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危机传递、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90,共14页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经济周期联动
危机传递路径
经济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价值链嵌入、区域互动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寇翔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产业间贸易逐步向新型价值链贸易转变,探讨价值链贸易在世界经济周期联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价值链嵌入与区...
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产业间贸易逐步向新型价值链贸易转变,探讨价值链贸易在世界经济周期联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价值链嵌入与区域互动、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总值核算意义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不显著;价值链贸易强度显著降低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价值链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表现显著;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效应呈现从“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并且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效应、加权方式计算指标,这一特征均稳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区域互动
双边贸易
经济周期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增加值的视角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跟强
潘文卿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1,共14页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增加值的视角研究了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不同于存在重复统计问题的现行总值核算方法,本文基于区域流出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框架,重新构建了增加值核算下的...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增加值的视角研究了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不同于存在重复统计问题的现行总值核算方法,本文基于区域流出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框架,重新构建了增加值核算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实证结果表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分别对经济周期联动性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验证了Frankel-Rose效应的存在和国内区域分工的替代性特征;从'地理偏好'角度,本文发现增加值供求的地域特征会强化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进一步,'第三方效应'分析表明双边贸易强度很大程度经由国内其他区域传导经济波动,而价值链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则基本不受第三方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贸易强度
价值链贸易强度
经济周期联动
增加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分工、经济周期联动性与经济增长极建设--国内价值链分工的视角
被引量:
8
4
作者
吴楚豪
周颖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3,共20页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经济增长极建设,设计了“双循环”格局下区域中心省份的指标。研究发现:2007—2015年南方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中、西部地区在NVC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稳步提升,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在NVC中的经济构成比重有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地位逐渐凸显。中国省际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省际间的经贸互动显著加强了其区域化特征。最后基于“双循环”依存度指标对区域经贸中心省份的选择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增长极建设的有序推进补充一定事实依据。该研究具有两方面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分工对国内分工体系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充分释放区域(间)分工对内需体系构建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应当依托区域经济增长极等新型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展开精准帮扶或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区域分工
经济周期联动
性
经济
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贸易、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
被引量:
3
5
作者
邵宇佳
卫平东
李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9,共15页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大转型,增加值贸易相较于传统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首先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两国和三国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增加值贸易和传统贸易在...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大转型,增加值贸易相较于传统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首先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两国和三国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增加值贸易和传统贸易在传导经济周期中的异质性作用,然后基于国家层面采用2000—2014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传统贸易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即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入,增加值贸易逐渐替代传统贸易成为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核心贸易渠道。这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和规避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传统贸易
全球价值链
经济周期联动
传导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
6
作者
任希丽
刘璐
刘宪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8-162,共5页
文章利用2001—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传递渠道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位置距离越远,经济周期联动程度越高。在克服内生...
文章利用2001—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传递渠道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位置距离越远,经济周期联动程度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并且不受度量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影响。就传递渠道而言,各经济体主要通过贸易与直接投资渠道传递外部冲击。基于空间相关性视角,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增强中国与贸易伙伴经济周期联动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与该贸易伙伴相邻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联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
经济周期联动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
被引量:
4
7
作者
文武
程惠芳
詹淼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8,共18页
剔除第三方效应测度双边价值链嵌入度,考察其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间关联。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使中国制造业陷入低增值率出口与中间投入高比例进口的困境,进而削弱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扩张的联动,加强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
剔除第三方效应测度双边价值链嵌入度,考察其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间关联。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使中国制造业陷入低增值率出口与中间投入高比例进口的困境,进而削弱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扩张的联动,加强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紧缩的联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经济周期呈扩张联动低于紧缩联动的非对称特征。该现象在金融危机前突出,危机后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相对而言,融入全球价值链大幅削弱了中国与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的发展中国家、非欧盟国家经济扩张的联动,又大幅加强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欧盟国家等危机多发国经济紧缩的联动,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要规避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稳增长的阻碍,中国须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份额,并着力降低中间投入进口比例。本文发现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非对称特征,并基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解释成因,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实施稳增长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国际
经济周期联动
出口国内增加值
中间投入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冠疫情、国内供应链冲击与省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鹏杨
唐宜红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4,共11页
以新冠疫情期间“离鄂通道”关闭事件为切入点,本文考察湖北与各省的供应链关联短暂切断对各省经济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供应链切断使原来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受到的经济冲击越大;从影响的差异性上看,湖北供应链的供给侧...
