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问题研究
1
作者 张玉翠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循环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循环农业经济的核心在于对资源进... 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循环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循环农业经济的核心在于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并着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的农业发展格局下,这一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探究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剖析其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循环农业的定义着手,细致分析其具备的特点,深入探讨其实施的策略,并全面梳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通过这样的研究路径,期望能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有力支持,以及在实践操作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
作者 宋莹莹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4期16-18,共3页
生态农业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青岛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正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近年,青岛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新路径,在省级、市级和区市级分别建立了6个、10个... 生态农业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青岛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正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近年,青岛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新路径,在省级、市级和区市级分别建立了6个、10个和32个示范区,形成了由点到面、层层递进的建设布局,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
3
作者 张霜杰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期163-165,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的迁移和集中,更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会管理的创新。文章旨在探讨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的迁移和集中,更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会管理的创新。文章旨在探讨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4
作者 刘治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天水花牛苹果作为天水市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其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上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品牌建设影响力较弱、苹果种植的土地资源问题有待改进、科技引领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对自然灾害、反常气候的预防意识薄弱等。本... 天水花牛苹果作为天水市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其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上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品牌建设影响力较弱、苹果种植的土地资源问题有待改进、科技引领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对自然灾害、反常气候的预防意识薄弱等。本文基于对天水市花牛苹果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一种更适用于天水市花牛苹果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天水花牛苹果新形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牛苹果 存在问题 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5
作者 庞永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4,76,共5页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二元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国家 战略目标 重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远郊镇域经济发展模式设计及应用——以重庆马武镇为例
6
作者 范巧 《西部论坛》 2012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前,学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国别、区域和区位三个层次展开,区位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但对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基于土地资本化、城市化、产业化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理念,西部远... 目前,学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国别、区域和区位三个层次展开,区位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但对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基于土地资本化、城市化、产业化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理念,西部远郊镇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应以建设用地复垦为发展契机,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和探索农地流转模式为抓手,通过多举措解决好城镇化和土地资本化实施路径、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方式以及资金统筹安排模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远郊镇域 经济发展模式 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用地复垦 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农地流转模式 土地资本化 土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以鲁中山区三个村庄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丁彬 李学明 +2 位作者 孙学晖 王仁卿 张淑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42-3052,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活动也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行政村作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行政村为单位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可为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升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决策支持。以鲁中山区3个地形地貌相似、经济发展模式迥异的毗邻行政村—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通用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结合乡村生态系统小尺度特征,对各村9大类共1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进行了价值评估,并结合各村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育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房干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最大,为10382.1万元/a;以养殖业为主导的富家庄村次之,为1203.1万元/a;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安子湾村最低,为1191.9万元/a;单位面积(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也呈现相似的格局,房干村、富家庄村、安子湾村分别为8.8万元/a、5.9万元/a、3.7万元/a;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影响土地利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积累和利用,进而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和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福利。因此,在乡村尺度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类型,适度发展乡村旅游等低影响产业,有利于保育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乡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经济发展模式 乡村尺度 土地利用 产业结构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文龙 邓伟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48,共5页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利民 黄亚哲 兰国昌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经工业革命后而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存在着资源浪费太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代价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于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有观念的... 经工业革命后而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存在着资源浪费太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代价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于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有观念的转变、新经济理论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变,就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 低碳经济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坤 孙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从研究知识资本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知识资本分为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国内外实例充分说明,要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的投入,通过知识资本存量结构的二维或... 从研究知识资本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知识资本分为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国内外实例充分说明,要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的投入,通过知识资本存量结构的二维或者多维转化途径来提高区域知识资本存量,以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经济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知识资本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勇 田均良 刘普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基于水土保持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地域模式已在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许多村级小尺度单元获得了成功。为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大的地域范围 ,以位于延安的燕儿沟中尺度流域为例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该流域“九五”... 基于水土保持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地域模式已在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许多村级小尺度单元获得了成功。为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大的地域范围 ,以位于延安的燕儿沟中尺度流域为例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该流域“九五”期间产业基础建设和大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的基础上 ,对燕儿沟流域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适宜型 案例 燕儿沟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丑洁明 封国林 董文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1期48-53,共6页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环境乃至国际合作诸多领域的系统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原...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环境乃至国际合作诸多领域的系统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原则。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当前应特别强调和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 经济发展模式 应对策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6,共7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开放型经济 基本特征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产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假说与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景普秋 范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132,共9页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等。挪威在资源开发中成功规避了"资源诅咒",成为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依赖 收益分配 资源诅咒 挪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志刚 李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然选择 “黑色经济 绿色发展 传统经济 模式 实现途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红贵 刘忠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3-26,共4页
气候变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迫使人类重新思考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现有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条全新的发... 气候变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迫使人类重新思考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现有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遵循和借鉴,中国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此,提出了积极发展绿色财政、加强绿色经济的市场基础设施与市场机制建设、推动绿色科技创新等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爱君 张永年 范巧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1,共12页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 以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为索引,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提炼,运用科学抽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规律性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层、结构层和动力层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生产导向的服务革命发展模式、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模式、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模式。新时期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导向,构建以空间协调、治理有效和市场统一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逻辑框架 历史变迁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翟振武 赵梦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认为在"人口红利"后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与生育率降低、劳动者素质上升的社会现实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认为在"人口红利"后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与生育率降低、劳动者素质上升的社会现实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随着生育率下降,我国年轻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同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年轻劳动力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快速增加,而使得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相对短缺;然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依然占大多数,他们对年轻体力劳动者需求量大而对年轻脑力劳动者需求量小,这就造成了"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下降 劳动力素质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衰退下创建我国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发勤 郑宝银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影响日益凸显,加之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近期的低迷,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须从粗放型向内涵型、从外源型向内源型转变,创建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新型经济发... 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影响日益凸显,加之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近期的低迷,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须从粗放型向内涵型、从外源型向内源型转变,创建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为此提出的思路值得借鉴,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业为龙头,以县域经济和乡域经济为新增长点,以培育国内市场为核心,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为主要驱动力,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持续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全球经济衰退 居民收入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 消费水平 房地产市场 科学发展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娅 孙文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4,共4页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