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壳技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林琰杰 管延进 苏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66-166,共1页
目的分析“蛋壳技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例脊柱结核患者利用“蛋壳技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同时经椎弓根行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对于脊髓症状的患者行椎板减压术。结果患... 目的分析“蛋壳技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例脊柱结核患者利用“蛋壳技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同时经椎弓根行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对于脊髓症状的患者行椎板减压术。结果患者都没有出现局部复发的情况,植骨均已骨性融合;3例脊髓损伤者Frankel脊髓评分从术前的D转变为E,神经功能改善了1级。结论“蛋壳技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技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 脊柱结核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伤椎植骨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涛 瞿东滨 +3 位作者 郑明辉 马洋洋 陈永和 李建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观察。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9例,所有患者为T_(11)~L_(2)单椎体骨折(AO分型为A型)。患者依据椎弓根螺钉固...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观察。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9例,所有患者为T_(11)~L_(2)单椎体骨折(AO分型为A型)。患者依据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植骨组(n=15)、经伤椎固定组(n=58)、跨伤椎固定组(n=16)。测量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统计分析末次随访Ha丢失率、Hm丢失率及后凸Cobb角丢失率,观察3组治疗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的恢复情况。结果89例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中,经伤椎固定植骨组Hm丢失率(7.73±5.26)%及经伤椎固定组Hm丢失率(11.71±11.15)%均较跨伤椎固定组Hm丢失率(19.81±8.50)%低,有显著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植骨组较单纯经伤椎固定组Hm丢失率低,两者比较具有近似性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经伤椎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更有效的防止术后伤椎中央高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折分型 体中央高度 置钉 经椎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和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和术后神经恢复有效率,以评价手术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38.41±65.82)min]、术中出血量[(559.33±345.67)ml]、住院时间[(15.02±4.51)d]、植骨融合时间[(6.79±1.68)月]、术后1周Cobb角[(8.33±1.85)。]均与对照组[分别为(232.14±48.17)min、(577.41±320.18)ml(、15.17±7.02)d(、6.92±1.94)月(、8.51±1.93)。]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术后引流量[(415.94±351.55)ml]、术后6个月的VAS[(3.08±0.33)分]和ODI评分[(20.08±7.24)分]及Cobb角[(4.15±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2.84±348.53)ml、(4.24±0.81)分、(26.29±9.15)分、(5.58±1.02)。],而神经恢复有效率[73.68%(28/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时,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后路手 经单侧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钟传礼 翁玄 +4 位作者 庞彬 周锋 程永生 刘勋 罗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和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118),采...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和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118),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植同种异体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n=308),单纯使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VA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1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植骨可以达到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植 固定 胸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孙桂森 隆海滨 马晓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52-4154,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术后患...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恢复伤椎的生物力学强度;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承载应力,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 ;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固定 植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改良设计与实验手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白波 吴景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改良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简化器械组成和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损伤和感染机率,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的新理念。方法对我们设计的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进行改良,删减穿剌针、导针、扩孔器,改良设计植骨漏斗、内芯、通条和取骨器,通过... 目的改良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简化器械组成和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损伤和感染机率,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的新理念。方法对我们设计的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进行改良,删减穿剌针、导针、扩孔器,改良设计植骨漏斗、内芯、通条和取骨器,通过X线监测实验手术,观察改良后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操作过程、植骨范围和手术损伤。结果改良后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器械组件减少,手术步骤简化、手术时间缩短、植骨量增加,手术损伤减少。结论改良后器械精简、操作简化、方便安全,能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体压缩 经椎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茂廷 张智海 +2 位作者 李学民 文海照 吴国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89-690,684,共3页
目的总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5.6)岁。损伤节段:骨折节段:T11骨折1例,T12骨折8例,L1... 目的总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5.6)岁。损伤节段:骨折节段:T11骨折1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1例,L2骨折5例,L3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3±1.6)d,均为爆裂骨折。术前的后凸畸形为(25±6.2)度,矢状位系数(SI(saggital index)=伤椎椎体前高/相邻两个椎体前高的平均值):伤前平均为31%,治疗按置钉、复位、经椎弓根植骨步骤进行。结果手术后平均(14±1.6)个月取钉,内固定取出后随访平均(5±2.8)个月,所有骨折椎体得到骨性愈合,后凸畸形术后矫正至(5.5±1.1)度,矢状位系数术后恢复至93.56%。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避免因远期后凸并发症形成,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脊柱 经椎根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7
8
作者 马远征 陈兴 +3 位作者 薛海滨 李宏伟 吴长勇 孙继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 48例 ,随访时间 1 5— 5 5年 ,平均 3 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 48例 ,随访时间 1 5— 5 5年 ,平均 3 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 ;3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 ,症状改善 35例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2 9 1° ,1 5— 5 5年后随访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3 2°。结论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可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 ,有利于骨融合 ,促进截瘫恢复和防止截瘫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植根系统 内固定 同期病灶清除 治疗 胸腰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翻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海澜 谢楚海 +2 位作者 莫建文 杨进顺 白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83-278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道迟发性感染翻修术中使用自制的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7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发生钉道迟发性感染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清创,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治... 目的:探讨在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道迟发性感染翻修术中使用自制的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7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发生钉道迟发性感染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清创,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治疗,感染治愈后行Ⅱ期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7例患者钉道迟发性感染均获治愈。