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展动力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国良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9,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社会主义经济长期低效运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使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来彻底根治这种'低效病'。但是,经济发展动力普遍不足,无... 关于社会主义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社会主义经济长期低效运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使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来彻底根治这种'低效病'。但是,经济发展动力普遍不足,无疑是众多复杂'病因'中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希望以此为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论 经济改革 经济动力 动力体系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视角的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齐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是单纯的周期性现象,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性政策实现V型反弹,而极有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从深层次看,它反映的是结构性问题,仅仅向以往相关于需求管理的"三驾马车"寻求出路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供给...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是单纯的周期性现象,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性政策实现V型反弹,而极有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从深层次看,它反映的是结构性问题,仅仅向以往相关于需求管理的"三驾马车"寻求出路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要素驱动发展战略。因此,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及其调控方针相对应,要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从根本上解决要素配置效率降低并由此产生的供给不足的问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期培育新动力、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展新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企业发展机制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有利发展条件与展望(2000—2035年)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望在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实现三个翻一番。指出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八大中长期有利发展条件和能力:(1)保持世界较高国内储蓄率;(2)世界较高国内投资率;(3)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中高速增长;(4)制造业保持中高速增长;(5)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6)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7)成为世界最大国内消费市场;(8)世界最大货物出口市场。提出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长期执政、正确领导,并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来源 中等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世佳 丁伟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新并定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综合运用推动经济增长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新并定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综合运用推动经济增长的九大核心驱动力,即时间经济意识驱动力、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力、新兴产业发展驱动力、民营经济发展驱动力、品牌效应驱动力、人才扶持驱动力、财政政策驱动力、体制与机制改革驱动力和舆论环境驱动力,把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直接调动到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只有重新定位当前阶段经济政策导向的坐标,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引领经济走上稳健和谐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动力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视野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惠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6期36-44,共9页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领域内各要素动力及其运动过程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矛盾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个现实本身的联系、关系,以及它们运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领域内各要素动力及其运动过程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矛盾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个现实本身的联系、关系,以及它们运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前提是,社会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社会实践、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象领域涉及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时间世界、空间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经济世界和人的自身世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域极其广阔,因此必须用广阔的视野、广阔的思路和广阔的方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对象 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6
作者 覃凤英 李昌凰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17-19,共3页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创新和思想道德建设四个方 面,这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全面而科学的动力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创新和思想道德建设四个方 面,这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全面而科学的动力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人力资本 思想道德 经济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力作——评《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7
作者 陈伟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动力 邓小平 力作 探求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经济发展动力
8
作者 王慎之 《学术论坛》 1985年第4期6-10,共5页
一、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社会主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有自己的内在运行机制,正象一个人体有自己的内在运行机制一样。企业内在经济机制的运行来源于内在动力。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
关键词 内在动力 经济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企业 经济机制 经济利益 经济活力 经济实体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单位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和物的视角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评《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9
作者 孙居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动力 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末 探求 人和 经典作家 逻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非平衡面板分析
10
作者 陈波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从研究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出发点,采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非平衡面板方法分析了湖北省12个地级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工业企业的数目、铁路货运总量以及行政区域开发比率对工业经济的促进效果均十分... 本文从研究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出发点,采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非平衡面板方法分析了湖北省12个地级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工业企业的数目、铁路货运总量以及行政区域开发比率对工业经济的促进效果均十分显著。因此,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应当以城市综合开发建设为龙头,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诱发工业经济的集聚效应进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地理学 非平衡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其演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清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57,共7页
为了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不断演变和转化,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更迫切需要转换经济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投入、创新、政府政策,其中要素投入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 为了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不断演变和转化,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更迫切需要转换经济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投入、创新、政府政策,其中要素投入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创新主要包含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业态创新。这三种发展动力的演化显示出以下特征:要素投入由低级要素向高级要素演化;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演化;政府政策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动力演化的特征,需要采取发展高级要素、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动力 演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动力体系认知与财政支持新动能的思路和要领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康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2,27,共10页
