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纽带与本土实践:林耀华经济人类学思想的理论建构与演进
1
作者 加运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经济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实践的关键领域,林耀华的学术研究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经济的纽带作用是林耀华经济人类学思想的核心,并且呈现出多维关联的特征。林耀华从研究伊始便强调经济的社会性根源,对义序与黄村的研究指出经济... 经济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实践的关键领域,林耀华的学术研究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经济的纽带作用是林耀华经济人类学思想的核心,并且呈现出多维关联的特征。林耀华从研究伊始便强调经济的社会性根源,对义序与黄村的研究指出经济活动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民族地区的研究则凸显了政治对经济的主导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影响,林耀华将生态维度与历史视角融入经济人类学研究,形成具有宏观视野的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谱系学的视角审视林耀华的学术实践,揭示了其著作中经济现象与社会结构、政治权力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林耀华经济人类学思想不仅揭示了经济跨领域的动态联结作用,也为系统阐释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深化提供了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耀华 经济人类学 思想史 多维纽带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与新广义经济人类学的兴起 被引量:1
2
作者 施琳 《宁夏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46-52,共7页
美国经济人类学会的成立标志了经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地位 ,使 60年代发生在美国形式主义学者和实在主义学者之间的尖锐分歧和激烈辩论得以缓和与平息 ,美国经济人类学界逐渐拆除壁垒 ,探索向广义发展的途径。文章对美国经济人类学家的... 美国经济人类学会的成立标志了经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地位 ,使 60年代发生在美国形式主义学者和实在主义学者之间的尖锐分歧和激烈辩论得以缓和与平息 ,美国经济人类学界逐渐拆除壁垒 ,探索向广义发展的途径。文章对美国经济人类学家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介绍和评析 ,展示了美国经济人类学家在广义思路指导下的宽阔视域和多侧面的理论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经济人类学 经济人类学 SEA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商品——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旅游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翀炜 张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现代旅游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是现代社会的制度性安排。现代旅游提供给人们的只可能是一种想象的真实 ,它所具有的商品属性要求人们必须以文化和经济相交的视野去对它进行理解。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现代旅游 民族文化 文化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类学发展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东昌 田广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8-103,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类学以人类的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矛盾运动为研究热点,以人类社会形态与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基本规律、内在逻辑为重点。它的理论支撑既有在扬弃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摩尔根... 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类学以人类的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矛盾运动为研究热点,以人类社会形态与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基本规律、内在逻辑为重点。它的理论支撑既有在扬弃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摩尔根人类学等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化过程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有以怀特、哈里斯等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义人类学。这些对经济人类学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上具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当前可资借鉴的西方经济人类学发展新趋势包括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范式以及非规则经济等。有鉴于此,新时代的研究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用更广泛的视野和更科学的方法来考察人类的行为及其经济逻辑,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人类学 非规则经济 内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反思——来自浙江景宁县的畲族特色茶产业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方清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对民族特色产业的实践进行探讨,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日渐重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通常认为,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不断扩大其规模,实现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对民族特色产业的实践进行探讨,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日渐重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通常认为,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不断扩大其规模,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当我们在经济人类学视野下考察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特色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历程及现状时,发现尽管该县的惠明茶产业发展具备了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得天独厚的政策支持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全部条件,但仍然在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悖论。因此,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该更加审慎地对待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问题,认真处理好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有序开发”与“适度开发”之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民族特色产业 规模化发展 畲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庆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
