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协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国权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思想内涵出发,对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作了系统分析,着重论述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冲突与协调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估和路径模拟:以滨州市为例
2
作者 宋佳雯 张晓平 +1 位作者 吴爱萍 练文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618,共13页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山东省滨州市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2000—2020年间其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及演变特征;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通过子系统间因果反馈关系和流图分析,基于71个指标构建滨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山东省滨州市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2000—2020年间其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及演变特征;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通过子系统间因果反馈关系和流图分析,基于71个指标构建滨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现状趋势延续模式、第二产业主导模式、资源环境优先模式和协调稳定发展模式4种情景,对其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过去20年,滨州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耦合协调类型由失调逐步过渡到良好协调状态,但系统存在不稳定性;2)通过对相互耦合复杂巨系统进行参数运算和多情景模拟分析,指出延续当前发展模式不能实现滨州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协调稳定发展模式是滨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 系统动力学 耦合协调度 多情景模拟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06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霞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1,共12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水资源低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W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发...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水资源低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W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体系发现:一是W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高西低、省会城市普遍高于非省会城市”;二是从时间路径来看,东部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较为稳定,而中西部城市波动较大;三是从时空跃迁来看,大部分城市保持在“协调型”或“失衡型”状态,少部分城市实现跃迁,空间锁定效应明显;四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密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耦合协调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和政府干预对其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的跨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水资源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及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等政策措施,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异质性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碳排放 被引量:3
4
作者 苟红霞 高志刚 韩延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源禀赋高位城市及碳强度75%分位点城市数字经济的降碳效果更明显,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降碳影响有别。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环境规制降低城市碳强度,控制型环境规制渠道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降碳影响中发挥“先增强后弱化”的边际效应,存在最优区间。数字经济赋能环境规制和治理型环境规制有助于突破“遵循成本假说”,发挥“创新补偿效应”降低碳强度,在控制型环境规制降碳中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要扩大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规模、强化数字化环境治理思维、分类引导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控制型环境规制 治理型环境规制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效应研究
5
作者 苏喜军 侯思言 张国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5-103,共9页
实现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推动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进步。研究构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 实现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推动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进步。研究构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合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2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综合水平和耦合协调水平均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耦合协调度整体从勉强协调等级上升至初步协调等级;(2)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分布格局,并且存在显著且正向的全局自相关和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3)人均GDP、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影响效果较明显且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耦合协调度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的影响
6
作者 刘超 朱媛媛 +1 位作者 任阳军 郑垂勇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0,共14页
基于2007—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人类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维度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普通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差... 基于2007—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人类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维度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普通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2007—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福利绩效均值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各省(市)水资源福利绩效水平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二者在中等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水资源福利绩效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福利绩效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越过门槛值时,两者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福利绩效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福利绩效产生异质性影响。据此,从构建多层次环境规制执行体系、合理调控环境规制强度、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与水资源管理综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福利绩效 异质性环境规制 长江经济 门槛模型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
7
作者 谢依麟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朱学成 荣爽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48,共11页
准确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模型是减轻综合能源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并考虑多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新能源出力与多种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与同步回... 准确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模型是减轻综合能源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并考虑多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新能源出力与多种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与同步回代缩减法,生成典型日场景。然后,考虑污染排放源高度、位置、风速、风向的影响,构建了火电厂和燃煤锅炉厂的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充分反映了污染物的扩散特性,提高了结果精度。最后,计算不同时刻下大气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与时空分布情况,获得各设备的对应调度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风力发电与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策略,提出的环境经济调度策略在供暖季、供冷季、过渡季分别使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幅降低。所提出的调度方法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经济环保的调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调度 综合能源系统 高斯烟羽模型 不确定性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升高,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口子系统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济子系统发展起点较低但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但波动较大,且除水资源子系统外,甘肃片区指标优于青海片区。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协调度等级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各地区增速具有异质性,南部增速最快,西北部次之,中部最慢。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逐渐由中级协调升至良好协调等级,且甘肃片区协调度略高于青海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预测 祁连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编排视阈下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红 仲晨昕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浪潮科创中心为研究样本展开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过程经历涌现、规范与更新三个阶段,通过资源数字化建构、捆绑与利用,推动在孵企业从资源数字结构化到能力化再到杠杆化发展;(2)在不同资源编排方式下,在孵企业的数字化创业过程支撑其竞合机制从依附式竞合到联盟式竞合演化,最终实现共生式竞合,产生成本效应、规模效应与创新效应。通过剖析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孵化数字创业企业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其中竞合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内在机理,拓展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竞合机制 资源编排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路与关键技术
11
作者 何学洲 陈秀法 +8 位作者 李玉龙 王杨刚 高爱红 张振芳 张伟波 王秋舒 李磊 宋崇宇 张明华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8-1579,共12页
