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赋能视角下农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尹燕侠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8期114-117,共4页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农业现代化转型深化,现代农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决策-执行优化”的技术赋能三层作用模型,系...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农业现代化转型深化,现代农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决策-执行优化”的技术赋能三层作用模型,系统探讨技术驱动下二者融合的实践机制与路径。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卫星遥感技术在宁夏枸杞产区实现节水率35%、化肥减量28%,无人机植保在江西水稻产区减药量达40%;典型区域中,浙江安吉“物联网+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碳减排1.2 t/亩,陕西杨凌大数据育种增效15%。针对技术普及率差异、数据共享率低等障碍,结合SWOT分析,提出“小农户技术补贴标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量化优化路径。研究为农业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 技术赋能 生态经济协同 融合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际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富政 赖纹慧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5,共18页
城际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城际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方向,而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城际经济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1—2020年全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的29403组两两城市对样本,实证检验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际经济协... 城际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城际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方向,而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城际经济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1—2020年全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的29403组两两城市对样本,实证检验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际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促进我国城际经济协同发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处于同一区域内部的城市间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强于不同区域城市间的作用;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需求驱动,促进城际经济协同发展;经济关联度可以强化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际经济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地理临近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建设 城际经济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市场需求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54,共6页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及地方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协同比较 大连港 营口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地区差异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华坚 曹茜茜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通过建立农村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系统协同模型,采用我国2003年—2011年省际数据,分别对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尤其是2011年一... 通过建立农村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系统协同模型,采用我国2003年—2011年省际数据,分别对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尤其是2011年一号文件将"水利"确定为主题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建设—农村经济协同度呈现逐年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不同地区协同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水利与经济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探析——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明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89,共3页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区域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角度对三省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目前"互联网+金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下进行"互联网+金...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区域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角度对三省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目前"互联网+金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下进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融合、渗透、交叉和重构,作为产业升级创新的路径,最后给出"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发展的建议,即需要推进技术进步革新和政策扶持引导、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作用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同 “互联网+金融”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环境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2,共8页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度的提高,环境质量呈现出收敛式上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识别京津冀经济协同的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和污染避风港假说,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而不是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环境治理合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协同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明华 张晓萌 +1 位作者 仲崇阳 刘玉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0-147,159,共9页
本文运用关系数据计量建模技术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及路径。结果表明: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整体来看,技术进步对京津冀经... 本文运用关系数据计量建模技术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及路径。结果表明:FDI、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整体来看,技术进步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最大,FDI次之;分段来看,自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力显著增强;逐年来看,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对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而FDI和人口密度的作用略有减弱,2008年以后技术进步超越FDI成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日趋重要的决定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技术进步 经济协同 二次指派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9,共11页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同 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 长三角 副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共3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务必坚持自主创新,务必坚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协同发展 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 战略支撑 决策部署 实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7,共6页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禀赋和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机遇,内蒙古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在"九五"至"十二五"期间得以快速发展,县域内发展环境、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都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和储备。但近年来国内经济整体环境...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禀赋和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机遇,内蒙古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在"九五"至"十二五"期间得以快速发展,县域内发展环境、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都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和储备。但近年来国内经济整体环境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也明显趋缓。在国家产业发展、能源开发等政策性全面调整的外部环境下,内蒙古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应以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整合县域资源,提升主导产业功能性,延伸拓展现有主导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拓展累积性创新的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引导县域内功能型城镇向适度综合型发展,强化规划性建设的引导作用,主动参与城市群建设,与更大区域内的经济融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 转型升级 内蒙古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有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应用协同学原理和方法对煤矿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协同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对煤矿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20个主要... 应用协同学原理和方法对煤矿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协同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对煤矿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20个主要产煤省区的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得到了各个区域煤矿安全状况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二者的协同度值。通过分析发现,煤矿安全-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煤矿安全子系统的序参量的有序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区域 经济协同 发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4,共4页