经济人类学具有一个特殊术语论辩的短暂历史 ,也有一个分析内容与人类学学科同样悠远的“真实”历史。它的批评性论战在本原意义上 ,提供一个进行“经济”比较的视野并解析“经济”的结构。经济人类学建立的真正本质 ,是对人们学术视野... 经济人类学具有一个特殊术语论辩的短暂历史 ,也有一个分析内容与人类学学科同样悠远的“真实”历史。它的批评性论战在本原意义上 ,提供一个进行“经济”比较的视野并解析“经济”的结构。经济人类学建立的真正本质 ,是对人们学术视野的一个新开拓 ,是对新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渴求 ;它为之努力的 ,实质上是要基于原始资料的具体分析 ,来建立一个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 ;它在一个极为广阔而深远的视野中观察经济所提出的问题 ,实质上已向整个社会科学提出了挑战。经济人类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研究广义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与动因的学问 ;成为一个从总体结构上 ,考察满足社会物质需要的结构化“经济”活动的科学 ;成为有自己独立范畴体系、理论框架、方法论和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的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学科形成 特点 意义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递进与空间互动视域下侨乡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经济人类学考察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秀春 郭惠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5,共7页
改革开放之后,晋江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华侨和海外华人资源与侨乡产业发展的经验、社会经济主体互动机制及其内在逻辑却鲜有人关注。以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为田野调查点,从经济人类学理论视角考... 改革开放之后,晋江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华侨和海外华人资源与侨乡产业发展的经验、社会经济主体互动机制及其内在逻辑却鲜有人关注。以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为田野调查点,从经济人类学理论视角考察出自洋埭村的华侨、海外华人参与洋埭村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过程。经研究发现,洋埭村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历经了侨资与商品经济渗透促成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的发轫阶段、大量侨企涌现并形成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独特发展模式阶段和当前的转型升级阶段。福建省地方政府、地方传统文化、宗族关系网络、侨商组织等共同建构的国内外多维空间互动场域商品交易平台为洋埭村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洋埭村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动员出自洋埭村的海内外乡贤力量,调整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推动洋埭村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 体育用品 体育产业 经济人类学 晋江经验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视域中的广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信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广告 视域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自由主义 生产体制 经济活动 正常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朝贡关系之于经济人类学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广华 李叶青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礼”的原则下形成了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独特的朝贡关系网络。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一直没有介入这一研究领域。本文力图运用经济人类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就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结果发现中国古代朝...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礼”的原则下形成了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独特的朝贡关系网络。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一直没有介入这一研究领域。本文力图运用经济人类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就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结果发现中国古代朝贡关系对于构建和修正经济人类学的礼物理论和交换理论有着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关系 中国古代 经济人类学 社会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济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73-176,共4页
长期以来,对中国研究一直并非是美国经济人类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中国学术界对于这一在大洋彼岸兴起的边缘学科也非常地陌生,仅有零星的少量论作问世。本文首次对这些"特例性"的学术行为与观点,作了全面系统的回溯,并对... 长期以来,对中国研究一直并非是美国经济人类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中国学术界对于这一在大洋彼岸兴起的边缘学科也非常地陌生,仅有零星的少量论作问世。本文首次对这些"特例性"的学术行为与观点,作了全面系统的回溯,并对经济人类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经济人类学 中国研究 中国化 经济生活 经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制度与乡村管理——基于潘寨与黄岗两寨的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成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通过对潘寨、黄岗两个民族村寨现行的村规民约调查,借助经济人类学中制度的内涵、性质和功能的分析认为,作为文化的次生力量,制度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调节村落资源配置,是乡村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变迁,制度也会随之改变。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乡村管理 村规民约 潘寨 黄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生活主体——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集市聚居形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毅 《规划师》 2005年第11期89-93,共5页
从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人类学五个学科领域关注集市聚居的研究。不同学科领域在集市行为习俗、集市场所和集市聚居方面因研究方式的不同而取得的成果各异。从经济人类学视野对集市聚居形态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 集市 聚居形态 经济人类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视角下的老字号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舒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经济人类学家Graeber提出学者通常运用社会学(或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方法来理解价值,其中第二种方法所理解的市场价值常与另外两种产生矛盾。本文以老字号为对象,分别从方法论和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老字号价值体系建构的机制。荣誉称... 经济人类学家Graeber提出学者通常运用社会学(或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方法来理解价值,其中第二种方法所理解的市场价值常与另外两种产生矛盾。本文以老字号为对象,分别从方法论和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老字号价值体系建构的机制。荣誉称号、传统、科技、地理空间和文化是老字号塑造其价值的重要途径,可以同时塑造不同维度的价值,构成了老字号的价值体系。使用社会学(或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三种方法来理解老字号的价值体系可行且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价值体系 老字号 经济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承袭与拓展:海外经济人类学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宇 韩伯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0,共7页
