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小军 陈珂 +1 位作者 徐晋涛 王均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8,41,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的一项规模浩大的生态工程,其实施后的经济可持续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的一项规模浩大的生态工程,其实施后的经济可持续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工程实施后对农户的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收入结构 经济可持续性 政策建议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地方公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收入阈值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 张伊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1,共9页
地方公债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其中重要的是判断二者是否具有阈值效应,并确定处于阈值不同区域范围的公债债务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存在的结构性差异,从而科学地判断地方公债的效率和风险状态及进行相应的管理。本文... 地方公债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其中重要的是判断二者是否具有阈值效应,并确定处于阈值不同区域范围的公债债务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存在的结构性差异,从而科学地判断地方公债的效率和风险状态及进行相应的管理。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引入阈值效应,探讨省际地方公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债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收入阈值效应,地方公债债务率与经济可持续性增长之间存在左侧拉平的S型关系,第一个转折点约在120%附近,左侧坡度较缓,右侧坡度较陡;第二个转折点约在140%附近,不同的阈值范围内呈现出地方公债对中国经济的差异性影响机制。收入阈值效应的精准量化结论为中国公债政策设计与完善等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本文结论较有价值的政策启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债起步晚,尽管当前其债务普遍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也十分明显。因此,可在加强债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发债规模,对此中央财政也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公债 经济可持续性增长 债务率 收入阈值效应 非线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可持续性与高标定位
3
作者 晔枫 陈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对高标定位与时空异质性、与表征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关系的三维管理方格及其形式变量、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互关系的讨论 ,深入分析了资源代际代内配置的基本性质。以此方式探讨经济发展问题 ,有助于阐明经济发展同系统... 本文通过对高标定位与时空异质性、与表征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关系的三维管理方格及其形式变量、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互关系的讨论 ,深入分析了资源代际代内配置的基本性质。以此方式探讨经济发展问题 ,有助于阐明经济发展同系统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关系 ,有助于对主体现实经济活动生态合理性的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性 高标定位 三维管理方格 形式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种植产业的现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4
作者 吴炬怡 《当代农机》 2025年第1期83-84,共2页
荔枝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其种植产业不仅支撑着数十万农户的生计,也在全球果品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全面分析了当前荔枝种植产业的经济与生态现状,探讨了其面临的生态环境... 荔枝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其种植产业不仅支撑着数十万农户的生计,也在全球果品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全面分析了当前荔枝种植产业的经济与生态现状,探讨了其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和市场波动,研究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市场多元化、政策支持来推动荔枝种植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种植 经济可持续性 产业现状 市场策略 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5
作者 严奉宪 《理论月刊》 2004年第7期78-80,共3页
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分析经典理论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的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研究... 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分析经典理论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的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研究范畴。并试图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中,辨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本原关系,认为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经济增长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尚秀丽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共17页
将环境要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6年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并依据生态承载力分区,考察区域差异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总体上,环... 将环境要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6年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并依据生态承载力分区,考察区域差异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总体上,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生态承载力不同,环境规制通过环境要素替代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路径显著不同;生态承载力越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越小。据此,政策主张为:应基于生态承载力条件选择环境规制强度,且应激励创新,以促进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环境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要素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品牌可持续性量表开发与检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贺静宇 陈李红 何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03,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服装品牌可持续性相关研究,开发服装品牌可持续性测量量表。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界定了服装品牌可持续性的概念、结构维度及相应测量指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并以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为结... 为了更好地开展服装品牌可持续性相关研究,开发服装品牌可持续性测量量表。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界定了服装品牌可持续性的概念、结构维度及相应测量指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并以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为结果变量对量表进行校标效度检验,最终确定了包括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3个维度12个测量题项的量表。结果表明:量表整体结构良好,信效度通过检验;并验证了服装品牌可持续性各维度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预测作用以及量表实际应用性。研究结果为服装品牌可持续性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服装企业提高品牌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品牌 社会可持续性 环境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量表开发与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晓东 肖惠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智慧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农业发展,在新时代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即要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智慧农业能够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减少城乡差别、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等路径,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使智慧... 智慧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农业发展,在新时代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即要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智慧农业能够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减少城乡差别、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等路径,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使智慧农业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智慧农业基础研发的投入、加强智慧农业的人才培养、加强智慧农业的政策扶持和加强智慧农业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帕累托改进 科技创新 农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A地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明 张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为探究A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3个方面构建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1年,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 为探究A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3个方面构建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1年,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指数处于一般可持续水平,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总体不断上升,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先升后降再上升。根据评价结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策略,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持续利用 层次分析法 经济可持续性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社会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农业内涵的目标界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靳乐山 张法瑞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试用持续农业的目标来界定持续农业的内涵。持续农业就是具有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可持续性的农业。首先分别阐述了持续农业的4个目标,然后就目标之间的相关与独立关系。
关键词 持续农业 生产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目标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礼建 曹玉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遵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 ,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可持续性的定义 ,归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农业 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特征 定义 社会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伦康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4B期55-56,共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社会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 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中的妊娠、产程及产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元元 张之进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3期74-75,共2页
猪繁殖一直以来都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确保猪肉供应的稳定和养殖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意义。在这个领域,妊娠、产程及产后管理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猪群的数量和质量,还对农户和养殖业者的经济状况产... 猪繁殖一直以来都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确保猪肉供应的稳定和养殖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意义。在这个领域,妊娠、产程及产后管理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猪群的数量和质量,还对农户和养殖业者的经济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妊娠、产程及产后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猪的福利,并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猪肉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本综述中,将深入探讨猪繁殖中的妊娠、产程及产后管理技术,从基础的生理知识到现代的技术应用,全面解析这一关键主题。回顾猪的生殖生理特征,详细探讨妊娠的生理过程,深入研究产程的各个阶段以及产后管理的关键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知识 经济可持续性 产后管理 养殖业者 生殖生理 产程 妊娠 各个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14
作者 赵云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持续 发展观 经济增长 自然界 协调发展 自然存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管理技术经济优秀人才库
15
《技术经济》 1997年第5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现代管理 优秀人才 江苏省 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优化模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扬州大学 农业技术经济 农业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农业持续发展技术配置
16
作者 耿立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9-10,23,共3页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松嫩平原应用的农业技术概括为生态可持续性技术、生产可持续性技术和经济可持续性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各项技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农业 持续发展 松嫩平原 生态可持续性技术 生产可持续性技术 经济可持续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水平与中国家庭储蓄率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贵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72,共13页
教育水平的提高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家庭储蓄率?学界对于这一课题至今未有定论。利用199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模型,可对劳动力教育水平对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均教育年数增加1年,家庭储蓄率提... 教育水平的提高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家庭储蓄率?学界对于这一课题至今未有定论。利用1996—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模型,可对劳动力教育水平对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均教育年数增加1年,家庭储蓄率提高3.15个百分点,滞后1期的人均教育年数增加1年,导致家庭储蓄率降低2.41个百分点,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分组构成对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劳动力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所能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持续提高,会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另外,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对储蓄率的不同影响来看,现阶段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高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政府的层面来看,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我国家庭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家庭储蓄率 持久收入假说 预防性储蓄假说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