际国内贸易双循环的联动互通,国家治理是根本推动保障的市场机制。怒江流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瓦解自然经济,使各民族不断走出自然经济,走向市场,从而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坚雅 市场机制 经济联动 商品经济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呔商历史文化基础:明末清初冀东商品经济样态
5
作者 张心雨 周子超 周建波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而农牧交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冀东地区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冀东商品经济传统逐渐形成。冀东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为,以粮布鱼盐为主要商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市集贸易为特色,贸易范围涵盖环渤海与口外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于商业的牙行、典当业已经出现。在明末清初边禁趋缓的背景下,冀东商人觉察到关内关外的潜藏商机,毅然投身于闯关东大潮,开启百年呔商辉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呔商 明末清初 商品经济 河海运输 码头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化趋势与经济增长(1887-1936)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乃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9,162,共9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五十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内外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为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即市场化的现代经济过渡的特征,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已经成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当时中国经济商品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五十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内外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为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即市场化的现代经济过渡的特征,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已经成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当时中国经济商品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数据分析显示,贸易差额每变动1%,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就同向变动6.21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每变动1%,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就同向变动8.67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商品化水平则从近50%提高到了近80%。而且当期商品率的变动率和滞后一期商品率的变动率,都正向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商品 进出口 经济增长 货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文勋 杨华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首要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以对其本身的研究为基础 ,而不能将中国的封建地主制与西欧的封建领主制作简单对比。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它的发展经历...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首要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以对其本身的研究为基础 ,而不能将中国的封建地主制与西欧的封建领主制作简单对比。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 ,并形成了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 ,商品经济一方面受政治干预极其强烈 ,另方面则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中外比较 中国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论——从商品视域看现代经济社会之与境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冠军 邢润川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商品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一种以科技产品为商品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所构成的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性上考察,抑或从时代发展需要上审视,科技产品都是商品,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一般表征;同时,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分析,科技产品在现实性上都已经成为现代商品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其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品 科技商品 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 与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整合与六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恒全 郭智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六朝时期,生产力的持续进步,推动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使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逐步整合,即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六朝时期的非抑商政策,也成为六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比较战国秦汉,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生产力的持续进步,推动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使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逐步整合,即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六朝时期的非抑商政策,也成为六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比较战国秦汉,六朝时期商品经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商人数众多,商业城市和农村集市的兴起,以及长途贩运贸易发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经济结构整合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文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对于唐宋时期的社会变动,其实唐宋时代的人已感受至深,他们常常惊呼世道之怪和世道之乱.如北宋苏洵、石介等人都对此作过系统总结.他们的总结,涉及到了等级制的变动、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动、人心风俗的变动、社会力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如... 对于唐宋时期的社会变动,其实唐宋时代的人已感受至深,他们常常惊呼世道之怪和世道之乱.如北宋苏洵、石介等人都对此作过系统总结.他们的总结,涉及到了等级制的变动、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动、人心风俗的变动、社会力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如果从现象上看,无疑是"乱"和"怪".因为,这些变动打破了人们早已习惯的社会状态.但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无疑是一种变革.换言之,变是通过乱体现出来;表面是乱,实质是变.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点.因此,对于唐宋社会,我们应该以变动的历史观,透过怪和乱的表面,从社会变革的深层来思考,去阐释那引发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因.应该从生产力的发展去找寻唐宋社会变革的深层原因.但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怎样引起唐宋社会的变革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唐宋时期 社会变革 自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丹江水运与明清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刚 卫红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明清之际 ,丹江水运是联系陕西与中西部贸易的主要运输通道 ,它的兴盛是明清陕西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丹江水运贸易的分析 ,考察明清时期丹江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市镇化进程 ,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了解明清之际陕西商... 明清之际 ,丹江水运是联系陕西与中西部贸易的主要运输通道 ,它的兴盛是明清陕西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丹江水运贸易的分析 ,考察明清时期丹江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市镇化进程 ,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了解明清之际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促进今日西部大开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陕西 商品经济 丹江 水运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帮对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乐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6,共7页
"山间铃响马帮来"。马帮是云南自古以来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前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云南,马帮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实也是云南社会和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开发与发展的过程。通过阐述云南马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云南商品经济... "山间铃响马帮来"。马帮是云南自古以来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前各民族商品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云南,马帮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实也是云南社会和商品经济得到不断开发与发展的过程。通过阐述云南马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试图论证马帮是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探讨以马帮为推动力的云南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民族经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帮 商品经济 云南 民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1960年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及其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志友 曲星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共5页
深入研究1958~1960年中国这段经济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发掘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深刻的理论内容和独到的个人见解: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阶段;发展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展商品生产是巩... 深入研究1958~1960年中国这段经济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发掘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深刻的理论内容和独到的个人见解: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阶段;发展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展商品生产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关于商品经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商品经济 中国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肇前 《东南学术》 2002年第3期81-88,共8页
明后期和清前期 ,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 ,企业数量多 ,规模较大 ,产品衣被天下 ,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加上粮食、茶叶、食盐 ,七大宗商品的远程运销值 ,到19世纪初 ,占国民生产总... 明后期和清前期 ,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 ,企业数量多 ,规模较大 ,产品衣被天下 ,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加上粮食、茶叶、食盐 ,七大宗商品的远程运销值 ,到19世纪初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 ,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 (茶叶除外 )贸易的中心 ,辐射向全国。即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与之相适应 ,航运业特别是上海沙船业 ,及金融业 (钱庄和票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市场 手工业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连成 张振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6期12-17,共6页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述了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列宁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理论观点,向主张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转变过程。文中认为,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首次...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述了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列宁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理论观点,向主张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思想的转变过程。文中认为,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商品经济思想 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探索与认识的曲折历程——建国60年来一个重要经济学问题讨论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5
16
作者 卫兴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9,共5页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统称,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前虽也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但市场不起调节经济从而不起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有一个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转向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统称,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前虽也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但市场不起调节经济从而不起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有一个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南方谈话,突破了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制度的范畴,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中国的发展——新形势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志宏 山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围绕着商品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这一轴心,参照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在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视野之间形成纵横比较的理论张力,强调历史地、完整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新形势下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 围绕着商品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这一轴心,参照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在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视野之间形成纵横比较的理论张力,强调历史地、完整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新形势下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 去过密化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商人的商业行为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明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明清商人经商或以获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为满足,不逐厚利;或以义为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商业活动建立完善的传统道德人格的经济基础;或害怕冲突,隐忍退让,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些都是与商品经济的获利本性及正当利益最... 明清商人经商或以获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为满足,不逐厚利;或以义为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商业活动建立完善的传统道德人格的经济基础;或害怕冲突,隐忍退让,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些都是与商品经济的获利本性及正当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相冲突的。其产生的外在因素在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内在因素在于其不逐厚利,以实现对义的最大追求。明清商人的商业行为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是明清商帮衰落及未能整体转化为近代商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行为 商品经济 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征与局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今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4-18,共5页
秦汉时期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商品交换显著加强 ,都会市场呈现繁荣 ,以及货币流通量相对较大等三个方面。但秦汉时期新兴的地主制经济才确立不久 ,加之受历史、政治诸因素的制约 ,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限度的 。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发展 市场 局限性 秦汉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翠红 周艳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28-31,共4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提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些精辟论述。但同时,他的某些认识也不乏矛盾甚至错误之处,因此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提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些精辟论述。但同时,他的某些认识也不乏矛盾甚至错误之处,因此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的原因。毛泽东在对商品经济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正确的观点还是失误,对我们来讲都是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