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展潜力的统计测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孙宇豪 周洪美 +1 位作者 张耀峰 杜子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16,共6页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微观数据的隐藏信息,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系统性测度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动态演进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省域经济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集聚效应,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测度体系 动态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与外生路径,应选择以内生路径为主,外生路径为辅,两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 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与外生路径,应选择以内生路径为主,外生路径为辅,两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确定东北经济潜力开发的主导回路。东北地区应有目的地选择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关键通用路径与专用路径,促进经济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发展潜力 开发路径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机理及实证分析——基于省域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萍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2期85-91,共7页
基于省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潜力开发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我国东部地区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潜力开发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末位。虽然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较弱,但是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程度... 基于省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潜力开发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我国东部地区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潜力开发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末位。虽然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较弱,但是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程度位居我国四大地区的第二位,表明西部地区应该加大力度培育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与释放,从而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区域创新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产业新增长点 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4
作者 魏建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6期31-3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此次疫情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大冲击,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迅速着眼于化危为机,科学认识产业发展可能会出现的深层次变化,抢先寻找和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分类精准施策,充分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调节力度 精准施策 基本面 社会发展目标 化危为机 产业新增长点 巨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钰 刘润芳 王佐仁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年第3期65-68,共4页
社会经济量化研究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式,是符合当前国际社会经济研究发展潮流的,也是大势所趋。社会经济量化研究这一方式所借助的研究手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二是量化分析的方法或模型的应用... 社会经济量化研究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式,是符合当前国际社会经济研究发展潮流的,也是大势所趋。社会经济量化研究这一方式所借助的研究手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二是量化分析的方法或模型的应用。研究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有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方能展开各种模型的应用,以达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新的认识。只有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从概念到实际内容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实际指标理论以及实现指标的可能性,方能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一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比较充分和完整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潜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将成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
6
作者 郭滨 韩成浩 《现代情报》 1999年第5期53-54,共2页
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这个处于相对独立状态的超小型经济,如今由中国大陆方面政策的支持及澳门现有优越条件的配合若再加上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作为后盾,澳门必将成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
关键词 一国两制 超小型经济 澳门 经济发展潜力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茜 罗善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3期147-149,共3页
通过构建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把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分成旅游潜力支持力、旅游潜力保障力、旅游需求潜力和旅游供给潜力4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这4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得出相应的分值,进而得到旅游经济发展潜... 通过构建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把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分成旅游潜力支持力、旅游潜力保障力、旅游需求潜力和旅游供给潜力4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这4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得出相应的分值,进而得到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分析,形成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图。结果表明,海口市和三亚市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市县,除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和万宁市得分为正数以外,其他市县得分均为负数,只有这5个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潜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部分市县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评价结果有助于海南省旅游和经济决策,也能为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旅游经济发展潜力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的探索——评《中国转型期设计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8
作者 赵焕宇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对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 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对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转型前的资源积累又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财力和资源发展空间。两者相互有效结合,实现了产业优化升级和行业之间资源整合,最终完成区域经济顺利转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放眼全球,设计创意产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强化,其产业建设耗能低,科技含量高,经济发展潜力大,产业包容性强的优势,备受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转型时期 支柱产业 产业优化升级 经济转型发展 互动机理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识别下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测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涛 赵昕 +1 位作者 郑慧 丁黎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102,共11页
本文首先对影响海陆经济合作的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三个要素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子系统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虽然海洋经济在资源占用和使用效率上逐渐取得优势,但是整体发展来看脆弱性较强;然后建立... 本文首先对影响海陆经济合作的资源共享度、相互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潜力三个要素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子系统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虽然海洋经济在资源占用和使用效率上逐渐取得优势,但是整体发展来看脆弱性较强;然后建立了海陆经济合作模型耦合出了2002-2011年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值,海陆经济合作比较稳定,大多数年份处于稳定阶段内,只有2004、2005和2009年处于过渡阶段;最后对目前海陆经济合作的困难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 资源共享度 相互依赖度 经济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力场与宏观管理
10
作者 张煜 孙平 《改革》 1985年第3期16-19,共4页
现代经济运动极其复杂。如何保证国民经济在宏观上协调,又使微观经济具有充分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借用场的概念,探讨建立经济力场,控制社会经济运动的途径。一、什么是经济力场场,是一种物理现象。物理场是物... 现代经济运动极其复杂。如何保证国民经济在宏观上协调,又使微观经济具有充分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借用场的概念,探讨建立经济力场,控制社会经济运动的途径。一、什么是经济力场场,是一种物理现象。物理场是物体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宏观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物理现象 物理场 中心城市 经济联系 实体运动 概念研究 物质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叶之轻 一域之重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婺源茶业发展思路与愿景
