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与城市经济动力——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冬筠 郑莉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的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现如下结论:在控制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制度变迁因素后,产业集聚并不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创新集聚的强弱成为...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的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现如下结论:在控制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制度变迁因素后,产业集聚并不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创新集聚的强弱成为产业集聚是否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绩效产生显著作用的前提;高质量的创新集聚与城市的产业集聚相作用后,对经济产生持久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创新集聚 城市经济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东霞 《理论探讨》 1986年第4期12-16,共5页
经济动力机制就是社会经济动力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相互作用、互相推动促使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一个社会的经济动力结构包括:经济动力由以产生的经济活动主体;经济动力产生的源泉或构成经济动力的内在因素;强化这些内在因素... 经济动力机制就是社会经济动力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相互作用、互相推动促使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一个社会的经济动力结构包括:经济动力由以产生的经济活动主体;经济动力产生的源泉或构成经济动力的内在因素;强化这些内在因素的刺激手段。 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结构各要素互相统一,相互推动的良好形式。它不仅仅是生产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动力结构 列宁 经济活动主体 相互作用 内在因素 相互推动 发展速度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动力形态
3
作者 何东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28-30,共3页
(一) 经济动力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是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劳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劳动活动又是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或消费劳动能力的过程,因而经济动力的一般形态是人的体能和智能释... (一) 经济动力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是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劳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劳动活动又是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或消费劳动能力的过程,因而经济动力的一般形态是人的体能和智能释放的形式。在自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动力 社会主义 创造力 劳动者 主观能动性 形态 劳动能力 动力 劳动过程 劳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的个人经济动力机制分析
4
作者 赵德志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5期71-77,共7页
一、X假定的提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没有经济动力就自行运转的社会制度。所谓经济动力,就是社会成员主动地,而不是被迫地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自觉努力。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有关经济动力的思想,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最... 一、X假定的提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没有经济动力就自行运转的社会制度。所谓经济动力,就是社会成员主动地,而不是被迫地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自觉努力。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有关经济动力的思想,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最具有影响。按照斯密的说法:“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原因。”也就是说,他认为社会生活的经济动力仅仅在于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努力。这个思想,也就是斯密建立他庞大的经济体系的基石。由此看来,对经济动力问题所作的分析及其结论,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理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动力 动力商品 占有生产资料 劳动者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人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珠三角经济动力转换问题研究
5
作者 陈意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全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大背景,通过分析珠三角区域地市间差异的泰尔指数指标,考察珠三角区域地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提出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全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大背景,通过分析珠三角区域地市间差异的泰尔指数指标,考察珠三角区域地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提出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化发展动力,必须依赖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干预,发挥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实现整体区域的临界发展;从政策上统筹规划,采取适当的协调政策,通过小平衡撬动大平衡,缩小区域差距,发挥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区域经济 泰尔指数 经济动力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动力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让员工从根本上自觉做出安全行为。文章采用经济学模型,对煤矿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的"预期收益"和被处罚的"预期损失"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出"三违"行为屡禁不止背后的经济原因。以... 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让员工从根本上自觉做出安全行为。文章采用经济学模型,对煤矿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的"预期收益"和被处罚的"预期损失"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出"三违"行为屡禁不止背后的经济原因。以指导煤矿制定更合理的安全工资比例,设计更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达到避免或减少不安全行为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 风险决策模型 经济动力 激励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驱动力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动力结构优化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动力作用。结合现实经济发展,剖析了各阶段的动力特点。下一阶段,要通过调整三驾马车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 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动力作用。结合现实经济发展,剖析了各阶段的动力特点。下一阶段,要通过调整三驾马车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动力 经济增长 转型阶段 动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动力经济动力和钱的问颢
8
作者 张一 《学习与实践》 1985年第5期36-39,共4页
如何看待政治动力和经济动力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钱是一个人们极其关心,又很现实、很敏感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能调动劳动者高度积极性。
关键词 经济动力 政治动力 个人利益 国家利益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的经济动力在哪里?
