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遇”还是“挑战”:数字乡村建设能否缓解县域经济不平衡?
1
作者 李翠霞 葛封邑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0,共14页
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论文在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构造2019年和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 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论文在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构造2019年和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县域经济不平衡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对县域经济不平衡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数字乡村建设对城市群的县域经济不平衡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对非城市群的县域经济不平衡没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是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县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路径。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提升县域创业活跃度,从而缓解县域经济不平衡。论文建议未来从加大数字乡村建设投入,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实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促进区域间数字乡村建设联动;推动科技创新和完善创业支持政策,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三方面入手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经济不平衡 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创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经济不平衡与美国大危机
2
作者 王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84,共4页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而载入史册。经济大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致命一击,使各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且对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而载入史册。经济大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致命一击,使各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且对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危机肇始于美国,之所以如此,是和美国国内外经济贸易不平衡分不开的,或者说,美国国内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使大危机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经济不平衡 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3
作者 潘敏 罗霄 缪海斌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11-11,共1页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 在对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中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原因(也是平衡增长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Blanchard&Giavazzi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下的居民高储蓄意愿和人民币币值高估是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不平衡 原因 不平衡增长 人民币币值 结构失衡 经济失衡 储蓄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抑制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4
作者 汪朝阳 王宗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抑制效应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显著,而在经济发展领先地区却不显著;此外,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最大,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最小;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增加人口流动和优化金融环境来抑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均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不平衡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荐华 高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4,共6页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围绕界定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各区际间协调、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霍彩珍 杨金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2-43,共2页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的形成过程 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着不平衡性。近代,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开埠,近代工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最早在这一地区出现。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敲开中国大门,最早...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的形成过程 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着不平衡性。近代,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开埠,近代工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最早在这一地区出现。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敲开中国大门,最早接受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因而经济迅速发展,更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历史沉淀的结果,更带有半殖民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代工商业 东南沿海城市 帝国主义列强 交通运输业 教育事业 工业革命 封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永穆 周宇晗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12期34-35,共2页
一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城乡居民,同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 一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城乡居民,同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不平衡 路径 “三农”问题 城乡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 平衡问题 振兴战略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昕竹 《通信世界》 2001年第16期8-8,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不平衡 影子价格 所有 会计价格 电信服务 电信普遍服务 电信业 普遍服务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不均衡——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建梅 祝雨翔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中国长期的市场化进程是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现有文献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借助最新的连续夜间灯光数据计算经济不均衡程度,结合2000—2019年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方法研究推进市场化对地区经济不均衡... 中国长期的市场化进程是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现有文献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借助最新的连续夜间灯光数据计算经济不均衡程度,结合2000—2019年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方法研究推进市场化对地区经济不均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显著加剧了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化进程拉大地区经济差异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究其原因,本文发现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并因此导致的资本非均衡配置和人力资本重置是市场化进程推动地区经济失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不平衡 夜间灯光数据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兼论“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初升 夏善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7-92,共6页
近年来,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逐渐扩大,严重地制约了湖北经济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湖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在全省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中心城市、次增长级城市和小城镇联动的“泛武汉城市圈”... 近年来,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逐渐扩大,严重地制约了湖北经济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湖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在全省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中心城市、次增长级城市和小城镇联动的“泛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体系,以支撑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 协作体系 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科学发展观” 湖北经济 区域分工 中心城市 小城镇 增长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延杰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37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保定市 河北省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部经济 对比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流域城市
12
作者 张晗 石红莲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年第2期8-10,共3页
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呈现高增长态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黄河流域成为参与国际合作、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速放... 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呈现高增长态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黄河流域成为参与国际合作、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速放缓,且流域内部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全球价值链 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增速放缓 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缩小东西部差距研究综述
13
作者 林娜 杨华 《燧石》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开始加剧,区域间收入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不断扩大,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界所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开始加剧,区域间收入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不断扩大,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界所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就近一段时期以来各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经济发展战略 东西部差异 区域差异 国民经济 研究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式发展规律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
14
作者 毕剑横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30,共6页
●毛泽东对波浪式发展规律的揭示●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波浪式推进的战略●毛泽东关于工业布局波浪式推进的战略●邓小平关于从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战略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有中国特色 发展规律 红色政权 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 对外开放 农村革命根据地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苏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实证分析
15
作者 许世建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5期56-61,共6页
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 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本文以赣州市所辖18个县(市、区)为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赣南苏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运用产业结构度对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测度,了解各个县产业结构转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结构发展 经济产业 苏区 赣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经济新格局和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16
作者 田伯平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1期311-318,共8页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由于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同时也由于近几年国际风云的变幻和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或者说,...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由于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同时也由于近几年国际风云的变幻和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或者说,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随着苏联的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新格局 地区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 经济格局 亚太经济合作 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东南亚国家 经济 深刻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选择充满风险
17
作者 李扬 《中国报道》 2012年第2期8-8,共1页
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去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很多警示,比如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关键词 经济政策选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风险 中国经济 经济不平衡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浅析及破解“资源诅咒”的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爱民 《北方经济》 2014年第6期47-49,共3页
一、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鄂尔多斯依托“羊、煤、土、气”等丰富的资源优势、三省接壤内通外联的区位优势、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经过30多年的奋斗,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实力最强和最具活力的区域,2012年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一、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鄂尔多斯依托“羊、煤、土、气”等丰富的资源优势、三省接壤内通外联的区位优势、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经过30多年的奋斗,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实力最强和最具活力的区域,2012年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2位,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955.9亿元,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①.三产的结构不断优化,从1978年的“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截至2013年底三产比例为2.5∶59.9∶37.6②.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未完成,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等因素交织,致其也积攒了不少问题,“资源诅咒”现象明显,正在制约鄂尔多斯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不平衡 鄂尔多斯市 “资源诅咒”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 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桂英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9-22,共4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探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利于制定相关政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探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利于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其尽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 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20
作者 陈春汪 《中国科技论坛》 1988年第6期53-55,共3页
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沿海地区九年来对外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果。这一故略的提出和实施,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安排和近期部署有所牵动;对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外贸以及其它各方面的改革产生推动。这无疑将加速我国... 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沿海地区九年来对外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果。这一故略的提出和实施,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安排和近期部署有所牵动;对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外贸以及其它各方面的改革产生推动。这无疑将加速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为了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竞争,共处于国际市场。目前,世界范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劳动力费用低的地区转移,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则日趋多元化和实行国际分工。一种由资金、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因素构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局面的形成,正促使各国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来选择发展战略和道路。但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也存在着复杂、尖锐的矛盾与斗争。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这几年,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正日趋缓慢,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美国商品市场萧条,新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第三世界国家债务不断扩大和人才大量外流,这一切给世界经济发展也罩上一层阴影。充分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这种两重性,对于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抓住机遇 工业化 国际市场 经济发展不平衡 劳动力 费用低 产品价格 自身优势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