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西北经济发展史研究的鸿篇巨制——评《“贫困温饱小康”·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丛书》
1
作者 刘敏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西北经济 贫困 小康 经济发展史 区域性经济 项目 甘肃 丛书 出版社 学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出版 被引量:1
2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2-32,共1页
江苏省委党校张学恕副教授编著的《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长江下游沪、苏、浙、皖、赣五省、市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战略的学术专著.该书是一部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针对... 江苏省委党校张学恕副教授编著的《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长江下游沪、苏、浙、皖、赣五省、市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战略的学术专著.该书是一部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经济发展史 发展战略 国情教育 民族自尊心 全面研究 近现代史 学术专著 青少年 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发展史——读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萧国亮 《江淮论坛》 1987年第4期50-54,共5页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研究俄国经济史的科学巨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学习这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史,仍有极...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研究俄国经济史的科学巨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学习这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史,仍有极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 俄国 农奴制改革 列宁 经济 经济发展史 无产阶级 马克思 资本主义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新考察》
4
作者 许国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转型之后,又开始向服务经济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已经有部分著作从微观层面预测、规划、展望了中国迈向服务经济强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动力阻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服务经... 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转型之后,又开始向服务经济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已经有部分著作从微观层面预测、规划、展望了中国迈向服务经济强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动力阻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服务经济的特征,将眼光放到世界经济发展史,又可将宏观经济发展做怎样的阶段划分、对服务经济性质进行怎样的定义呢?考察服务经济的衍生发展脉络,就要深入探究服务经济历史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如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之关系,以及产品与生产特征、劳动力地位与作用、经济生活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模式 世界经济发展史 宏观经济发展 经济强国 阶段划分 内外环境 传统农业大国 制造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经社”的精品情结——《中国经济发展史》出版小记
5
作者 毛增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史 出版 图书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
6
作者 茅家琦 《学海》 1991年第6期7-7,共1页
阅读了张学恕副教授撰写的《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一书,一个总的印象是:内容丰富,论点明确.文字流畅.现实意义强.是一部好书。长期以来,长江下游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工业出现和发展较早的地区。从这部著作中,读者... 阅读了张学恕副教授撰写的《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一书,一个总的印象是:内容丰富,论点明确.文字流畅.现实意义强.是一部好书。长期以来,长江下游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工业出现和发展较早的地区。从这部著作中,读者对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全貌可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对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也可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史 长江下游 地区经济发展 近代工业 副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经济发展史的宏观数量分析(1953-1992)
7
作者 臧振春 姜效先 段宾 《经济经纬》 1995年第6期31-36,共6页
河南省经济发展史的宏观数量分析(1953-1992)臧振春,姜效先,段宾我们建立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分析并说明了国民经济运行中主要宏观变量之间的一般数量关系.并且利用国民经济的宏观数量模型的相关变量及其概念... 河南省经济发展史的宏观数量分析(1953-1992)臧振春,姜效先,段宾我们建立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分析并说明了国民经济运行中主要宏观变量之间的一般数量关系.并且利用国民经济的宏观数量模型的相关变量及其概念函数建立了1953一1992年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经济发展史 宏观数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系统研究中共经济政策史的创举之作——读《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发展史》
8
作者 震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刘勉玉 中国共产党 经济政策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崇台先生对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写在谭崇台先生执教66周年之际
9
作者 马颖 王爱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134,共7页
谭崇台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把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多年来,他在引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经济发展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新发展、比较经济发展史以及如何将发展经济... 谭崇台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把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多年来,他在引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经济发展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新发展、比较经济发展史以及如何将发展经济学运用于中国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国内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谭崇台先生的4部获奖著作构成对他在引进和创新发展经济学以及在推进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中所做杰出贡献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崇台 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思想史 比较经济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10
作者 齐晓安 陈跃忠 《人口学刊》 1987年第3期16-21,共6页
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过程中,总要伴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了解我国第一产业人口... 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过程中,总要伴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了解我国第一产业人口向其它产业转移的趋势,因势利导地促进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内在联系 人口产业结构 科学出版社 日本 第一产业 劳动人口 经济发展史 日元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史研究的新范式——评张东刚教授著《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1886-1936》
11
作者 张建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史 总需求 经济史研究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缺与经济发展
12
作者 宋光茂 《南开经济研究》 1988年第3期23-28,共6页