9
作者 姚雏白 《企业经济》 1981年第9期15-18,20,共5页
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企业有内在的经济动力,像"发动机"那样,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搞活经济,发展生产.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解决好企业内部的分权问题.抓住企业内部吃平均主义"大锅... 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企业有内在的经济动力,像"发动机"那样,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搞活经济,发展生产.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解决好企业内部的分权问题.抓住企业内部吃平均主义"大锅饭"这个要害,承认车间是相对独立的经济能动体,扩大车间一级的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车间独立核算、自计盈亏、利润留成制度,使车间对自己生产的好坏承担具体的经济责任,同时又直接联系到一定的经济利益,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人关心生产,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果,实现增产增收,使企业不断发展兴旺.扩大车间一级的生产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实行车间独立核算、自计盈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 车间 经济利益 经济效果 企业内部 独立核算 利润留成制 经济动力 积极性 生产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结构及其微观基础
10
作者 李乃华 《探索》 1987年第6期41-44,共4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在于充分释放劳动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潜能,强化企业的动力机制,形成充满生机的运行结构。因此。
关键词 微观基础 企业所有制 动力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者 经济动力结构 体制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 内在要求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国营企业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动力
11
作者 柳定华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3期88-91,共4页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经济学界在讨论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和有价值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我想谈谈国营企业的生产目的,同大家一起研究。一、国营企业的两重性地位国营企业从产权归属来说,从所有制关系来说是名符其实的国...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经济学界在讨论中有不少发人深思的和有价值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我想谈谈国营企业的生产目的,同大家一起研究。一、国营企业的两重性地位国营企业从产权归属来说,从所有制关系来说是名符其实的国营企业。但是从企业经济活动来说,国营并非国家在直接经营,而是单个企业的独立经营。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两重性地位是: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每个国营企业又是各自相对独立经营的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经济动力 两重性 全民所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企业 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生产单位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动力初探
12
作者 熊小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3-37,共5页
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动力,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主观能动性。经济动力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子力同志把社会主义经济运动比作汽车,要想开得快,一是靠动力,二是靠平衡。于光远同志把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与现... 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动力,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主观能动性。经济动力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子力同志把社会主义经济运动比作汽车,要想开得快,一是靠动力,二是靠平衡。于光远同志把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与现代化的机器系统相类比,认为经济动力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机体的运转没有经济动力是不行的,动力不足也是不行的。为了充分调动亿万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对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经济动力 劳动者积极性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运动 机器系统 动力问题 动力理论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深度融合类影视作品创作中的档案学动力机制分析
13
作者 陈勇 刘越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以文旅深度融合类影视作品的创作为切入点,对其档案学动力机制进行分析。首先,阐释档案学动力机制的含义,以及依据档案背景辅助创作、依据档案人物展开创作、依据档案事件改编创作的特征;其次,从文化动力、旅游动力、宣教动力三个方... 本文以文旅深度融合类影视作品的创作为切入点,对其档案学动力机制进行分析。首先,阐释档案学动力机制的含义,以及依据档案背景辅助创作、依据档案人物展开创作、依据档案事件改编创作的特征;其次,从文化动力、旅游动力、宣教动力三个方面,分析文旅深度融合类影视作品创作中档案学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最后,探讨文旅深度融合类影视作品创作中档案学动力机制的实施路径,即档案“实”化、档案“优”化、档案“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影视作品 档案学 动力机制 文化动力 经济动力 文化传承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2001-2022年八大区域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磊 陈晓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动力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高技能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数字信息流与经济内循环动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璇 吕谨伊 杨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3个要素刻画城际数字信息流,并结合微观个体、企业和城市3个层面的数据考察城际数字信息流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影响及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增强城际数字信息流能够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其中,城市数字信息传输量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而城市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特征。二是城际数字信息流更密集、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更强和人均收入更高的城市通过城际数字信息流来促进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作用更强,城际数字信息流的发展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现象。三是城际数字信息流通过人口移动效应增加居民消费,通过新建企业效应增加企业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城际 数字信息流 经济内循环动力 人口移动 新建企业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分类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曦辉 黄基鑫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5期12-1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比较优势和改革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但是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比较优势不断弱化,体制和机制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比较优势和改革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但是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比较优势不断弱化,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国家适时启动实施的区域分类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类发展 经济动力 区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这“两条腿” 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动力何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力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3-45,共3页
近年来,得益于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从主要依靠经济发展到既依靠经济发展,也依靠社会政策,发挥"两条腿走路"的优势,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获得新的动力,实现更加均衡更... 近年来,得益于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从主要依靠经济发展到既依靠经济发展,也依靠社会政策,发挥"两条腿走路"的优势,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获得新的动力,实现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展 经济动力 社会政策 “一带一路” 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18
作者 安江林 聂华林 段德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动力反馈机制、循环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 动力机制 推动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动力循环 经济系统 经济动力 反馈机制 经济效果 客观需要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19
作者 安江林 聂华林 段德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39-46,共8页
对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上文探讨其源泉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就动力的合成机制、转化机制、传导机制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说明。动力的合成机制人们之间通过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经济组织等形式,... 对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上文探讨其源泉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就动力的合成机制、转化机制、传导机制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说明。动力的合成机制人们之间通过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经济组织等形式,把单个人的或不同经济单位的分散的动力联结成具有某种共同作用方向并产生一定的整体效果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动力 传导机制 合成机制 协调发展 动力机制 经济系统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经济动力 劳动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动力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国良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9,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社会主义经济长期低效运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使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来彻底根治这种'低效病'。但是,经济发展动力普遍不足,无... 关于社会主义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理性思考,与现实中社会主义经济长期低效运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使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来彻底根治这种'低效病'。但是,经济发展动力普遍不足,无疑是众多复杂'病因'中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希望以此为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改革 经济动力 动力体系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