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7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经济依据 被引量:5
1
作者 石雅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6-23,共8页
一九四六年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之后,东北地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其规模之大,形势之猛,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并且迅速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东北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东北解放区土地改... 一九四六年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之后,东北地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其规模之大,形势之猛,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并且迅速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东北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发展如此迅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本文仅就土地改革前东北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阶级关系及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作一概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土地改革运动 东北解放区 地主阶级 形势 农村经济 土地占有制 东北解放战争 经济依据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自有资金的经济依据和数量决定法则
2
作者 冯子标 仁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23,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学术界似乎在企业必须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一点上达到了共识。其实,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意味着企业是独立法人,而法人的内涵本身又规定了它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自有财... 一、问题的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学术界似乎在企业必须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一点上达到了共识。其实,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意味着企业是独立法人,而法人的内涵本身又规定了它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自有财产。但是,一涉及到企业自有资产,学术界的分歧立即显露出来。 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不应存在自有财产,因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概念矛盾,而且后者将对前者造成直接威胁。但是,这些学者又不断受到“企业必须成为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概念的困扰,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自有资金 经济依据 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价格的经济依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牛仁亮 《经济问题》 1988年第4期15-17,共3页
经济改革中,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被提到议事日程。多数学者认为,土地只有通过价格才能实现最经济的配置,但土地价格如何确定,其依据是什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地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特提出如下... 经济改革中,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被提到议事日程。多数学者认为,土地只有通过价格才能实现最经济的配置,但土地价格如何确定,其依据是什么,则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地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特提出如下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经济改革 经济依据 有效利用 议事日程 土地资本 商品 马克思 土地所有权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结构优化与资源配置——企业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经济依据与法律规范
4
作者 刘西荣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共9页
作者认为,中国企业的小型化、结构无序及缺乏大型企业的成长机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过度分散和严重浪费。根据国际经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实施一套比较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企业组织政策及相应的法律规范。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 作者认为,中国企业的小型化、结构无序及缺乏大型企业的成长机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过度分散和严重浪费。根据国际经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实施一套比较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企业组织政策及相应的法律规范。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配置的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结构 资源配置 经济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干到户的经济依据及其发展趋势
5
作者 陈志龙 《江汉论坛》 1982年第9期13-16,共4页
一为了探明包干到户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包干到户是怎样发生的。包干到户是对过去那种农业经营形式的改变,使不适合于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形式改变为比较适合;包干到户又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脱离了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 一为了探明包干到户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包干到户是怎样发生的。包干到户是对过去那种农业经营形式的改变,使不适合于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形式改变为比较适合;包干到户又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脱离了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那部分生产关系,调整为比较符合生产力水平。包干到户的基本特点是农户独立经营。这几年的经验证明,对于大部分种植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依据 生产力水平 农村生产关系 经营方式 经济联合体 农业生产特点 我国现阶段 联合经营 包干到户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经济依据
6
作者 万典武 《商业研究》 1981年第5期1-4,25,共5页
有的同志怀疑,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早已完成了改造小商小贩的任务,现在再提倡恢复和发展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到底方向对不对?有的同志怀疑,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允许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存在和发展,究竟有什么理论根据和客观经济根据?这里... 有的同志怀疑,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早已完成了改造小商小贩的任务,现在再提倡恢复和发展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到底方向对不对?有的同志怀疑,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允许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存在和发展,究竟有什么理论根据和客观经济根据?这里试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根据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经济成分 经济依据 服务业 饮食业 个体商业 集体商业 社会主义国家 理论根据 小商小贩 存在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纯粹流通费用按平均费用率补偿问题的试析——兼议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工商利益的经济依据
7
作者 黎育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5期50-54,共5页
【正】 一在商品流通中,商业部门必须支付与商品的价值形式发生变化的有关费用,如广告费、薄记费和商业店员的工资等等。这些费用由于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因而属于纯粹流通费用。
关键词 生产价格 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 商品价值量 经济依据 商业利润 商品流通 产业资本家 成本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改造的经济依据和技术经济论证
8
作者 潘博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6期82-86,共5页
一、经济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耗费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一定的成果(包括服务)。如果设备在技术上落后,就会耗费较多的劳动,产出较少的成果,经济效益较低。这就必须施以技术改造(主要形式是更新)... 一、经济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耗费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一定的成果(包括服务)。如果设备在技术上落后,就会耗费较多的劳动,产出较少的成果,经济效益较低。这就必须施以技术改造(主要形式是更新)。技术水平的落后程度可以由技术损耗(无形损耗的主要部分)来表示;技术损耗指标就是技术改造的经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投资 技术损耗 技术经济论证 经济效益 技术水平 原材料 生产过程 使用成本 主要部分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经济的生成逻辑、发展态势与政策着力点 被引量:18
9
作者 叶胥 王帅尧 毛中根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6,共14页
