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经济协动——理论机理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文武 黄海蓉 袁佳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8,155,共13页
本文基于价值环流特征识别内需主导型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深化程度,考察其对国际经济协动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一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分工将通过转换增加值创造的动力结构,为宏观经济带来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利益及滞后于国外经济繁... 本文基于价值环流特征识别内需主导型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深化程度,考察其对国际经济协动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一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分工将通过转换增加值创造的动力结构,为宏观经济带来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利益及滞后于国外经济繁荣的弊端,但利大于弊,可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依靠外包中间品环节构建内需主导型GVC将抑制上述经济独立利益,尤其当向发达国家外包该环节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内需主导型GVC并不能使其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相反;三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可通过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方式加速一国经济增长,进而弥补以上弊端,但该作用随着内需主导型GVC分工深化而递减。上述结论可为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维稳政策制定与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主导型GVC 经济协动 中间品 增加值 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冰冰 张建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间的内生关系。用联立方程检验1992—2008年中国与39个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结果表明:贸易密度、金融一体化(直接投资...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间的内生关系。用联立方程检验1992—2008年中国与39个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结果表明:贸易密度、金融一体化(直接投资强度和贷款利率相关性)、产业相似度对经济协动性影响为正;但现有不考虑各因素内生关系的研究中贸易密度的作用被高估,产业结构相似度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被低估;中国与亚洲国家经济协动性为负,在贷款利率相关性高的条件下,产业结构越相似面临共同冲击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动 产业结构 贸易密度 金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协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房红 孙晓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63,共6页
在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1979-2010年经济周期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相关系数和同步系数对两岸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分段测算,发现1990年以后两岸经济周期具有强相关性,2000年以后两岸经济周期的转换具有强同步性。所以,中国大... 在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1979-2010年经济周期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相关系数和同步系数对两岸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分段测算,发现1990年以后两岸经济周期具有强相关性,2000年以后两岸经济周期的转换具有强同步性。所以,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和资本联系的不断加强是两岸经济周期高协动性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同步系数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经济互动的贸易传导与影响——基于一种协动指数新测算方法的SAVR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豪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前计算变量相关系数的方法需要设定滚动窗口,导致不能测算时点相关度,进而引发实证分析存在自相关、自由度减少等内在不足。在重新测度中美两国时点经济协动度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分析1978—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和两国经济协动的相互... 目前计算变量相关系数的方法需要设定滚动窗口,导致不能测算时点相关度,进而引发实证分析存在自相关、自由度减少等内在不足。在重新测度中美两国时点经济协动度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分析1978—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和两国经济协动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从相互影响来看,二者存在相互明显的短期正向冲击,长期内冲击作用较弱;从影响程度来看,二者主要受自身水平影响的短期强正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动 贸易结合度 中美 双边贸易 贸易传导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任志祥 宋玉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0,共4页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cycle co movement and intra industry trade of China with it’s trading partners.Results show that intra industry tra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cycle co movement and intra industry trade of China with it’s trading partners.Results show that intra industry tra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and the business cycle co movement is enhan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the whol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China should keep a lookout for the shocks of the world economic fluc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经济周期 关系研究 中国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严志辉 宋玉华 《技术经济》 2008年第3期7-14,共8页
自《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签订并实施以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三国间经贸投资联系的加强必然会作用于三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并改变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加、墨三国经济周期协同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北... 自《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签订并实施以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三国间经贸投资联系的加强必然会作用于三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并改变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加、墨三国经济周期协同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贸易与投资的积极效应,然后对三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后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进行了分析,最后考察并检验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三国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TA》 经济周期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兵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共16页
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美国经济的发展走势是当前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建立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存在具有明显协动性的区制,且两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区制... 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美国经济的发展走势是当前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建立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存在具有明显协动性的区制,且两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区制都具有较强的"自维持"特征。但当前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区制也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点:中国经济周期正处于受美国经济"冲击波动"的区制,经济增长的"自律性"有所减弱;而美国经济周期则正处于"自律波动"区制。这意味着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向好有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自律波”区制 “冲击波”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亚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文 潘家栋 李晓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将不断扩大,产业内分工形式日益兴盛,使得产业内贸易成为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为切入点,阐述了产业内贸...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将不断扩大,产业内分工形式日益兴盛,使得产业内贸易成为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为切入点,阐述了产业内贸易影响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具体路径,并利用面板数据,就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且资本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较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合理调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经济周期 影响机制 同步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动的区制依赖性分析——基于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熊豪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3,共6页
笔者基于1997年~2012年季度经济总量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区制内表现出不同的协动性,具有从区制1到区制3逐渐增强的区制依赖特点;金砖国家各区... 笔者基于1997年~2012年季度经济总量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区制内表现出不同的协动性,具有从区制1到区制3逐渐增强的区制依赖特点;金砖国家各区制内发展速度位次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对金砖国家经济协动在“共同低速增长”和“共同高速增长”区制内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在“共同中速增长”区制内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经济周期 区制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经贸、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协动性——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利娟 范芹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1-38,共8页
在相关理论和两岸经贸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递因素和机制,实证研究两岸贸易强度、直接投资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虽然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是两岸经贸往来的主要形式,但这对... 在相关理论和两岸经贸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递因素和机制,实证研究两岸贸易强度、直接投资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虽然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是两岸经贸往来的主要形式,但这对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并未产生直接作用,说明两岸之间并未形成实质性的经济互动;产业结构相似度是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这预示随着两岸经贸的密切发展、产业合作的深入进行和大陆产业结构的升级,两岸经济结构特征逐渐趋同且紧密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经贸往来 经济周期 产业结构相似度 两岸经济合作 贸易强度 直接投资强度 两岸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周期国际协动性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晓晔 亚柯.费德勒穆克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34,共8页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及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呈现新特征,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选取63篇论文,对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元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越南和新西兰的协动性最强,中...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及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呈现新特征,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选取63篇论文,对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元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越南和新西兰的协动性最强,中国与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较强,且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但与日本和菲律宾的协动性却较弱。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强度、金融开放度、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会促进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加强。所选中文样本对中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及选定的国家稳健性检验均不存在发表偏好。因此,提出提升内动力、合理运用宏观调控工具、注重外资引进质量、构建经济波动的预警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周期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的收敛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风光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9,共8页
在考虑环境因素的条件下,利用序列DEA、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经济增长的四元分解模型,将中国省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改善、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4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增长源泉... 在考虑环境因素的条件下,利用序列DEA、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经济增长的四元分解模型,将中国省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改善、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4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各种投入因素,在绿色的构成中,尽管绿色技术效率存在恶化趋势,但它却是造成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投入因素中,资本深化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从技术、环境和投入等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实现省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源泉 收敛机制 方向性距离函数 经济协动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来源分析
13
作者 石风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省区1985—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标准差指标并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状况及来源。研究发现:总的来看,中国省区劳均产出与要素投入均呈现空间σ趋异倾向,而全要... 在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省区1985—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标准差指标并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状况及来源。研究发现:总的来看,中国省区劳均产出与要素投入均呈现空间σ趋异倾向,而全要素生产率则在呈现空间σ收敛后趋于稳定。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在较长时期内,要素投入总体上扩大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有助于缩小省际经济差距,这主要是由要素投入的经济拉动滞后效应和技术的扩散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动空间权重矩阵 脉冲响应函数 要素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省际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