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
作者 宋倩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2期61-63,共3页
基于国内农业快速发展中暴露的粗放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这一转变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通过推动生产方式由生产力促进向科技促进转变、加速经济增长... 基于国内农业快速发展中暴露的粗放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这一转变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通过推动生产方式由生产力促进向科技促进转变、加速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助力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农业产权制度、技术创新、农民素质及区域协调等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产权流转机制、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及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以期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6,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以此对各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测评,并利用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6—202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仅能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维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文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作了深入辨析,剖析了推动型经济发展和带动型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实质,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带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测度、影响效应及提升路径》
4
作者 孟祥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谁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球金融危机 转型升级 经济驱动 提升路径 新引擎 影响效应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翀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共9页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转变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认为,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构...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转变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认为,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构建和实施我国对外经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包括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变迁为背景的雁型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超所有权优势为重点的多方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对内经济发展方式 对外贸易 直接投资 对外金融 超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正俊 史晋娜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12期5-8,共4页
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以数量型和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在开始之初就选择较高级的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方式有其适用性。不同经济社会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向更高形式转变的... 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以数量型和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在开始之初就选择较高级的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方式有其适用性。不同经济社会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向更高形式转变的规律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需要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就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而言,任何一个社会实际所处的社会经济历史阶段在根本上制约着其对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城乡统筹角度
7
作者 高煦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有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市实际,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探讨了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如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有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市实际,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探讨了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基于我国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吴振球 程婷 王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77,共8页
本文利用199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克服内生性的分析技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关控制变量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静态... 本文利用199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克服内生性的分析技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关控制变量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降低失业率有积极作用;正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提高失业率具有正效应,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同作用对降低失业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当前提出的"降增速、调结构、转方式、保就业"的经济政策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合理化 高级化 经济发展方式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关欣 乔小勇 孟庆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50,共8页
选取我国1995-2010年关于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且进行了误差修正,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的长期以及短期的动态影响关系。研... 选取我国1995-2010年关于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且进行了误差修正,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的长期以及短期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且彼此的作用影响将长期持续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消费需求扩大可促进高技术产品升级和产业增值,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转型;高技术产业作为先导产业长期来看会促进需求结构的调整,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弹性构建——基于DEA理论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岩 戚巍 +1 位作者 魏玖长 周志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能对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进行分析。本文构建基于DEA理论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测度中国大陆各省区2001—2009年的"区域弹性指数"。研究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区域弹性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对区域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外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非常规突发事件 区域弹性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被引量:126
11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5,159,共7页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大元 王昶 姚海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7,共5页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其对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型工业化 绿色制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1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30
14
作者 曹扬 邹云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织机制进行了探析,论证了这个机制是知识劳动者在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创新基础上开展的"知识型创业"并论证了"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 创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6
15
作者 方建中 周建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1,共6页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意味着必须从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经济效率在更高层次释放,意味着必须从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从非结构优化型转变为结构优化型、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从要素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从不可持续型转变为可持续型。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效率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转型 被引量:30
16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着眼点上要实现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的转变,在转变重点上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在转变目标上要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以推动新的红利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利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测量与评价——来自全国的经验证据(1995-2014)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菊莲 袁永逸 李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8,共9页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为28.72%。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贡献度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43
18
作者 史晋川 黄良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9,共17页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参照1970—2008年国际需求结构演变的一般形式,剖析了中国转型发展中的总需求结构特征,分析了总需求结构失衡且调整缓慢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总需求结构调整必须跳出需求结构本身,从经济发展战略和收入分配制...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参照1970—2008年国际需求结构演变的一般形式,剖析了中国转型发展中的总需求结构特征,分析了总需求结构失衡且调整缓慢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总需求结构调整必须跳出需求结构本身,从经济发展战略和收入分配制度两个方面着手,确立以扩大内需为支撑的内生发展战略和构建"劳动偏向型"的收入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需求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内生发展战略 “劳动偏向型”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中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32
19
作者 茹少峰 雷振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3,共4页
通过对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经济粗放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是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 雾霾天气 雾霾治理 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学义 熊升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ESDA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探索,研究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后很多省域增速明显,但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②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5个维度中,人口发展较好;经济结构优化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但正成为主导转变的核心动力之一;经济稳定开放能力平稳上升;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较差,但在呈波动中略上升。③空间分异明显,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总体呈现出以东部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内陆腹地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④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上主要形成高高和低低集聚类型,存在较明显的交互影响关系。据此提出几点促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相关性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