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具有首次与实质创新、时尚新潮与有效引领、高品质与市场认可、链式发展全过程等特征。发展首发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居... 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具有首次与实质创新、时尚新潮与有效引领、高品质与市场认可、链式发展全过程等特征。发展首发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发经济呈现品牌首店加速落地、业态分布彰显地域特色、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等特征,但也面临着居民消费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品同质化严重与创新不持续、配套服务和宣传不到位、物流体系与交通网络不完善等挑战。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明确创新激励导向、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消费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经济 消费经济 消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创新创业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理论逻辑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静 李丹 陈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3,共15页
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激发乡村双创活力,将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内生动能和重要发展机遇。利用浙大卡特−企研团队2023年公布的“乡村创新创业指数”,基于中国2014−2021年1836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乡村创新创业对县域... 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激发乡村双创活力,将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内生动能和重要发展机遇。利用浙大卡特−企研团队2023年公布的“乡村创新创业指数”,基于中国2014−2021年1836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乡村创新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乡村创新创业能够显著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乡村创新创业水平每提高1%,推动县域GDP增加4%;(2)在劳动力流出地区、实体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较好的地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推动作用更为显著;(3)机理检验表明,乡村创新创业主要通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激发消费活力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增长;(4)乡村创新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政府介入力度维持在合理区间时,推动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5)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创新创业还能够通过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区域绿色低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支持乡村创新创业融合发展,以就业、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进有为政府建设为保障,为县域经济增长乃至高质量发展凝聚充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创新创业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要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宝义 张萌萌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2,共14页
低空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本质逻辑看,低空经济本质体现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三个方面,其中低空要素化是基础,要素场景化是路径,场景经济化是目标,三者有效协同实现低空空域经济价值... 低空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本质逻辑看,低空经济本质体现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三个方面,其中低空要素化是基础,要素场景化是路径,场景经济化是目标,三者有效协同实现低空空域经济价值;从驱动逻辑看,低空经济发展依赖技术、需求、政策三要素互动支撑,但三要素在低空经济发展各阶段的作用存在差异;从产业逻辑看,低空经济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大产业构成,四者分属基础产业、核心产业、先导产业、拓展产业范畴,在低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发挥差异性作用;从价值逻辑看,低空经济彰显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需求满足、经济动能、绿色发展等多维度价值。本质逻辑、驱动逻辑、产业逻辑、价值逻辑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举。为推动我国低空经济更好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构建有序、协调、安全、健康的全国“一盘棋”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完善低空空域价值挖掘条件,二是筑牢低空技术创新和人才基础,三是构建完善低空经济制度体系,四是建立健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五是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六是有效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七是加强低空经济理论体系建构与应用引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要素化 要素场景化 场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水肥套餐对蜜柚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青 孔庆波 +1 位作者 栗方亮 黄煌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通过2020—2022年定位试验,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套餐对蜜柚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探索和实践蜜柚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提供依据。对平和蜜柚高低产园分别设置4种处理方式:(1)TF(常规施肥)、(2)30%WF(30%水肥套餐)、(3)... 通过2020—2022年定位试验,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套餐对蜜柚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探索和实践蜜柚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提供依据。对平和蜜柚高低产园分别设置4种处理方式:(1)TF(常规施肥)、(2)30%WF(30%水肥套餐)、(3)50%WF(50%水肥套餐)、(4)70%WF(70%水肥套餐)。2020—2022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水溶肥套餐不同程度减量施肥对蜜柚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高低产园年平均产量影响均为:70%W>50%WF>TF>30%WF;高产园50%WF、70%WF处理比TF处理年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2.43%、24.67;低产园50%WF、70%WF处理比TF处理年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5.05%、26.80%;高、低产园蜜柚年平均产量均以70%WF处理最高(高产园67845.5 kg/hm^(2)、低产园53495.5 kg/hm^(2)),低产园增产幅度大于高产园;高、低产园中年平均次果率均以70%WF效果最佳(高产园5.71%、低产园4.67%)。高、低产园不同水溶肥套餐施肥处理对蜜柚果肉粒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果重、果肉重影响较为显著;且不同水溶肥套餐施肥处理蜜柚裂果率年际变异大;70%水溶肥套餐施肥明显改善了蜜柚基本农艺性状,提高单果重,降低裂果率。2021、2021年高、低产园中4种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度增减幅度不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70%水溶肥套餐蜜柚各品质指标均为最佳。高产园50%WF、70%WF处理年平均最终净收益较TF处理分别增收30.58%、47.79%。年平均产投比以70%WF处理最高(4.29∶1),较TF处理高1.31倍。低产园50%WF、70%WF处理年平均最终净收益较TF处理分别增收40.41%、59.67%。年平均产投比以70%WF处理最高(3.63∶1),比TF处理高1.17倍;高、低产园中均以70%水溶肥套餐处理经济效益最高,低产园经济效益增幅大于高产园。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水肥套餐减量施肥具有提高蜜柚产量、经济效益和改善品质等效果,且在高低产园中蜜柚施用70%WF处理对提高蜜柚产量、经济效益和改善品质等效果最好,为最佳施肥处理,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蜜柚 质量 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银春 任波 +2 位作者 胡定林 陈善波 余凌帆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全面评价、合理利用四川省凉山州现有核桃品种,对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的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指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核桃品种中,粗脂肪含量较高的... 为全面评价、合理利用四川省凉山州现有核桃品种,对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的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指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核桃品种中,粗脂肪含量较高的核桃品种有小圆、美姑大泡、冕漾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核桃品种有陆佳、香酥、白鹤滩米核桃等;香酥为高油酸含量品种,利丰紫瓤、大凉山紫伊核桃晚熟2号为高亚油酸含量品种,盐源早、冬晚、利丰紫瓤为高α-亚麻酸含量品种,盐源早、冬晚、小圆的亚油酸与α-亚麻酸含量比值更接近4;出仁率、粗脂肪含量、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均小于10%,说明这3个指标较稳定;主要经济指标与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7~2.14,其中,出仁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十七碳酸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三径均值与单果质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与α-亚麻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经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20时,14个核桃品种被分为2个组群,小圆、香酥聚为一组,其他12个品种聚为一组。