文章以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及其协同性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大大增强,二者的相关系数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断上升;其次通过因果测算得知,上世纪80年代期间是中国随着世... 文章以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及其协同性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大大增强,二者的相关系数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断上升;其次通过因果测算得知,上世纪80年代期间是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而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因果关系已经转变成了互相作用;最后通过共同周期测算,得知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不仅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在短期内还存在共同周期,从而证明了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 经济协同性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代天津与腹地的经济互动看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智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优化重组区域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动力强劲,经济协同发展程度高,而京津冀经济协同程度相对较弱。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天津...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优化重组区域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动力强劲,经济协同发展程度高,而京津冀经济协同程度相对较弱。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天津与腹地的经济互动,探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协同 天津 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乡村建设背景下文化遗存与乡镇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4
作者 薛文峰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2期87-89,共3页
打造特色乡村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遗存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打造乡村文旅项目,实现乡镇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文章分析了文化遗存的特性与价值,探讨了文化遗存活用与乡镇经济协同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梳理... 打造特色乡村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遗存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打造乡村文旅项目,实现乡镇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文章分析了文化遗存的特性与价值,探讨了文化遗存活用与乡镇经济协同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梳理典型文化遗存活用案例,提出了文化遗存活用与乡镇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一要做好文化遗存保护与生态修复,为活用文化遗存奠定基础;二要做好文化遗存协同管理,提高保护科学性治理;三要挖掘文化遗存特色,弘扬乡风文明,结合其他产业,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特色乡村 乡村建设 乡镇经济协同模式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1-746,共6页
本文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县域文化的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创建了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的计算公式,并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展开实证研究。运用县域政府统计数据和16个县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运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 本文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县域文化的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创建了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的计算公式,并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展开实证研究。运用县域政府统计数据和16个县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运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得出黔东南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产业 县域 文化经济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湖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何天祥 黄琳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9-1449,共11页
基于2009—2017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测度湖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分析高铁网络演化特征,结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湖南省高铁网络发展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高... 基于2009—2017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测度湖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分析高铁网络演化特征,结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湖南省高铁网络发展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高铁时代湖南省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升高,协同发展水平稳步上升;②湖南省高铁网络的逐渐优化对本地协同发展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但对其他地区却存在负向的间接溢出效应;③高铁网络对区域间产业、市场、交通和创新等功能结构协同产生双重影响,形成了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双刃剑"特征,即高铁网络对本地的市场、产业、交通和创新等功能结构协同既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也存在负向溢出的马太效应,在促进网络中心度较高的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可能阻碍相对弱势的边缘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区域经济协同 空间杜宾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专业—产业"论
17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62,共2页
王忠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中撰文。诠释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跨界属性。剖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逻辑衔接。进而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经济协同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产业 期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
18
作者 吉兴全 李元芳 +3 位作者 叶平峰 于子涵 杨明 张玉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182,共9页
针对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协同不充分导致规划层面电网的低碳运行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矛盾凸显以及低碳运行经济成本上升的问题,提出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在规划层引入低碳-经济协同效应的概念,... 针对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协同不充分导致规划层面电网的低碳运行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矛盾凸显以及低碳运行经济成本上升的问题,提出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在规划层引入低碳-经济协同效应的概念,衡量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的协同作用,并将碳交易机制融入规划模型,以决策各线路、机组以及储能投建位置和容量;在运行层考虑源-网-储与主动负荷间的协同,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和Shapley值法构建以阶梯型碳价为引导的碳排放模型,进而设计由负荷侧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性引导用户参与碳减排的需求响应机制,挖掘源-荷间低碳性和经济性在时序上的协同潜力。将调整后的负荷曲线反馈至上层模型中,通过迭代实现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规划。IEEE RTS-24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双重协同规划方案的投资成本、总运行成本和总碳排放量比传统低碳规划方案分别下降了9.4%、6.0%和8.9%,有效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规划 低碳-经济协同效应 双重协同 SHAPLEY值法 需求响应 碳排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运输通道的经济周期协同效应——来自中欧班列开通的经验证据
19
作者 张军 倪冰 +1 位作者 马晶 周亚虹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39,155,156,共18页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国际运输新通道和经贸合作新桥梁,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文以中欧班列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国际运输通道的经济周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与沿...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国际运输新通道和经贸合作新桥梁,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文以中欧班列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国际运输通道的经济周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性,有利于双边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中欧班列的开通通过贸易扩张效应、投资促进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升经济周期协同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中欧班列的开通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国别异质性。本文为有效促进中国与国际运输通道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经济周期协同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N-1安全准则和低碳经济贡献度的电力系统优化规划
20
作者 张玉敏 于子涵 +3 位作者 叶平峰 吉兴全 杨明 王成福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3-42,共10页
为充分挖掘不同元件对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低碳性的潜在价值,降低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计及N-1安全准则和元件低碳经济贡献度(LCEC)的电力系统双层规划模型。其中,规划层通过LCEC刻画各待建机组和线路对系统低碳性和经济性的贡... 为充分挖掘不同元件对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低碳性的潜在价值,降低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计及N-1安全准则和元件低碳经济贡献度(LCEC)的电力系统双层规划模型。其中,规划层通过LCEC刻画各待建机组和线路对系统低碳性和经济性的贡献程度,将贡献结果结合N-1安全准则以隶属度函数的形式融入规划决策目标中,实现低碳性和经济性在空间上的优化匹配;运行层以剖析低碳运行与经济运行协同能力为目标,计算当前规划方案各待建机组和线路的LCEC,进而得到各机组和线路对电网低碳-经济协同运行的贡献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扩展法逐一计算各线路有效性指标,并将其作为评判线路投建优先级的影响因素之一,降低了低碳-经济协同运行中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改进的PJM-5和IEEE RTS-24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规划 低碳-经济协同 低碳经济贡献度 N-1安全准则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