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联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时机、路径和工具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善恩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弹"。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弹"。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 经济刺激政策 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危机后期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条件和方式
2
作者 张洪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2-62,93,共2页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退出 条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战略及主要国家进展情况
3
作者 任晴 《山东经济》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复苏,一些金融经济好转、市场信心恢复的国家和地区,危机时期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对G20所倚重的FSB与IMF两大国际金融货币机构的退出战略指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将要采...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复苏,一些金融经济好转、市场信心恢复的国家和地区,危机时期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已经提上日程。本文对G20所倚重的FSB与IMF两大国际金融货币机构的退出战略指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将要采取的退出措施及其进展情况,提出了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几点思考,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何规避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金融可能造成的新一轮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退出战略 相关国家措施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刺激政策的环境影响
4
作者 刘玻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8-213,共6页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初我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与此同时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我国应对危机所采取...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初我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与此同时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我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双倍差分法对经济刺激政策的环境污染溢出效应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经济刺激政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数量有显著影响,从而实施绿色经济刺激计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环境污染溢出 倍差法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
5
作者 姜爱林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1期32-37,共6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该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要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完善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该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要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完善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成效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平稳转段”的现实依据和政策保障
6
作者 孙文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欧美主要国家放开疫情管控初期经济均表现出一定程度增长,但后续逐渐疲软,这源于其货币超发带来的高通胀和应对的高利率,以及优惠政策的不可持续性。病毒扩散、外需下降、成本提高、地方债务较高、房地产持续不振等因素给我国经济复苏... 欧美主要国家放开疫情管控初期经济均表现出一定程度增长,但后续逐渐疲软,这源于其货币超发带来的高通胀和应对的高利率,以及优惠政策的不可持续性。病毒扩散、外需下降、成本提高、地方债务较高、房地产持续不振等因素给我国经济复苏带来影响,但结合我国经济支持手段更加全面,激励扭曲小,以及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的政策特点和优势,我们认为,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动需求增长、解决经济和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将有望“平稳转段”,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平稳转段 疫情恢复 经济刺激政策 地方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微刺激”效果及其趋势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彦斌 陈小亮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4,共10页
政府为稳增长而使用的"微刺激"政策有其必要性。"微刺激"已取得一定的稳增长效果。但是,"微刺激"的使用不能常态化、长期化。究其原因:一是"微刺激"仍然靠拉动投资稳增长;二是政府频频出招,&qu... 政府为稳增长而使用的"微刺激"政策有其必要性。"微刺激"已取得一定的稳增长效果。但是,"微刺激"的使用不能常态化、长期化。究其原因:一是"微刺激"仍然靠拉动投资稳增长;二是政府频频出招,"微刺激"叠加之后的政策力度并不小;三是寄望"微刺激"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战略意图难以实现,并且可能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四是"微刺激"已经出现"效应递减"现象,政府为稳增长很可能将"微刺激"不断加码为强刺激。解决换挡期出现的增速下滑问题,应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发挥其"托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财政政策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经纬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共1页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将全球经济带入了寒冬。为应对持续下降的经济形势,保持社会稳定,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颁布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政策,通过财政资金补助、提供贷款和担保、税费优惠等手段,全力帮助本国企业恢复生产。受疫情影响,我国前...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将全球经济带入了寒冬。为应对持续下降的经济形势,保持社会稳定,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颁布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政策,通过财政资金补助、提供贷款和担保、税费优惠等手段,全力帮助本国企业恢复生产。受疫情影响,我国前两个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也出现了严重下滑。在基本控制疫情后,全国上下便积极展开了复工复产运动,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从财政、金融、投资、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出发,为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刺激消费 社会经济秩序 经济数据 财政政策选择 税费优惠 疫情 资金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近期经济动态
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2期18-19,共2页
1巴基斯坦棉花种植面临困境。巴基斯坦基桑委员会(Pakistan Kissan Committee)主席马利克·伊克巴尔(Malik Iqbal)表示,巴基斯坦农户放弃种植棉花是无奈之举,目前棉花价格几乎无法负担生产成本。几年前,巴基斯坦棉花产业利润可观,... 1巴基斯坦棉花种植面临困境。巴基斯坦基桑委员会(Pakistan Kissan Committee)主席马利克·伊克巴尔(Malik Iqbal)表示,巴基斯坦农户放弃种植棉花是无奈之举,目前棉花价格几乎无法负担生产成本。几年前,巴基斯坦棉花产业利润可观,但由于假冒杀虫剂的泛滥和令人沮丧的经济刺激政策等,巴基斯坦当地棉花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棉花价格 棉花产业 棉花种植 伊克巴尔 巴基斯坦 持续上涨 棉花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10
作者 《当代水产》 2021年第2期70-70,共1页
国际大豆市场聚焦南美天气,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变化以及与美国新作种植规模有关的题材也是主要因素;而在金融方面,市场仍将关注各国新冠疫情的变化和全球可能的新经济刺激政策上;美豆强势反弹之后转为盘整行情,我国豆粕市场也持续... 国际大豆市场聚焦南美天气,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变化以及与美国新作种植规模有关的题材也是主要因素;而在金融方面,市场仍将关注各国新冠疫情的变化和全球可能的新经济刺激政策上;美豆强势反弹之后转为盘整行情,我国豆粕市场也持续跟盘振荡,市场心态相对谨慎,由于环保停机、防范疫情以及物流担忧及一系列因素影响,今年下游总体基差合同采购力度明显强于去年,但受制于库容等因素现货采购力度并不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政策 基差 美豆 种植规模 物流 现货采购 振荡 合同采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