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使用权改革对乡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晓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73-75,共3页
探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改革如何作用于乡村土地使用的效能并就此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建议。经过对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框架详尽分析,展现了这一改革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依据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 探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改革如何作用于乡村土地使用的效能并就此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建议。经过对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框架详尽分析,展现了这一改革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依据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研究了改革对土地资源配置、经济利用和社会效益的作用途径,突出了在提升乡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潜在力量与优势。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与实例考察,建议改进宅基地使用权体系、促进土地转让及集约化利用,增强农民参与收益的政策建议。为提高乡村土地使用效率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方面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改革 乡村土地利用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利用效率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不同种植模式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丽 隋鹏 +1 位作者 高旺盛 李丰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太行山前平原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冬小麦—夏玉米,单一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以麦—玉模式作为对照,本试验研究比较了太行山山前平原7种作物模式周年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比较得... 太行山前平原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冬小麦—夏玉米,单一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以麦—玉模式作为对照,本试验研究比较了太行山山前平原7种作物模式周年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比较得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作物模式,发展节水农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各模式周年耗水量,其中麦—玉系统耗水量最大为736.1 mm;苜蓿总耗水WUE最大,为23.97 kg/(mm.hm2);春甘薯的总耗水EWUE最大,为38.08元/(mm.hm2),比麦—玉模式高46.9%。试验的几种模式均比麦—玉复种耗水少,具有节水潜力;从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结果来看,可以采用适当面积的苜蓿来替代麦—玉模式,替代其生产饲料粮的功能;从水分经济利用效率结果考虑,则应该在满足冬小麦、夏玉米需求的情况下压缩此种种植模式面积,代之以苜蓿、甘薯、花生和青贮玉米等高效益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山前平原 作物 生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经济利用效率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无性系苗期N素利用差异和高产无性系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麻文俊 张守攻 +1 位作者 王军辉 董菊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N素是世界农林业生产中消耗量和浪费量最大的元素之一,且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土壤和森林土壤N素匮乏,是作物高产和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王忠,2000;黄建国,2003;王新超等,2004;樊瑞怀等,2009a)。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人工林抚育较少采取... N素是世界农林业生产中消耗量和浪费量最大的元素之一,且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土壤和森林土壤N素匮乏,是作物高产和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王忠,2000;黄建国,2003;王新超等,2004;樊瑞怀等,2009a)。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人工林抚育较少采取施肥措施,经常在贫瘠的土地上造林,即使施肥也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N素经济利用效率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节水高效种植模式水资源效率研究
4
作者 张正鹏 黄高宝 +3 位作者 景锐 李广 关淑琳 白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214,共3页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种植业生产受限的问题,比较了武威市凉州区19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马铃薯和油葵较春小麦(CK1)节水25%且分别增收84.21%和31.58%;低耗水型模式玉米/豌豆和油葵/豌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模...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种植业生产受限的问题,比较了武威市凉州区19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马铃薯和油葵较春小麦(CK1)节水25%且分别增收84.21%和31.58%;低耗水型模式玉米/豌豆和油葵/豌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模式春小麦/春玉米(CK2)提高38.2%和52.9%,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提高51.6%和125%,水分能量生产效率提高40.72%和49.81%;日光温室中,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的节水增收效果较好。由此提出发展马铃薯、油葵等低耗水高效模式,以玉米/豌豆、油葵/豌豆替代高耗水型模式春小麦/春玉米,日光温室重点发展辣椒、西瓜和双孢菇等作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区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经济利用效率 水分能量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施有机肥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经济效益影响 被引量:78
5
作者 王晓娟 贾志宽 +5 位作者 梁连友 韩清芳 杨保平 丁瑞霞 崔荣美 卫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9,共6页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渭北旱塬土壤水分及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渭北旱塬进行了3个水平的有机肥施用量(7500、15000和22500kg/hm2)配施等量化肥试验,以单施化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肥第4年(2010年),有机肥处理... 为了探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渭北旱塬土壤水分及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渭北旱塬进行了3个水平的有机肥施用量(7500、15000和22500kg/hm2)配施等量化肥试验,以单施化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肥第4年(2010年),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大喇叭口期土壤贮水量11.49%~21.63%;高量有机肥处理比低量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大喇叭口期土壤贮水量9.09%。高量有机肥处理200cm土层平均贮水量比对照高4.79%~7.65%(差异显著)。中量有机肥处理施肥第4年可显著提高200cm土层平均贮水量6.50%。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玉米水分利用效率12.37%~37.55%。高、中量有机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量有机肥处理有显著增加。随有机肥施用年限延长,土壤状况不再是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因子。该研究表明,中量有机肥处理蓄水保墒增收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肥料 旱地 水分利用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港平原基于麦-玉复种的两年轮作模式农田水分消耗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影星 王彪 +4 位作者 刘晴 宋彤 张学鹏 陈源泉 隋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87-1799,共13页
为解决黑龙港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简称麦-玉)一年两熟模式的水粮矛盾问题,设计“一年传统麦-玉模式+一年轮作其他作物”的2年节水稳粮型轮作系统,试图寻找适合该区域的节水稳粮型绿色种植制度。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 为解决黑龙港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简称麦-玉)一年两熟模式的水粮矛盾问题,设计“一年传统麦-玉模式+一年轮作其他作物”的2年节水稳粮型轮作系统,试图寻找适合该区域的节水稳粮型绿色种植制度。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河北吴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为对照,设置春玉米→麦-玉、冬小麦→麦-玉、春甘薯→麦-玉、春花生→麦-玉、冬小麦-夏花生→麦-玉、马铃薯-青贮玉米→麦-玉6个处理,分析各轮作模式的农田耗水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对照,除冬小麦-夏花生→麦-玉外,不同轮作模式的年均耗水量可减少3.1%~15.2%。春玉米→麦-玉、马铃薯-青贮玉米→麦-玉、春花生→麦-玉和春甘薯→麦-玉模式轮作周期内年均耗水量较对照模式分别减少6.1%、7.2%、9.2%和15.2%,4种模式的年均地下水净消耗量也较对照模式分别减少9.0%、10.3%、16.2%和32.9%;(2)不同耗水层次的作物搭配可以在空间上实现水分互补。冬小麦作物主要消耗0~160 cm土层土壤水分,其含水量相较于播种时减少了20%,马铃薯作物主要消耗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其含水量相较于播种时减少了12%,春花生作物主要消耗2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其含水量相较于播种时减少了4%;(3)部分轮作模式可以减少对灌溉水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固持。2019轮作年,春玉米→麦-玉和春花生→麦-玉模式在模式灌溉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45 mm和175 mm的情况下,2 m土壤贮水量较轮作年起始增加了27.2 mm和12.6 mm,而麦-玉复种模式在灌溉量为300 mm的情况下,2 m土壤贮水量较轮作年起始消耗了18.4 mm;(4)部分轮作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对照的1.2~1.5倍。春花生→麦-玉和冬小麦-夏花生→麦-玉模式经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模式,分别为对照的1.5倍和1.2倍。综合农田水分利用特征与经济水分利用效率,春花生→麦-玉、春甘薯→麦-玉、马铃薯-青贮玉米→麦-玉和春玉米→麦-玉2年轮作模式降低了农田耗水量,同时保持并提高经济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部分替代连年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的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耗水量 张力计 地下水 经济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