11
作者 卢新松 《江西农业》 2017年第6期32-35,共4页
转眼由春入夏。高挂的艳阳把满满的热情洒向大地,万物生长,绿意更浓。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沿着万里茶路溯源而上,抵达千年茶乡婺源,找寻他们鼻息中所谓的如"樱草般的香味","口感最美妙的绿茶"。他们穿梭于婺源的高山密林,... 转眼由春入夏。高挂的艳阳把满满的热情洒向大地,万物生长,绿意更浓。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沿着万里茶路溯源而上,抵达千年茶乡婺源,找寻他们鼻息中所谓的如"樱草般的香味","口感最美妙的绿茶"。他们穿梭于婺源的高山密林,秘境幽谷,采茶扑蝶,领略传袭千年的制茶技艺,迷失在梦境中的伊甸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源 采茶扑蝶 茶业发展 国际友人 年茶 里茶 茶产业发展 茶业经济 秘境 经济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离金牌有多远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瑞 徐大真 张玉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29,共6页
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于1950年始于西班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技能比赛。由于参赛选手的年龄一般限定在22周岁以下,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成为了各... 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于1950年始于西班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技能比赛。由于参赛选手的年龄一般限定在22周岁以下,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成为了各国青年交流和展示技能的舞台,更体现了各国技术发展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赛 世界 中国 金牌 技术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潜力 1950年 技能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难点及战略思考
13
作者 姜玉梅 姜亚鹏 邓富华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1,51,共5页
2016年8月31日,四川、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承担探索内陆开放新使命,至此自贸试验区的覆盖地区由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当前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积极释放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加入WT... 2016年8月31日,四川、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承担探索内陆开放新使命,至此自贸试验区的覆盖地区由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当前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积极释放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规模与比重不断攀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内陆地区与沿海间仍存在显著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区 四川 中国对外贸易 内陆地区 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社会 投资规模 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密集区综合竞争力的测度与对比分析
14
作者 刘荣增 徐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Z期52-54,共3页
城镇密集区,国外也称做多中心城市区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多个大中型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城镇密集地域。
关键词 城镇密集区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区域 对比分析 综合规划 农业人口比重 城市群 利用外资总额 经济发展潜力 做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前“三农”新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刚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正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论文立足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新特点及金融需求新变化,对应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新设想,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多层次...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正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论文立足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新特点及金融需求新变化,对应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新设想,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海域使用权 农业经营主体 支付结算 抵押担保 农地产权 经济发展潜力 人口城镇化 借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被引量:39
16
作者 徐念沙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政府和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讨,从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理解比较深刻。但从企业角度来看,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有效发挥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主体的作用,值得进行更深入思考和研究。一...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政府和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讨,从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理解比较深刻。但从企业角度来看,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有效发挥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主体的作用,值得进行更深入思考和研究。一、中国企业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将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多方合作,也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开发性 产业转型升级 融资优势 实体形态 市场有效需求 行业标准 国际竞争环境 组织机构 创新金融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季作物的多熟种植体系对红壤旱地的调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淑娟 黄国勤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10-12,共3页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生长季节长,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作物及名贵药材等名特优创汇产品的重要基地。虽然光热水资源丰富,...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生长季节长,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作物及名贵药材等名特优创汇产品的重要基地。虽然光热水资源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此外,我国南方红壤旱地普遍存在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土壤酸化的问题,影响红壤旱地生产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冬季作物 多熟种植 经济林木 名贵药材 生长季节 经济发展潜力 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世界新秩序”和未来“国际新秩序”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玲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5期3-5,1,共4页
为了使自身在21世纪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和设想。美国的目标是要综合运用美国的整体优势来建立一个以英国为领导,以西方联盟为主体的“世界新秩序”。但在一个经济实力和竞争起主导作用的世界中... 为了使自身在21世纪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和设想。美国的目标是要综合运用美国的整体优势来建立一个以英国为领导,以西方联盟为主体的“世界新秩序”。但在一个经济实力和竞争起主导作用的世界中,美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少的。(见第3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 布什政府 国际形势 世界事务 集体安全体系 一超多强 美苏关系 经济发展潜力 国际秩序 国际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优化湖南省铁路网建设的建议
19
作者 唐振德 曾广位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2年第3期97-99,共3页
建国以来,湖南省铁路网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全省现有国营铁路正线长度2215.3km,地方铁路232km,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1.02km,西部分别有京广复线和焦柳线纵贯南北,中部东西向有湘黔及浙赣线分别与西南、华东地区相联,南部有湘桂线... 建国以来,湖南省铁路网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全省现有国营铁路正线长度2215.3km,地方铁路232km,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1.02km,西部分别有京广复线和焦柳线纵贯南北,中部东西向有湘黔及浙赣线分别与西南、华东地区相联,南部有湘桂线连接广西。此外,还有娄邵、向韶、茶醴、资许支线分别与干线相连,路网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从路网位置来看,湖南省境内铁路的弱点是分布不均匀,中南部地区网距为274km,西北部为402km,地处洞庭湖南岸的常德、益阳及经济发达的湘中地区拥有铁路线路长度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铁路 国营铁路 线路长度 网距 湘桂线 南部地区 华东地区 湘中地区 客货运量 经济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陷阱:中国面临的新的历史性挑战
20
作者 鲁品越 王永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21,共1页
一是国际关系上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是美国的全球霸权遭遇到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必然表现。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上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收入水平达到国际中等或中下等水平... 一是国际关系上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是美国的全球霸权遭遇到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必然表现。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上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收入水平达到国际中等或中下等水平之后,经济发展潜力逐步丧失,从而陷入生态危机、经济停滞、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历史性 国内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潜力 国际关系 修昔底德 新兴大国 全球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