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6,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以此对各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测评,并利用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6—202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仅能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维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测度、影响效应及提升路径》
2
作者 孟祥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谁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球金融危机 转型升级 经济驱动 提升路径 新引擎 影响效应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弹性构建——基于DEA理论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岩 戚巍 +1 位作者 魏玖长 周志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能对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进行分析。本文构建基于DEA理论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测度中国大陆各省区2001—2009年的"区域弹性指数"。研究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区域弹性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对区域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外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非常规突发事件 区域弹性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被引量:126
4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5,159,共7页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1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30
6
作者 曹扬 邹云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织机制进行了探析,论证了这个机制是知识劳动者在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创新基础上开展的"知识型创业"并论证了"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 创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转型 被引量:30
7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着眼点上要实现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的转变,在转变重点上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在转变目标上要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以推动新的红利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利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学义 熊升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ESDA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探索,研究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后很多省域增速明显,但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②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5个维度中,人口发展较好;经济结构优化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但正成为主导转变的核心动力之一;经济稳定开放能力平稳上升;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较差,但在呈波动中略上升。③空间分异明显,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总体呈现出以东部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内陆腹地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④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上主要形成高高和低低集聚类型,存在较明显的交互影响关系。据此提出几点促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相关性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测量与评价——来自全国的经验证据(1995-2014)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菊莲 袁永逸 李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8,共9页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为28.72%。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贡献度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激励机制。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要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短期因素转变为长期因素,将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调节需求转变为改善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路径依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路径依赖 破解路径 体制机制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共10页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支出总量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2)在公共支出结构方面,只有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3)在社会文教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方面,社会文教费的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显著地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公共支出角度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4
12
作者 虞崇胜 张光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内有逻辑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身规律和价值诉求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在地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内有逻辑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身规律和价值诉求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在地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三个层面的内涵为依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政治体制能够适应与契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治体制改革 GDP增长 政治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岚 罗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2,共4页
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本文从经济及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 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本文从经济及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发展机遇,对做强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途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广播影视产业 机遇 战略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群 王巧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121,共6页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挖掘人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劳动力,以及国外人才的引进等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传导作用。本文重点从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机理、途径和效能等方面,进行了传导机制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福建省58个县(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新民 薛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31,共9页
本文根据选题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指标判别能力甄选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并结合AHP法、CRITIC法及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基... 本文根据选题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指标判别能力甄选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并结合AHP法、CRITIC法及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对福建省58个县(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评价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化进程与企业战略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铁波 曾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9,159-160,共8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针对这种制度安排构成的压力选择新战略反应。作者构建了一个制度压力下企业战略反应的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当前的制度压力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化进程对企业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针对这种制度安排构成的压力选择新战略反应。作者构建了一个制度压力下企业战略反应的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当前的制度压力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化进程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认为,制度压力下组织可以采用适合于自身的战略反应;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压力尚不够强大,龙头企业将根据自身战略目标与外部制度压力一致性程度的高低,选择顺应程度不同的战略反应,不同的战略反应将对外部制度压力产生强化或者消退作用,进而影响到其他企业的决策,最终促进或者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化 战略反应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势下陕西林业产业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静 夏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329-18331,共3页
从陕西省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陕西省林业发展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构建了陕西省林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势下陕西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陕西林业产业 综合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新态势分析——以湖南、广东创意农业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共4页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广东及湖南的创意农业分别是我国南部及中部创意农业的发展先导,本文选取这两省的创意农业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与科技、组织、制度等层面,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能力成长 创意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宝元 王泽强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具有长期而深刻的人口经济转变历史根源,但主要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性以及年... 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具有长期而深刻的人口经济转变历史根源,但主要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性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民工(技工)荒"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走出"低成本陷阱"的标志性事件、转折点和重要契机。如果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大刀阔斧地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那么,不仅可以彻底破解"民工(技工)荒"的问题,而且将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技工)荒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劳动力市场供求 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34,共9页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大经济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