近20年来,海外经济人类学致力于挖掘礼物的"阴暗面"、揭示当代"混合生计"结构、对发展与货币等的再反思,并不断开拓灾难、能源与技术等新兴研究领域。学科的新进展体现了批判性继承学科经典命题与探析当前世界重大... 近20年来,海外经济人类学致力于挖掘礼物的"阴暗面"、揭示当代"混合生计"结构、对发展与货币等的再反思,并不断开拓灾难、能源与技术等新兴研究领域。学科的新进展体现了批判性继承学科经典命题与探析当前世界重大经济事项,以及理论方法的跨学科拓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混合经济 批判性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展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庆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4,共5页
以“无意识”为最基本假设和理论核心而展开的精神分析 ,体现出致力于人的状况改善的基本精神 ,把“认识你自己”这一知识的本质问题 ,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深化到“什么是人的尺度”问题上。为人的自我理解和对世界的理解寻求一种更加... 以“无意识”为最基本假设和理论核心而展开的精神分析 ,体现出致力于人的状况改善的基本精神 ,把“认识你自己”这一知识的本质问题 ,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深化到“什么是人的尺度”问题上。为人的自我理解和对世界的理解寻求一种更加全面的视野 ;为从心理分析走向更为广泛的文化分析开辟了道路 ,让人类重返精神的家园。这一学说的批判性意义 ,为经济人类学透过经济的物质性功能而去追寻其本原的意义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 ,从精神分析角度提出货币的象征性涵义假说、对货币存在的一系列悖论关系的联结 ,把货币分析引向一条历史理解的道路 ,提示人们去关注货币存在中的权力因素 ,为我们理解货币象征存在形式的物质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经济人类学 货币分析 货币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交流与适应性
16
作者 田广 田大卫 +2 位作者 王娇 王红 刘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4,共8页
经济人类学家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应尽量减少对成本与效益分析框架的依赖,同时应加强对认知理论、社会学习、文化传播和信息处理的学习与应用。这一原理对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类行为模型不... 经济人类学家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应尽量减少对成本与效益分析框架的依赖,同时应加强对认知理论、社会学习、文化传播和信息处理的学习与应用。这一原理对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类行为模型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依据成本效益来进行预测或决策。人类在对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充满错误、偏见和错误标准,因此往往会错误适应现实社会,或错误应用目标已经发生转移的行为系统模型。民族志资料表明,个人往往缺乏与古典成本效益模型相关的信息,过于依赖偏颇的文化传播而确定行为模式。在具有偏见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通过选择性模仿某人行为,或选择性接受某些观点,就可逐渐形成在进行民族志研究时,所观察到的经过完美整合过的适应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成本效益决策 行为系统模型 文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羊镇经济转型的调查与思考—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
17
作者 王皓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82,88,共4页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全面地被世界经济体系所裹挟,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国家力量的制约与牵引,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一方面中国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传统经济文化结构遭到解构,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全面地被世界经济体系所裹挟,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国家力量的制约与牵引,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一方面中国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传统经济文化结构遭到解构,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石羊镇的调查,以其作为中国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转型的个案,从微观的层面对中国民族经济转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石羊镇 经济转型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人类学先驱思想理论脉络探析
18
作者 田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社会结构主义与心理结构主义,对经济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结构主义探讨文化现象及其模式,心理结构主义则探讨群体的普遍心理结构,存在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也对经济人类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梳理黑... 社会结构主义与心理结构主义,对经济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结构主义探讨文化现象及其模式,心理结构主义则探讨群体的普遍心理结构,存在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也对经济人类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梳理黑格尔主义与文化本质论入手,认为社会结构主义、心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要义均对经济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文化本质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经济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价策略”:西江苗寨旅游市场的经济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志永 潘盛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9,共10页
理性人假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理性人的表现则是复杂多样的,西江苗寨村民在村寨旅游市场上的表现或许是多样理性人之中的一种。从贵州西江苗寨传统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网络出发,以市场中存在的“差价策略... 理性人假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理性人的表现则是复杂多样的,西江苗寨村民在村寨旅游市场上的表现或许是多样理性人之中的一种。从贵州西江苗寨传统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网络出发,以市场中存在的“差价策略”为考察对象,研究旅游发展进程中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及地方性智慧对旅游影响的回应。西江人应对内外市场经营方式差异并非仅仅是经济学体系基于个人理性而建构的一个分析概念,而且还是个人或共同体理性基于社会文化距离的一种表达。村寨旅游研究中,基于社会经验事实凝练的问题并展开的研究,有助于对旅游影响形成新的把握和认识,从而推动以村寨为载体的旅游研究范式转化与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苗寨 差价策略 经济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的宗族集群化经营机理——对菲律宾华人企业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淑贞 王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宗族的经济功能越加明显。家族成员在企业的资金和人脉等方面离不开家族的帮助。海外华人在宗(家)族的帮助下,其家族企业一步步建立自己的规模并形成相应的企业群体。本文选取福建南安籍旅菲戴氏家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宗族的经济功能越加明显。家族成员在企业的资金和人脉等方面离不开家族的帮助。海外华人在宗(家)族的帮助下,其家族企业一步步建立自己的规模并形成相应的企业群体。本文选取福建南安籍旅菲戴氏家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该家族第一代、第二代人的创业历程。戴氏企业群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宗族关系网的支持,这两代人的家族关系网络成就了菲律宾戴氏家族企业群,而宗族经济功能的强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工商界应正视这种现象,充分发挥和利用“宗族”的经济功能,为国内家族企业的正常有序成长创造适宜的社会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海外华人企业 家族网络 家族企业群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