展示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图象,可以发现,短缺象影子那样形影不离地困扰着它们。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史也毫不例外地证明这一点。著名匈牙利经济学家亚·科尔奈第一个严肃地面对和细致地研究了这一事实。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预算软约束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史 科尔奈 匈牙利 经济学家 归因 影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特征及历史机遇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树洁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46,共14页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危机和重大历史事件,却能够保持连续的经济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演变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化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超过一万美元,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危机和重大历史事件,却能够保持连续的经济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演变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化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超过一万美元,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还在全国范围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正朝着世界高收入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方向持续发展。中国所创造的伟大经济奇迹,是在全球最大的人口大国和落后的农业国家基础上所取得的,不仅具备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重要政治特征,还具备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优秀传统文化等大国经济的核心特征,也拥有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全球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要历史机遇。当前,为应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应对单边主义挑战,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和政治改革,努力转变生产方式,稳定政治和社会环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维持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史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会计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兼议现代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宗昌 王海民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5-60,共6页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追朔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管理科学 中国特色 相适应 经济发展史 企业经营 会计发展 经济活动 债权人 投资人 股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市场经济的由来、发展及在我国的命运
15
作者 郭铁民 林善浪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经济发展史上商品经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商品经济初级形态即简单商品经济,中级形态即古典商品经济,高级形态即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恩格斯的估计,简单商品经济大体上经历了7000多年... 在经济发展史上商品经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商品经济初级形态即简单商品经济,中级形态即古典商品经济,高级形态即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恩格斯的估计,简单商品经济大体上经历了7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然经济居于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能依附自然经济,它所具备的特点:一是家庭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买而卖,交换的规模极小;二是个体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可供交换的商品数量极其有限;三是市场范围狭小、封闭。它本身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和消费的限制所形成,而市场条件的不足又反过来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 商品交换 自然经济 商品生产 经济发展史 高级形态 历史时期 生产力水平 市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家庭产业 振兴农村经济
16
作者 韩进田 《经济问题》 1988年第4期39-40,共2页
一、正确认识家庭产业的自然合理性和现实重要性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工业的母体是家庭作坊,伴随着物质交换诞生了商品经济,亦随着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增加,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这一... 一、正确认识家庭产业的自然合理性和现实重要性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工业的母体是家庭作坊,伴随着物质交换诞生了商品经济,亦随着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增加,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这一自然发展的轨迹即使在现代也不可忽视。社会需要的无限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史 家庭企业 现代工业 商品经济 社会物质生活 振兴农村经济 科学技术 社会需要 物质交换 自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对发展国民经济的理论意义
17
作者 吴元吾 《湖湘论坛》 1991年第5期76-78,共3页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这一论断告诉我们,生...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这一论断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了。邓小平同志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合 卷中 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 科技兴国 经济发展 科技工作 生产过程 世界经济发展史 战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18
作者 刘锦文 张秀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5期10-14,124,共6页
【正】 竞争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很长一个时期中,竞争比商品经济的命运更惨。即使是在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并认为可有适当发展时,也不允许竞争,总认为竞争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相联系,... 【正】 竞争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很长一个时期中,竞争比商品经济的命运更惨。即使是在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并认为可有适当发展时,也不允许竞争,总认为竞争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相联系,必然带来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竞争规律必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发挥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竞争的必然性和特点,开展竞争,对尽快使国家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 经济发展史 竞争能力 经济发达地区 发挥作用 商品生产者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高等工科教育改革 产学合作与国际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查建中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30期60-67,共8页
我国有全球最好最大的工科生源,具有巨大的工科教育规模,也将具有巨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但我国的工科教育从理念、机制到教学内容、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和产学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科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产学合作 教育改革 国际化 工科 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观的三个贡献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68-69,共2页
新发展观的三个贡献●金平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F·亻风鲁、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罗马俱乐部的D·梅多斯和M·梅萨罗维克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摒弃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思想... 新发展观的三个贡献●金平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F·亻风鲁、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罗马俱乐部的D·梅多斯和M·梅萨罗维克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摒弃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形成了新发展观。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思想 罗马俱乐部 经济发展史 60年代 经济学家 观察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