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必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经济发展理论在经历结构主义的发展和新古典主义的危机之后,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复兴。新制度主义发展观、新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和后发优势假说的形成与发展,说明新生的发展经济学是多种理论的融合。
关键词 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新兴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冯邦彦 李胜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结构主义 行为方式 综述 社会文化背景 经济活动 新古典主义 经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制度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树华 易定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7,共5页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制度分析及启示郭树华易定红在以往的经济理论文献中,有关对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经济部门的结构转换,即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变迁;二是资本积累,即实现经济起飞...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制度分析及启示郭树华易定红在以往的经济理论文献中,有关对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经济部门的结构转换,即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变迁;二是资本积累,即实现经济起飞所必需的积累率。实际上,上述两个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理论 制度环境 经济发展理论 刘易斯 制度分析 非正式制度安排 制度因素分析 制度规则 经济活动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劳动与分工为硬核的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绍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是分工的两种不同源起,通过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中嵌入"劳动"和"分工"两大理论硬核,本文构建了以"劳动—分工—所有制"为主线的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应用这...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是分工的两种不同源起,通过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中嵌入"劳动"和"分工"两大理论硬核,本文构建了以"劳动—分工—所有制"为主线的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应用这一框架,探讨了私有制经济通过强制性分工所引发的异化劳动现象以及公有制经济为纠正这一现象所做的努力,并对如何辨证理解科学发展与消灭分工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劳动 异化劳动 生产方式 社会分工 经济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凤娣 《学术论坛》 CSSCI 1999年第1期23-27,共5页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即“创新”理论,主要分析了经济的静态运行、经济的动态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制。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他的发展理论的延伸。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关键词 美国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 创新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7
6
作者 韩喜平 丛立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5,共7页
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人类发展理念的演进规律,在全面总结我国各阶段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而形成一整套内部要素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战略性,推动了中国特色... 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人类发展理念的演进规律,在全面总结我国各阶段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而形成一整套内部要素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战略性,推动了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指导着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在经济发展内涵、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整体性分析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人民立场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 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方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5,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是这一成果的重要标志,它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回...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是这一成果的重要标志,它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怎样发展经济?"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然而,经济学界所熟知的经济发展理论是根植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构建起来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小民 《经济科学》 1982年第2期63-67,共5页
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最早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Boeke)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东方落后国家里,一方面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存在着传统的前资本主义制度,这种两种制度并存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技术、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鲜明对照,就... 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最早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Boeke)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东方落后国家里,一方面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存在着传统的前资本主义制度,这种两种制度并存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技术、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鲜明对照,就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性。S·库茨涅茲、B·海根、R·纳克斯、H·迈因特、G·缪尔达尔等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把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看作是发展中国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并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经济发展的途径,提出了不同的二元经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理论 刘易斯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经济 现代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问题 二元经济模型 二元性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玉珑 曹端 庄玲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现存区域经济理论的不当导向,结合对世界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带设立经济自由区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提出在西部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经济跳跃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中国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基于经济发展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政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
关键词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 政府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彼特的“创新思想”评介——读《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方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熊彼特 创新思想 经济发展理论 新组合 资本主义 创新理论 企业家利润 中程周期 经济周期 斯威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论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12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60,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 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奠基石;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论,是从执政党应如何对待发展问题的新视野,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继承和创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与时俱进 经济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整合,推陈出新——评《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作者 庄子银 代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7-128,F003,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济发展 新古典政治经济 邹薇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与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14
作者 郭影帆 鲍小勇 林红斌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2000年,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七大贸易国和第七大出口国。但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决不能单纯以外贸出口额的迅速增长和外贸出口依存度比重的大幅度提高来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唯一判断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2000年,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七大贸易国和第七大出口国。但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决不能单纯以外贸出口额的迅速增长和外贸出口依存度比重的大幅度提高来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唯一判断标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外贸强国之路还相当遥远,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正确遵循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保持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高速、高效发展,是我国实现外贸强国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邓小平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结构 战略调整 加工贸易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统计与经济发展理论探析
15
作者 朱解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马克思指出:“在中世纪,我们只在修道院中发现农业的账簿。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1]可见,簿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 马克思指出:“在中世纪,我们只在修道院中发现农业的账簿。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1]可见,簿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计的最古老的来源正是簿记.统计是在簿记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 统计 国家管理 社会经济 簿记 中世纪 修道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16
作者 刘景然 葛健雄 贾春玉 《工业技术经济》 1994年第5期12-15,共4页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经济状态,探索其发展规律及对策的科学。它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不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增...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经济状态,探索其发展规律及对策的科学。它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不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二次大战后,世界上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殖民地人民纷纷独立,出现了一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虽然资源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不一样,但他们都要发展经济,尽快脱离落后状态,迫切需要资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平衡增长理论 工业部门 国民经济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 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管窥
17
作者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30-36,96-97,共9页
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受到多种经济理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理论的抉择采取现实和务实的做法。实践表明,东南亚国家政府在制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与经济政策... 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受到多种经济理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理论的抉择采取现实和务实的做法。实践表明,东南亚国家政府在制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与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多种理论的混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政策 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探讨
18
作者 张文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共5页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cl-arization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effect)。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Myrdal)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发达...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cl-arization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effect)。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Myrdal)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发达地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亦即极化效应;把发达地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所谓回流或极化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经济成长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差距 不发达地区 战略探讨 不平衡发展 均衡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
19
作者 周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45-49,共5页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周军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当今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这个流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研究立场、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的...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周军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当今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这个流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研究立场、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的限制,它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和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经济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 西方发展经济 古典主义者 结构主义 市场价格机制 新古典主义经济 市场机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盛晓白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1年第4期36-40,共5页
一般学者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经济学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其学术代表人物是发达工业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提出了系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在《资本论》及其他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脉... 一般学者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经济学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其学术代表人物是发达工业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提出了系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在《资本论》及其他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阐述了经济发展的含义;阐述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阐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尽管马克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理论 社会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经济 不平衡增长 发展经济 二次大战 工业化战略 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工业 经济发展战略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