以新冠疫情期间“离鄂通道”关闭事件为切入点,本文考察湖北与各省的供应链关联短暂切断对各省经济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供应链切断使原来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受到的经济冲击越大;从影响的差异性上看,湖北供应链的供给侧关联切断和直接供应链的切断对省域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各省与湖北供应链关联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也造成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遭受的经济冲击更大,尤其表现为各省与湖北的商品要素流动均强化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据此,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实现国内供应链畅通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国内供应链
经济周期联动
省域
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机传递、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90,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复杂多源数据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多维统计监测方法、路径及应用研究”(19YJA910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经济新动能统计监测与评价研究”(18DZA124)
+2 种基金
西南财经大学项目“新时期宏观经济实时监测创新团队”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大数据研究基地(JBK140403)
西南财经大学项目“光华英才工程”的资助
文摘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
世界
经济周期联动
危机传递路径
经济
一体化
Keywords
Economic Cycle Synchronization
Crisis Transmission Path
Economic Integration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价值链嵌入、区域互动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寇翔
机构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文摘
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产业间贸易逐步向新型价值链贸易转变,探讨价值链贸易在世界经济周期联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价值链嵌入与区域互动、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总值核算意义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不显著;价值链贸易强度显著降低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价值链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表现显著;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效应呈现从“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并且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效应、加权方式计算指标,这一特征均稳健成立。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区域互动
双边贸易
经济周期联动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增加值的视角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跟强
潘文卿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贸易增值分解与国内价值链延伸”(7157315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效应评估与对策研究”(50100002019111014)的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增加值的视角研究了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不同于存在重复统计问题的现行总值核算方法,本文基于区域流出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框架,重新构建了增加值核算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实证结果表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分别对经济周期联动性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验证了Frankel-Rose效应的存在和国内区域分工的替代性特征;从'地理偏好'角度,本文发现增加值供求的地域特征会强化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进一步,'第三方效应'分析表明双边贸易强度很大程度经由国内其他区域传导经济波动,而价值链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则基本不受第三方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双边贸易强度
价值链贸易强度
经济周期联动
增加值核算
Keywords
Bilateral Trade Intensity
Value Chain Trade Intensity
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
Value Added Accounting
分类号
F124.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分工、经济周期联动性与经济增长极建设--国内价值链分工的视角
被引量:
8
4
作者
吴楚豪
周颖
机构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3,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研究:理论机制、实证识别与政策优化”(7220305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海南自贸港的经济高质量增长:理论模型与监测预警”(722QN295)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布局的政策体系研究”(HNSK(JD)21-15)的资助。
文摘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经济增长极建设,设计了“双循环”格局下区域中心省份的指标。研究发现:2007—2015年南方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中、西部地区在NVC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稳步提升,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在NVC中的经济构成比重有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地位逐渐凸显。中国省际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省际间的经贸互动显著加强了其区域化特征。最后基于“双循环”依存度指标对区域经贸中心省份的选择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增长极建设的有序推进补充一定事实依据。该研究具有两方面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分工对国内分工体系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充分释放区域(间)分工对内需体系构建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应当依托区域经济增长极等新型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展开精准帮扶或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区域分工
经济周期联动
性
经济
增长极
Keywords
National Value Chain
Regional Division
Economic Cycle Linkage
Economic Growth Pole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贸易、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
被引量:
3
5
作者
邵宇佳
卫平东
李杰
机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融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9,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18VSJ024)。
文摘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大转型,增加值贸易相较于传统贸易在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首先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两国和三国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增加值贸易和传统贸易在传导经济周期中的异质性作用,然后基于国家层面采用2000—2014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传统贸易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即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入,增加值贸易逐渐替代传统贸易成为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核心贸易渠道。这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和规避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传统贸易
全球价值链
经济周期联动
传导渠道
Keywords
value-added trade
traditional trade
global value chain
economic cycle linkage
transmission channel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
6
作者
任希丽
刘璐
刘宪鑫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8-16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JL045)。
文摘
文章利用2001—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传递渠道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位置距离越远,经济周期联动程度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并且不受度量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影响。就传递渠道而言,各经济体主要通过贸易与直接投资渠道传递外部冲击。基于空间相关性视角,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增强中国与贸易伙伴经济周期联动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与该贸易伙伴相邻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联动程度。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
经济周期联动
空间溢出效应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
被引量:
4
7
作者
文武
程惠芳
詹淼华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8,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价值链嵌入下‘稳增长’的实现机制及策略研究”(18CJL011)
文摘
剔除第三方效应测度双边价值链嵌入度,考察其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间关联。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使中国制造业陷入低增值率出口与中间投入高比例进口的困境,进而削弱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扩张的联动,加强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紧缩的联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经济周期呈扩张联动低于紧缩联动的非对称特征。该现象在金融危机前突出,危机后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相对而言,融入全球价值链大幅削弱了中国与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的发展中国家、非欧盟国家经济扩张的联动,又大幅加强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欧盟国家等危机多发国经济紧缩的联动,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要规避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稳增长的阻碍,中国须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份额,并着力降低中间投入进口比例。本文发现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非对称特征,并基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解释成因,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实施稳增长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国际
经济周期联动
出口国内增加值
中间投入
非对称
Keywords
GVC Embeddednes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ycle Comovement
Domestic Value-added in Export
Intermediate Input
Asymmetry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冠疫情、国内供应链冲击与省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鹏杨
唐宜红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4,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SM202110005013)
北京工业大学国际科研合作种子基金项目(2021A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3005,71903043)。
文摘
以新冠疫情期间“离鄂通道”关闭事件为切入点,本文考察湖北与各省的供应链关联短暂切断对各省经济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供应链切断使原来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受到的经济冲击越大;从影响的差异性上看,湖北供应链的供给侧关联切断和直接供应链的切断对省域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各省与湖北供应链关联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也造成与湖北供应链关联越紧密的省份遭受的经济冲击更大,尤其表现为各省与湖北的商品要素流动均强化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据此,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实现国内供应链畅通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国内供应链
经济周期联动
省域
经济
发展
Keywords
COVID-19
Domestic Supply Chain
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
Provinces Economy
分类号
F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危机传递、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价值链嵌入、区域互动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
寇翔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增加值的视角
李跟强
潘文卿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区域分工、经济周期联动性与经济增长极建设--国内价值链分工的视角
吴楚豪
周颖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贸易、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
邵宇佳
卫平东
李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
任希丽
刘璐
刘宪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经济周期非对称联动
文武
程惠芳
詹淼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冠疫情、国内供应链冲击与省域经济发展
张鹏杨
唐宜红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