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外资政策的差异
1
作者 卢汉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外资政策 引进外资 资本自由化政策 外资企业 中日两国 经济发展过程 日本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自由化 行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
2
作者 李盛 《规划师》 2000年第4期70-71,79,共3页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 政府引导 经济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3
作者 高国力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21,共4页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高国力人口迁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通常表现在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落后地区迁移速度经常超过发达地区创造就业的速度,而且大大超过发达...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高国力人口迁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通常表现在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落后地区迁移速度经常超过发达地区创造就业的速度,而且大大超过发达地区的容纳能力。人口迁移一方面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人口迁移研究 迁移人口 经济发展过程 劳动力市场 外来人口 劳动争议 欠发达地区 剩余劳动力 人均国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日本企业文化变迁——评《日本企业文化:结合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柏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7-I0008,共2页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s)概念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管理学领域诞生的新的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建立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之上,核心思想是尝试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究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结构...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s)概念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管理学领域诞生的新的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建立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之上,核心思想是尝试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究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结构和组织框架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文化内涵与日本经济崛起之间的关系。由陈都伟著写的《日本企业文化—结合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01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即是以日本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 经济高速增长 政治经济 经济发展过程 组织框架 行为主体 日本经济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规律性问题
5
作者 饶会林 《财经问题研究》 1984年第1期33-39,共7页
城市和城市经济形成和发展已经几千年,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且它还在继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如同整个社会发展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的历史堆积,不是偶然因素决定的,也不是人们可以随意创造的。... 城市和城市经济形成和发展已经几千年,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且它还在继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如同整个社会发展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的历史堆积,不是偶然因素决定的,也不是人们可以随意创造的。相反,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经济发展过程 继续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 大城市 社会发展 城市化 国民经济 客观规律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如何搞好集体经济试验区
6
作者 李治贤 《西部论坛》 1994年第1期29-30,34,共3页
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如何搞好集体经济试验区李治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由旧体制向新... 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如何搞好集体经济试验区李治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由旧体制向新体制全面转轨时期,或曰经济转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对策 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试验区 集体经济 集体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 经济行为人 经济体制改革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成璐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抓住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基础性地位,农业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抓住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采取合理的方法与优化措施,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使我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本文阐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探讨了农业经济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 优化措施 基础性地位 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反哺农业 被引量:28
8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6,共13页
本文基于反哺农业的国际一般经验和理论推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反哺农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反哺农业... 本文基于反哺农业的国际一般经验和理论推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反哺农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反哺农业政策出台的时机还不成熟,还不能从总体上实施反哺农业政策。目前的现实选择应当是:实施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政策,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哺农业 经济发展过程 农业发展 农业剩余 “剪刀差” 平等发展 工业部门 农业劳动力 世界银行 农业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福建山区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学檬 魏洪沼 《农业考古》 1986年第1期62-72,共11页
福建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75%,其余为丘陵、平原。山区主要分布于该省的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故本文所论主要限于上述三个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福建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就体现了致力于开发山区的特点。我们知道,福建的先民... 福建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75%,其余为丘陵、平原。山区主要分布于该省的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故本文所论主要限于上述三个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福建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就体现了致力于开发山区的特点。我们知道,福建的先民闽越族人数比较少,他们是开发福建的先驱者。但是,福建比较大规模的开发则是在西汉与东汉末,一部分汉族移民入闽之后。汉族移民有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带着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从闽江上流山区进入福建定居,闽北山区就成为福建古代第一个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区 福建历史 山区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 经济 宋代 闽北山区 山区开发 经济发展过程 汉族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一个总括性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文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3,共4页
近年来,我国学界日益关注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关于它的许多结论和看法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逐步接近“经济伦理真理”... 近年来,我国学界日益关注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关于它的许多结论和看法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逐步接近“经济伦理真理”,学科也才能逐步完善。为了深化我国经济伦理研究,推动经济伦理学科建设,本期刊发一组笔谈,七位作者就经济伦理研究从不同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经济伦理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新领域,学科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本刊欢迎读者关于这方面的确有真知灼见的研究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过程 非正式制度 西方新制度经济 改革方式 总括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绩效 路径依赖性 制约作用 改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有效性分析——基于经济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彦卿 陈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2-114,共3页
一、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 一、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支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社会成员的自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资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发展过程 作用分析 人均可支配收入 社会稳定 社会环境 劳动者 社会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正华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民营经济发展 发展存在 经济发展过程 相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二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9-13,共5页
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认真探寻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对于我们认清中国现行产业结构的状况,选择正确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以促进经... 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认真探寻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对于我们认清中国现行产业结构的状况,选择正确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理论概括: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相关关系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劳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计分析表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经济发展过程 现代经济增长 结构变动 第二次产业 现代经济发展 第三次产业 协调发展 结构优化 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生活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探析——评《绿色生活 低碳环保知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人力宣扬的发展政策和理念,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指明了方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求发展,促增长”仍是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核心目标。为了保障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经济总量的...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人力宣扬的发展政策和理念,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指明了方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求发展,促增长”仍是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核心目标。为了保障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工厂陆续开工,在追求“高回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家庭与个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过程 环保知识 绿色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低碳 社会经济生活 科学发展 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新生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 河南省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发展过程 社会经济 国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毅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中全会精神 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过程 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发展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一条中国式经济发展道路——发展乡镇企业深层次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庚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32-35,共4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从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发展就要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普遍遵循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从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发展就要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普遍遵循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刘易斯模式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这一阶段中,资本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率高于农民收入率,农业剩余劳动开始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 工业部门 经济发展过程 刘易斯模式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战略 传统农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经济发展——浙江省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综述
18
作者 顾国达 张正荣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李丹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8-221,共4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过程 年会综述 经济学会 浙江省 社会科学联合会 浙江大学 学术研讨会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对策研究
19
作者 王冬艳 刘兆顺 陆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共2页
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工业省”建设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亦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应以油气和黑色及贵... 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工业省”建设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亦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应以油气和黑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为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技术优势,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勘查力度等对策,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证程度 经济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 对策研究 经济发展过程 优先发展战略 金属矿产资源 可持续利用 建设过程 系统分析 充分利用 技术优势 投资结构 勘查力度 工业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魏萼 虞晓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1,共4页
台湾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台湾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它类似于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但更强调"政府"在公营企业中的作用。在台湾自由的市场经济下,私营(即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即表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过程 台湾社会 台湾经济 经济 公营企业 经济政策 台湾当局 人力资本 儒家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