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几点分析
- 1
-
-
作者
刘晓铎
-
出处
《财贸研究》
1987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一、怎样判断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否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曾经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一条主要经济规律,而且已为人们熟知。近些年来,又有人根本否认这一规律的客观存在,那么究竟有没有这么一个经济规律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有必要先看看什么是经济规律?怎样才能正确判断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
关键词
经济发展历史
经济活动过程
调整时期
客观存在
商品价格
公有制国家
人类社会
看不见的手
主观随意性
内在必然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激发“制度红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蒋震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
-
出处
《小康》
2020年第13期22-23,共2页
-
文摘
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内自由流动、充分涌流,更加体现市场价值,将会释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轮"制度红利"。改革开放后,中国从"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面转型,连续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着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惊人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解放、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充分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走出一条"中国式发展道路"。
-
关键词
全国统一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历史
制度红利
传统农业社会
经济高速增长
要素市场化
人类社会发展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考察政绩应融内外因素于一体
- 3
-
-
作者
李水富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3-43,共1页
-
文摘
考察政绩应融内外因素于一体领导干部政绩的大小,与干部个人工作能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困此要客观公正地评判一名领导干部政绩的大小,必须同时考虑到诸方面因素对其产生的正负方面...
-
关键词
领导干部政绩
工作环境
干部工作
个人工作
经济发展历史
领导艺术
一名
文化素质
主观判断
区别对待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借鉴日本经验 提高技改水平
- 4
-
-
作者
张本伦
-
机构
湖北省工商银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7年第7期44-45,共2页
-
文摘
日本是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其经济经过战争的消耗和破坏,积累的资本被折损了七成。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日本的经济一跃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经济大国。特别是在进入六、七十年代以后,它以平均每年增加11.3%的速度高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
关键词
日本经验
湖北经济
有奖储蓄
经济发展历史
十年
银行贷款
骨干企业
消化吸收
加速经济发展
行业规划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信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有力杠杆
- 5
-
-
作者
流成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4年第2期2-4,共3页
-
文摘
本文试图探讨银行信用同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内在联系,论证银行信用活动(这里主要指设备贷款。下同)是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有力杠杆。信用同科技进步结合是经济发展历史的必然信用活动是从属于生产活动,并受生产活动决定和制约的。信用活动同技术改造相结合成为必然,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已逐步转向技术改造为主这一基本前提。首先,我国的建设目标发生了变化。建国初期,我们面临一个一穷二白的乱摊子。整个社会生产水平很低,工业比重很小;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工业几乎是空白;技术结构也呈畸型,当时的技术装备大多是二、三十年代殖民地工业的落后设备。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建设的目标是:迅速扩大社会总生产能力;
-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改造
经济发展历史
技术结构
设备贷款
现代工业
工业比重
工业化试验
产业结构
周期研究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宁波引进外资银行刍议
- 6
-
-
作者
何将寅
-
机构
交通银行宁波分行
-
出处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4-35,共2页
-
文摘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振兴宁波的一项重要战略。积极引进外资银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步骤和重要条件。 (一) 引进外资银行,发展外向型金融,这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
-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引进外资
经济发展历史
金融对外开放
金融业务
十年
港口优势
沿海开放城市
技术改造贷款
东方大港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郭良春:搅动中国印刷版材格局的温商
- 7
-
-
作者
李亚星
-
出处
《印刷技术》
2014年第21期91-91,共1页
-
文摘
温商,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胆和创新精神似乎早已经融入每一个温州商人的血液中,在各个经济领域无一不彰显出这种精神、气质。
在中国的印刷装备制造产业中,温商同样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活跃在舞台上的这些企业家们以惊为天人的果敢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发展奇迹,同时也在推动着印刷行业的发展。而更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温商对资本的长袖善舞,让他们往往可以"快鱼吃慢鱼",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抢占市场。
-
关键词
郭良
印刷版材
装备制造产业
温州商人
经济发展历史
印刷器材
创新精神
产品性能
耐印力
最新型
-
分类号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