在中国现代化追赶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有对“守正出奇”超常规发展战略的正确把握,必然涉及一系列带有“双轨制”特征的特定制度与机制安排,极为关键的是解决一系列冲破既得利益阻碍、攻坚克难的问题,使“有效市场+有为、有限政府... 在中国现代化追赶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有对“守正出奇”超常规发展战略的正确把握,必然涉及一系列带有“双轨制”特征的特定制度与机制安排,极为关键的是解决一系列冲破既得利益阻碍、攻坚克难的问题,使“有效市场+有为、有限政府”的有机结合,能够支持“守正”前提下承受风险考验的“出奇制胜”。财政作为国家政权体系为主体“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社会分配关系组成部分,其核心命题是“处理公共资源配置”,必然在“有效市场+有为、有限政府”框架下,引伸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命题,并以此成为财政介入经济社会的基本依据和动力机制;财政分配的综合性质与对动力体系的全覆盖式影响,必然引伸到“财政全域国家治理”;中国财政必然的时代使命,是支持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攻坚克难,形成“创新发展”中澎湃不竭的“第一动力”。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条理化地讨论了基于形成财政有效制度供给思路的财政支持新时代新动能的制度框架、政策取向的四大方面:深化与落实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新一轮价税财联动配套改革;以中长期滚动预算作为支持新动力体系的“落地形式”服务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全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供给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体系 财政分配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惠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3-32,共10页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理论基础邹惠卿社会经济发展功力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挖掘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思想,取其精华,经过精心研讨整合、融会贯通之后,将其熔铸于社会经...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理论基础邹惠卿社会经济发展功力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挖掘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思想,取其精华,经过精心研讨整合、融会贯通之后,将其熔铸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之中,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 发展动力思想 理论基础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基础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科学也是经济发展动力
14
《学术界》 2001年第1期277-277,共1页
成云雷。王明华在《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ll期撰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科学重要性的思考》指出。目前,人们对科技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人文科学由于其非生产性、非营利性、非直接应用性等特征,在现代社会还没有... 成云雷。王明华在《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ll期撰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科学重要性的思考》指出。目前,人们对科技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人文科学由于其非生产性、非营利性、非直接应用性等特征,在现代社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加以理性的分析和说明。这是因为: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二、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科学教育和熏陶。三、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企业的经济行为同时又是文化行为,人文科学直接表现为经济资源。四、信息成为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对信息的整理、利用离不开人文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文化一体化 人文科学教育 2000年 人的主体性 科技知识 非生产性 非营利性 现代社会 人的自由 文化行为 经济行为 经济资源 经济活动 创造性 现代化 应用性 信息 大势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客观依据
15
作者 邹惠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36-42,共7页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社会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客观事物。它是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并在人类形成的第一日起就与之相伴随的,但是至今却还是一个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当前,它还不是由人们自觉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而是盲...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社会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客观事物。它是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并在人类形成的第一日起就与之相伴随的,但是至今却还是一个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当前,它还不是由人们自觉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而是盲目地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理论;对它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以便尽快地认识和了解它,并对它的运动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偶然性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上层建筑 国家权力 人类社会 世界性 生产资料 世界经济 生存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术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影响”的争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2,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战时动员促使西部摆脱了在全国经济中的落后地位。1973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杰拉尔德·纳什在史学界率先提出了二战是美国西部发展转折点的观点。此后他又在一系列论文与专...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战时动员促使西部摆脱了在全国经济中的落后地位。1973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杰拉尔德·纳什在史学界率先提出了二战是美国西部发展转折点的观点。此后他又在一系列论文与专著中深入探讨了二战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也不断提出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说,美国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问题上:一是西部经济在战时迅猛发展的动力问题;二是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西部地区 经济地区 洛特锁 罗德 二战 经济发展 经济先导地位 经济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设计社会主义经济的动力机制
17
作者 初玉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17-21,共5页
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动力,它决定发展的状态与速度;二是宏观协调,它决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其危机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后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在批判当... 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动力,它决定发展的状态与速度;二是宏观协调,它决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其危机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后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在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批判至今仍然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动力机制 经济发展动力 全体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未来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直接动力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强强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18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共1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他强调,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 东北振兴 营商环境 李强 发展理念 东北全面振兴 发力点 全面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演化路径:青岛经验
19
作者 李嘉晓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3,共3页
一、创新型发展是高阶经济的重要标志 波特最早使用创新驱动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四个阶段。在创新驱动阶段,仍然需要要素和投资,但要素和投资由创新... 一、创新型发展是高阶经济的重要标志 波特最早使用创新驱动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四个阶段。在创新驱动阶段,仍然需要要素和投资,但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因此,创新驱动属于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其解决的不只是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技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扩散,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因此,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是比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更高层次的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寻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驱动阶段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和石油、矿藏等自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型发展 演化路径 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驱动 投资驱动 经验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因应策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新超 左宗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2,共8页
近年来,随着WTO多哈谈判进展的停滞不前,各国为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逐渐开始转向区域内的经济整合,其中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发展最为活跃,最终使世界各国的经贸及投资活动更加自由化。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因应策略 发展趋势 中国 经济发展动力 多哈谈判 经济整合 投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