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济公益诉讼的两难境地——理性的选择与制度的阻碍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刘桂清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4年第1期158-162,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制度障碍。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生成的根本原因;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
-
关键词
经济法纠纷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中国
法律制度
法律责任
民事制裁
司法诉讼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郑翔
-
机构
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
文摘
经济法调整特殊的经济关系,必须建立相应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
关键词
实体法
诉讼法
经济法
经济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经济公益诉讼的诉权配置探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胡学军
-
机构
南昌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0-192,共3页
-
文摘
经济公益诉讼是与经济法性质相契合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我国当前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诉权配置或与诉权配置相关的问题。应建构以检察机关为主导、以相关公益性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经济公益诉讼诉权配置体制。
-
关键词
经济公益诉讼
诉权
配置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其制度性障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桂清
-
机构
武汉大学 法学院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61-65,共5页
-
文摘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诉讼调整机制与行政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构建经济公益诉讼必须首先突破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三大制度上的障碍。
-
关键词
经济公益诉讼
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责任制度
法院
公益维护能力
经济法纠纷
行政调整机制
司法权
行政权
原告
起诉资格
经济法责任制度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浅析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李全庆
-
机构
徐州教育学院
-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11期50-52,共3页
-
文摘
关于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一直是经济公益诉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国外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探讨,提出了我国构建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和范围。
-
关键词
经济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public service lawsuit
plaintiff's qualification
-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试论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发展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
文摘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是对传统诉讼制度进行理念性更新与突破的新型诉讼,是经济法的诉讼程序法。分析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研究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对于科学构建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和健全经济法的调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经济责任
经济审判庭
经济公益诉讼
-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经济公益诉讼对循环经济的保障作用探讨
- 7
-
-
作者
俞金香
-
机构
甘肃政法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2-73,共2页
-
基金
2008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循环型社会的理念构造与法治基础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经济公益诉讼作为经济法"内部生命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经济法规所包含的强制约束力,维护了经济法的实施。循环经济法是经济法的子部门法,其实施也离不开这种有效的表现形式。本文系统阐述了经济公益诉讼对于循环经济的保障作用。
-
关键词
利益
循环经济公益
经济公益诉讼
-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试论经济公益诉讼建立的基础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潇潇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
文摘
目前,经济程序法的缺位使经济法学的实际应用性大受影响,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公益诉讼体制是经济实体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理论依据也十分充分。加快建立有效的经济公益诉讼体制是实现社会正义、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也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公共领域的进一步繁兴,并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的民治化和法治化。
-
关键词
经济法
公益诉讼
经济公益诉讼
-
分类号
D9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设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 9
-
-
作者
白雪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
文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日趋复杂,我国现有的解决机制对此已经有些束手无策了。而传统诉讼法理论要求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很多涉及社会经济公益的案件,公民被认为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原告资格不被承认,使得公民无法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这一公益。本文着重阐述了在中国设立经济公益诉讼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公益诉讼
社会公共利益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我国经济法诉讼程序制度新论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郭玉军
陈云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58-63,共6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经济法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在评述了当前几种关于建立经济法诉讼程序制度的主流观点之后 ,对我国经济法诉讼程序制度的建立作了新的探索 ,主张我国应建立一套审理“经济法案件”的经济法诉讼程序 。
-
关键词
经济法
诉讼法
经济法诉讼程序
经济公益诉讼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我国宪法中公经济条款的立法补强与实施保障
- 11
-
-
作者
颜运秋
罗婷
-
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3年第9期8-16,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环境的公益诉讼机制研究"(12JZD037)
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556)
+1 种基金
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宏观调控程序法律问题研究"(CLS(2011)B07)
201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研究"(GJ2011B09)
-
文摘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中公经济条款的实施状况直接关系到宪法的宗旨和整体目标能否实现。法律规范中的具体条款与宪法中的抽象条款的契合使宪法真正作用于实践。虽然宪法中的公经济条款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是通过对这些条款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我国仍需要对市场秩序维护条款、国有资产保护条款以及宏观调控规制条款等进行补强。通过凸显经济法地位,切实建立经济违宪审查机制以及公益经济诉讼机制等措施来增强宪法中公经济条款的实施保障机制,从而保障这些条款的顺利实施和良性运行。
-
关键词
宪法实施
经济法实施
公经济条款
违宪审查
公益经济诉讼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经济法案件中的检察能动性研究
- 12
-
-
作者
周礼文
丁晓波
王力
-
机构
长沙市人民检察院
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
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法律系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
基金
长沙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
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研究项目<民行检察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研究>
-
文摘
检察能动是指检察机关在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领域,不拘泥于现有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地行使检察权,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司法审判的形式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实质公平的司法理念。检察能动性的发挥是经济法案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经济法案件中发挥检察能动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当然,检察能动性的发挥,应当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既要明确检察能动的向度,也要明确检察能动性发挥的限度。
-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检察能动性
经济法案件
公益经济诉讼
-
Keywords
judicial activism
judicial initiative of procuratorial organ
economical case
public interest economic litigation
-
分类号
D91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论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经营责任追究的三维机制
- 13
-
-
作者
赵新龙
-
机构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
文摘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决定其董事经营责任的重要性。当前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经营责任的追究,主要适用以内部处罚为主导的责任追究机制。但重罚轻赔的固有缺陷导致其悖反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制度初衷,因而,必须从内部监管、出资人和社会监督三个维度追究董事经营责任,构建立体的责任体系以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关键词
国有独资公司
董事经营责任
股东派生诉讼
经济公益诉讼
-
分类号
F276.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