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焕喜教授新著《县域经济发展论》:适宜县长的经济读本
1
作者 郑贵斌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论 县域经济 教授 山东人民出版社 读本 县长 适宜 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论
2
作者 罗国民 刘苍劲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8-24,共7页
经济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即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起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科技和文化条件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使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本世纪最后1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共同的目... 经济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即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起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科技和文化条件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使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本世纪最后1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共同的目标,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我国应执行全方位的合作和发展方针,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论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经济成就:工商业文明的快速成长与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启动 被引量:1
3
作者 柳平生 葛金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0-134,共5页
近年来.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学术界开始重估中国传统经济,特别是明清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彭慕兰、弗兰克等为代表的美国加州学派力主“明清经济发展论”,如彭慕兰《大歧变》一书认为中国在1800年前一直在领跑;弗兰克《... 近年来.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学术界开始重估中国传统经济,特别是明清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彭慕兰、弗兰克等为代表的美国加州学派力主“明清经济发展论”,如彭慕兰《大歧变》一书认为中国在1800年前一直在领跑;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认为1840年前世界上白银产量的二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如此强大的白银吸收能力说明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清代才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成就 工业化进程 快速成长 商业文明 《白银资本》 经济发展论 中国经济 宋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经济学说史要略》
4
作者 李忠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6-96,共1页
简评《经济学说史要略》李忠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近些年来,涉及经济学说史的著作并不多见,且多倾向于对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介绍。显然这不是学史研究应持的态度。了解前人是从何着手解决问题的,他们的后继者又是如何... 简评《经济学说史要略》李忠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近些年来,涉及经济学说史的著作并不多见,且多倾向于对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介绍。显然这不是学史研究应持的态度。了解前人是从何着手解决问题的,他们的后继者又是如何解决前辈所遗留的问题的,从而启发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说史 经济思想 经济理论 研究方法 时代背景 古希腊和古罗马 财产管理 熊彼特 凯恩斯 经济发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金融危机:提出理论挑战
5
作者 贾保华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3-45,共3页
重新审视亚洲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它已经具有全新的含义:去年发生的危机,既不仅仅是“亚洲”的、也不仅仅是“金融”的,在本质上,它是现行全球经济体制和现有经济理论体系的危机。 理论探讨特点 1.参与讨论的地区范围大大超过危机爆发的... 重新审视亚洲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它已经具有全新的含义:去年发生的危机,既不仅仅是“亚洲”的、也不仅仅是“金融”的,在本质上,它是现行全球经济体制和现有经济理论体系的危机。 理论探讨特点 1.参与讨论的地区范围大大超过危机爆发的地理范围 直接遭受危机的亚洲自不待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四川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达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1,共7页
“走出去”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一样 ,是关系我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走出去”一般指企业向海外投资。对一个省来讲 ,“走出去”的发展程度并不直接就同这个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相关联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在产业上和产品上的比较... “走出去”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一样 ,是关系我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走出去”一般指企业向海外投资。对一个省来讲 ,“走出去”的发展程度并不直接就同这个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相关联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在产业上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四川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西部开发 经济梯度发展论 比较利益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阶段犯罪成因研究的几点看法
7
作者 庞兴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49-51,共3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对于为什么会产生犯罪和为什么刑事案件发案率会波浪起伏的根本原因问题,犯罪学界存在不同观点,可归纳为六论,即“旧社会残余论”、“十年动乱论”、“外来影响论”、“经济发展同步论”、“商品经济发展论...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对于为什么会产生犯罪和为什么刑事案件发案率会波浪起伏的根本原因问题,犯罪学界存在不同观点,可归纳为六论,即“旧社会残余论”、“十年动乱论”、“外来影响论”、“经济发展同步论”、“商品经济发展论”、“多因素综合论”。笔者对这六种犯罪成因论持不同看法,本文试作一点剖析。所谓旧社会残余论,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产生犯罪,所以存在犯罪是由于旧社会残余作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们沿用苏联这一理论也是为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产生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犯罪 犯罪现象 经济发展论 犯罪成因 综合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 多因素 外来影响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