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体系循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透视——基于马克思空间异质再生产模型
1
作者 蔡之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7,共9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体系循环带来巨大冲击。在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属性的基础上,文章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促进区域发展与关联多个产业的属性,奠定了其对经济体系可持续循环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体系循环带来巨大冲击。在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属性的基础上,文章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促进区域发展与关联多个产业的属性,奠定了其对经济体系可持续循环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将空间均质型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扩展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空间异质型模型,运用该模型重新探究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发现可变资本由城流乡、不变资本由乡进城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利润率差距是导致包含异质性空间的生产体系难以健康循环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与我国过去经济特征高度吻合,也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异质性问题并实现经济体系健康可持续循环的关键。最后,从城乡之间体系规模匹配、产业体系利润匹配和生活体系匹配等视角,提出了实现经济体系健康可持续循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系循环 乡村振兴 空间异质性 社会再生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路径探讨
2
作者 张永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220-225,共6页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对于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了如何在当地生态文明战略发展中引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对于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了如何在当地生态文明战略发展中引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分析了该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应用优势,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构建路径,涉及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协同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青海经济的绿色、高效、持续发展,并为全国其他地区类似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绿色低碳 生态保护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兼论曹妃甸新区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月霞 徐晔 吴庆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1-194,共4页
曹妃甸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模式及机制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根据河北省资源、环境状况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 曹妃甸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模式及机制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根据河北省资源、环境状况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和战略要求,提出了构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并逐步实现内部各子系统功能最大化的框架、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妃甸新区 循环经济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被引量:28
4
作者 金晶 曲福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6期57-61,共5页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循环农业经济体...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特点,并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进行了比较;由此构建了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框架,即由目标层、参与主体层、技术层和制度层四个层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系,各层面之间通过耦合、互动、协作、共进最终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与自然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循环经济体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永乐 乐毅全 李日春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1年第3期54-57,72,共5页
基于对垃圾进行优化处理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以人与自然为本 ,把垃圾处理纳入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深远意义 ,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和措施 ,并对垃圾处理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 垃圾处理 可持续发展 城市 垃圾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构想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泽红 董锁成 汤尚颖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与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在目的与任务、经济与技术条件、体制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制度保障体系、吸收引进与自...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与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在目的与任务、经济与技术条件、体制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制度保障体系、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四层联动的循环经济内核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循环经济体系 制度保障 技术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俊娥 王志国 +1 位作者 王纳威 卞兴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3-795,共3页
调整资金发展以及环境维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建设以循环资金概念为中心的循环农业资金系统,是更改以前传统农业资金增加的形式,推进农村资金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在解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遭遇的生态条件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之... 调整资金发展以及环境维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建设以循环资金概念为中心的循环农业资金系统,是更改以前传统农业资金增加的形式,推进农村资金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在解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遭遇的生态条件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循环农业资金系统的意义以及特性,并且和传统的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绿色农业进行对比,建设了循环农业资金系统的构架。也就是从目标层、参加主体层、技术层面以及制度层面这四个侧面一起组合而成的综合系统。每一个层面之间经过耦合、互动以及合作共同完成了农业发展的生态利益、社会效益以及资金效益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循环经济体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视野下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48,共3页
近年来,农村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旅游小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完善和保护旅游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减小旅游小镇的环境压力,进而更好地保护旅... 近年来,农村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旅游小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完善和保护旅游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减小旅游小镇的环境压力,进而更好地保护旅游小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现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村旅游小镇 循环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维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71,共4页
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比较分析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内容,并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城市人居环境 特征 对策 循环经济体系 城市 思路与对策 重要目标 21世纪 传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及其技术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燕凌 李大志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特点,并与传统农业进行了比较;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框架,即由目标层、参与主体层、技术层和制度层4个层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系。各层面之间... 在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特点,并与传统农业进行了比较;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框架,即由目标层、参与主体层、技术层和制度层4个层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系。各层面之间通过耦合、互动、协作、共进的方式最终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 技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海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中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模式,创制四个层次,即基本的、综合性的、具体行业资源的、各地方的循环经济... 中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模式,创制四个层次,即基本的、综合性的、具体行业资源的、各地方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立法模式 中国循环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环保电力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金泉 任一鑫 陈维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资源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以煤炭为中心的循环经济研究对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依据科学的发展观与煤炭产业辐射理论,采用循环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以煤炭为中心的循...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资源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以煤炭为中心的循环经济研究对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依据科学的发展观与煤炭产业辐射理论,采用循环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以煤炭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了煤炭产业辐射网络中的煤炭-环保-电力-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网络,进行了煤炭产业辐射网络中相关产业媒介交换分析,揭示了其网络中的三个层次,研究了循环经济网络媒介流向、规模、关联度等,建立了循环经济体系的控制模型与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构建 电力 环保 循环经济体系 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产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问题 合理使用 生态建设 经济研究 辐射理论 经济理论 相关产业 网络媒介 评价方法 控制模型 发展观 关联度 社会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与决策取向
14
作者 熊晚珍 车裕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11-3213,共3页
在介绍循环经济理论内涵和热带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循环经济体系的公共品特性与政府责任以及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决策取向,以期促进热带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 建设 政府责任 决策取向 热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天府之国”四川以其丰富的水土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享誉国内外。但是,应该看到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给四川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虽然近几年来四川省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关停并转”了... “天府之国”四川以其丰富的水土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享誉国内外。但是,应该看到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给四川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虽然近几年来四川省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企业,并为建设生态型、环保型、回收型企业提供了便利,对治理城乡环境污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保护和优化生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j但是,必须看到资源、能源瓶颈等问题已经凸现,在经济增长率不断攀升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影响着四川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使GDP‘增大’的同时‘变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 四川省 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增长率 生态环境建设 人民生活质量 水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现状——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协调发展的运行模式与示范研究工作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孝军 李宁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10期49-51,共3页
在2007~2009年期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承担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三江平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通过对三江平原绿色农业,依托黑龙江农垦北大荒牛业形成的种养加循环体系的调研,找出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市场... 在2007~2009年期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承担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三江平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通过对三江平原绿色农业,依托黑龙江农垦北大荒牛业形成的种养加循环体系的调研,找出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种养加良性循环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提高"种养加"三业综合效益,最终形成三江平原绿色农业有效循环的发展模式,推进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经济体系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下面将课题研究的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循环体系的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 三江平原 绿色农业 运行现状 协调发展 种养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颖 张永信 周亚斌 《河北果树》 2015年第4期1-2,6,共3页
发展生态果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果业未来的主要方向。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 发展生态果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果业未来的主要方向。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市场)为纽带,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加工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纳入果树产业的循环系统的模式构建,分析了应用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循环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模式揉合了多数生态果树生产的经验,从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是追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和生态栽培技术集成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评《化工行业循环经济》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化工行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构建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化工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 化工行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构建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化工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问题 支柱产业 低碳循环经济 基础产业 化工行业 循环经济体系 绿色转型 体系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聪颖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4期19-19,共1页
众所周知,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客观认识到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的各种难题与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循... 众所周知,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客观认识到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的各种难题与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内涵与构建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加快推进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进程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内涵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世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持续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有机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持续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有机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建立了农林、农牧、林畜等复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目的,有效地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紧张、农业污染严重的局面。首先阐述了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并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农业资源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