综上,14个核桃品种均为当地的优良品种,可对油脂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酸比例合理及其他特异性指标有优势的品种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州 核桃 品种 经济指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组态及路径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俊鑫 赵卉紫 彭媛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基于2018—202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融合多理论视角,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单一数字经济要素并不构成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但产业数字化要素的必要性逐年上升,日益成为推动... 基于2018—202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融合多理论视角,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单一数字经济要素并不构成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但产业数字化要素的必要性逐年上升,日益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数据赋能型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赋能型政企协同驱动模式”两类高水平乡村振兴组态路径,两者均强调动力与保障的协同作用,共同塑造乡村振兴的双重驱动机制;过度依赖数字化治理会导致乡村治理“形式化”,进而制约乡村发展。据此,建议深度融合“数字外嵌力量”与“乡村内在基础”,打造“乡村产业数字化中心”,并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多元要素协同发展合力,因地制宜地应用“动力+保障”策略,打好“组合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组态效应 动态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形成、基本内涵及内在逻辑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鹏举 冯星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初心回归。文章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人文经济学的起源、含义和内在逻辑。研究认为:(1)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人文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化,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 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初心回归。文章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人文经济学的起源、含义和内在逻辑。研究认为:(1)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人文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化,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思想;(2)人文经济学强调以人文价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观和发展理念,人文价值是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3)人文价值是文化和经济的纽带,对两者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塑造人文价值,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又为文化和人文价值提供物质支持,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人文经济学发展需要突出人文思想以注重人文价值,发掘文化内涵以注重文化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双向多维矫正,提升国际接受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文化与经济 人文价值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盼盼 葛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加,但是仍然缺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辽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聚效应没有加快释放;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但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加,但是仍然缺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辽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聚效应没有加快释放;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县域电商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产业信息化体量仍然不足;“项目+产业”县域飞地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不够完善,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产业集聚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发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杜鹏 王飞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从理论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分析其推动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性,阐明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在当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破解这一困境的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将通过赋能新生...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从理论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分析其推动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性,阐明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在当前面临的困境,探讨了破解这一困境的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将通过赋能新生产、新服务和新业态,实现银发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的阻碍,不仅需要从生产要素上强化技术研发突破、加强养老金融支持、培育新质劳动力、充分发掘老龄数据,推动传统银发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从生产关系上创新经济与科技体制,实现银发经济从技术、产业到制度体系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银发经济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融合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映梅 李坤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4,共14页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数字化效率提升部门之间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的融合程度,总结了数字经济融合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供给侧和需求侧部门的平均融合度均超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融合程度,呈现出较强的拉动与推动力量;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原材料、能源和机械制造部门的供给侧融合度较高,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供给侧融合逐渐加深,反映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发展对上游关联部门的依赖性增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部分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需求侧融合度较高,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不同部门的数字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融合方式呈现多样性,体现了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的紧密性与渗透性差异。本研究对于把握现阶段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特征和趋势,深刻认识数字经济融合的多样化模式,对激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融合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组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玉友 袁欢 +1 位作者 孔蓝蓝 田国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多维因素协同联动的结果;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多维因素协同联动的结果;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联动型、“以数字人才为主导的数字基础”驱动型、“数字基础-产业数字化”均衡型以及“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推动型等4条路径,数字人才基础是驱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其中数字经济各要素协同联动对东部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突出,数字产业化对中西部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据此,建议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条件,夯实数字基础和数字产业要素投入,推动跨地域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加大林业数字创新型人才供给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组态分析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测算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珊珊 高铭阳 吕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农村产业融合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但对本地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链韧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