【研究目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矿业政策与投资环境数据是“走出去”矿业企业在境外国家开展勘查开发的重要数据基础,如何汇聚、存储、保管和开发上述相关数据信息是支撑服务中国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研究方法】基于以... 【研究目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矿业政策与投资环境数据是“走出去”矿业企业在境外国家开展勘查开发的重要数据基础,如何汇聚、存储、保管和开发上述相关数据信息是支撑服务中国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研究方法】基于以上需求,在以往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聚焦异地数据汇聚融合、远程网络资源服务调用、定制数据接口推送调用、地质矿产空间信息分析、专题数据跟踪抓取等场景应用,开展了全新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业务体系框架构建。【研究结果】通过系统设计与研发,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关联检索、远程资源的共享调用、投资环境评价分析、基础数据资料采集管理、矿产资源可视化分析等系统功能,形成了较完整的全球数据获取、加工、管理、共享、服务和分析的业务流程,研发了基于业务内网的全球地质矿产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服务的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网、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业项目投资环境评价系统、矿业政策数据库系统和矿产资源信息填报系统,构建了支撑境外地质矿产与投资环境分析研究的信息化业务架构体系。【结论】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了在矿产资源的分布研究、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分析、评价矿产资源国家投资环境、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区域识别等方面的支撑服务能力,并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矿业项目分析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而进一步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对服务部局决策和矿业企业“走出去”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全球矿业政策数据库 投资环境评价 矿业项目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毕明 郭振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4,共12页
经过在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本文以2014-2021年我国284个城市为样本,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实验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自2018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经过在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本文以2014-2021年我国284个城市为样本,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实验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自2018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开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但能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还能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性。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增强政府环境规制强度来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处于衰退期以及所处地区审计强度较大的资源型城市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禀赋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视角下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估及调控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伟军 李佳琪 袁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9,50,共12页
水资源系统韧性的评估与调控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规避水资源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属性出发,综合考虑水资源系统韧性的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特征,构建了包含水资源、水经济、水福利、水管理、... 水资源系统韧性的评估与调控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规避水资源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属性出发,综合考虑水资源系统韧性的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特征,构建了包含水资源、水经济、水福利、水管理、水生态和水环境6个维度的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运用自然断点法识别区域空间分异特征,采用因子探测识别影响水资源系统韧性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控因子。通过对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系统韧性的分析发现,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系统韧性表现为西部最优、东部次之、中部最末,且南部优于北部;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系统韧性虽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从6个维度来看,水生态韧性维度的韧性值区间跨度较大,在0.08~0.52之间波动,水福利韧性最高,水环境韧性次之。水资源和水福利的相关因子对水资源系统韧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水经济中的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个指标以及水福利中的供水管道密度和人均供水量2个指标的影响力逐渐上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系统韧性和调控因子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系统韧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系统 韧性 麻雀搜索算法 投影寻踪模型 地理探测器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球关键带水文过程与水环境和水资源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 被引量:1
15
作者 桑丽源 郭威 +12 位作者 张静文 刘艺轩 章同坤 张竹卿 岳展鹏 李丹阳 张润 张旭 唐伟平 刘展航 丁虎 郎赟超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61,共17页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显著的人类活动,伴随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升,城市化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排水系统不足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从地球...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显著的人类活动,伴随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升,城市化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排水系统不足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从地球系统科学视角探讨城市三维下垫面结构、水文过程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地球关键带科学”和“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理论”,系统梳理了城市下垫面结构与水循环动态变化、水环境质量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耦合机制。通过整合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研究揭示了不透水面扩张对降水-径流-渗透动态平衡、污染物迁移及水资源供需分配的影响机制,强调社会与自然系统耦合研究对水资源优化管理的重要性。此外,研究结合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联,深入分析了水文动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类福祉的调控作用,初步提出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框架。该框架为理解城市水文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的耦合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本综述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复杂的城市水文动态与生态服务关系,打通水文分支学科间壁垒,还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球关键带 水文过程 环境 资源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勇进 陈兴鹏 +1 位作者 拓学森 蒋晓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94-98,共5页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甘肃省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技术对自然资源表现为弱可替代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动态模型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信 聂闻 +11 位作者 王运敏 张绍轩 曾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星 谢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优先级下的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从中选取最优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整体上由轻度失调区间上升至中级协调区间,且耦合协调度值上游<中游<下游。分省来看,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江西、贵州、安徽、湖南、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浙江、湖北。除了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位于良好协调区间外,其余8省市均位于中级协调区间。同时,“经济优先”仅适用于短期发展,“环境优先”更适合长期发展。故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发展战略,个体上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省市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8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逐渐趋向于更高程度的耦合;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发现,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为显著空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生态脆弱区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彩霞 张宇宙 杨建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27,共11页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计算2006—2020年三系统发展水平得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分析耦合协调性,并运用障碍度函数探测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06—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地级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均呈递增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级。(2)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轻度失调状态提升至2020年的基本协调状态,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核心城市>周边城市>外围城市”的发展格局。(3)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表现出明显差异,根据障碍因子结果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可分为水源限制下的综合发展模式(核心城市)、生态环境落后模式(周边城市)和社会经济落后模式(外围城市)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资源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仿真模拟——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杜湘红 张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9-1115,共7页
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引入灰色关联度算法测度耦合状况,结合GM(1,1)模型预测演化趋势,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表明:2004~2013年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环境优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但水资源条件对快速增长的... 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引入灰色关联度算法测度耦合状况,结合GM(1,1)模型预测演化趋势,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表明:2004~2013年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环境优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但水资源条件对快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约束作用较为明显,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正在进入潜伏期;10 a间系统耦合度较高,处于较为协调发展的磨合耦合阶段,耦合度呈现大幅攀升后回落趋势,进一步对2014~2023年状况预测证实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呈现越来越显著的胁迫效应。研究表明,应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缓解水资源经济系统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系统耦合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