行Ⅱ期翻修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迹象。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能有效治愈钉道迟发性感染,维持原螺钉孔道,为Ⅱ期翻修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抗生素水泥间隔物 内固定 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晓东 陈昌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13-2816,2821,共5页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20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20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n=45,骨水泥强化+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变化;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变化;腰椎功能(ODI评分)变化和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术后在疼痛缓解、平均住院、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术后1 d,术后1、2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进一步缩短康复时间,矫正患者脊柱畸形,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强化 根钉内固定 质疏松症 胸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设计与模拟手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2 位作者 靳安民 张辉 闵少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填充前中柱骨缺损。方法应用CAD软件设计定制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通过人体胸腰椎标本和计算机模拟手术,观察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复位作用、植骨范围和并发损伤。结果经皮椎... 目的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填充前中柱骨缺损。方法应用CAD软件设计定制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通过人体胸腰椎标本和计算机模拟手术,观察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复位作用、植骨范围和并发损伤。结果经皮椎弓根植骨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损伤。术后CT示椎体内前中柱植骨范围大而均匀,密度增加。结论此器械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植骨确切、复位满意,能完成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体压缩 经椎根植 模拟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汉权 李彩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77-2279,共3页
胸腰段为T10-L2的脊椎,是胸椎与腰椎、相对固定静止与活动区域的转折点,也是胸椎后突与腰椎前突的两个曲度的衔接点,同时关节突关节面在此处由冠状面移行为矢状面,从而构成了胸腰段骨折高发的主要因素[1]。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主要为... 胸腰段为T10-L2的脊椎,是胸椎与腰椎、相对固定静止与活动区域的转折点,也是胸椎后突与腰椎前突的两个曲度的衔接点,同时关节突关节面在此处由冠状面移行为矢状面,从而构成了胸腰段骨折高发的主要因素[1]。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主要为经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内固定手术,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球囊扩张技术和椎体成形术也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案[2-3],但由于扩张不全或扩张过度、骨水泥外漏、骨水泥使用剂量过大造成毒性和严重致敏性等并发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4-5],而单纯使用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是不够的,因为术后易发生钉道松动和螺钉拔出脱落,也存在脊髓损伤的风险[6]。因此,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新技术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7],此方法将大大提高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组31例的术后评估与分析作一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65~79岁、平均(70.5±1.4)岁;伤后入院手术时间5~10 d,平均(7.4±0.8)d;骨折节段分布:T10-L2;胸背部疼痛合并下肢放射痛、麻木患者18例,单独顽固性胸背部痛患者13例。常规术前行腰椎X线、CT、MRI、骨密度检测。骨密度T值-4.7^-2.6 SD,平均(-3.8±0.3)SD。术前胸背部VAS评分(6.96±0.73)分,腿痛VAS评分(7.04±0.58)分,ODI指数(82.71±8.22)%。JOA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0~29分):<10分(差),10~15分(中度),16~24分(良),25~29分(优),评分低于术前为无效。神经功能改善率:神经功能改善率(%)=(随访时JOA-术前JOA)/(17-术前JOA)×100%。病例入选标准:胸腰椎骨折严重性TLISS评分均≥5分;胸腰段不稳定性诊断(评分>5分入选):前部结构破坏或失去功能2分,脊柱后柱破坏或失去功能2分,肋椎关节破坏1分,矢状面移位>2.5 mm 2分,矢状面相对成角>5°2分,脊髓损伤2分,预期危险载荷1分。本组31例,新鲜的胸腰椎骨折(均为10 d内),椎体前缘高度压缩<50%;压缩椎体后突成角<30°;椎管内占位T12以上<35%,L1<45%,L2以下<55%;存在关节突交锁或脱位者;多节段骨折。均采用后方入路,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病例排除标准:无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严重心脑血管等专科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钉内固定系统 胸腰 质疏松症 老年患者 水泥 固定治疗 后路 神经功能改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与非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众 王敏 孟庆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92-26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对于非植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 80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A组:32例,接受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48例,接受...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对于非植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 80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A组:32例,接受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48例,接受非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围手术期ASIA分级及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术后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ASIA评级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A组高于B组(P=0.004),A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07),A组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发生率要低于B组(P=0.038)。结论经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能够减少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及促进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并不增加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 根钉 经椎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预防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椎体愈合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光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91-3091,共1页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有学者[1]认为椎体内空腔或所谓真空征就是愈合不全的表现。我科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现将有...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有学者[1]认为椎体内空腔或所谓真空征就是愈合不全的表现。我科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现将有关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共40例,40个骨折椎体,男24例,女16例,年龄27—5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体内植 折不愈合 临床研究 爆裂 经椎根植 预防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经椎根植 质疏松 体压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探讨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明光 殷海东 +4 位作者 赵洪斌 曾秋涛 蒋煜文 杜庆钧 陈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5例,手术方式均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比...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5例,手术方式均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比较全部病例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及伤椎自身成角。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术后早期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0.02、0.01),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与术后早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61、0.82、0.39)。末次随访时7例ASIA分级B~D级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了1~2个级别,无一例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骨折椎体复位,增加固定节段稳定性,减少后凸畸形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置钉 经伤根植 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想 洪毅 +5 位作者 唐和虎 张军卫 白金柱 姜树东 王方永 陈世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对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包括经椎弓根植骨、经伤椎椎体内融合器技术以及伤椎椎体成形技术)是否可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对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包括经椎弓根植骨、经伤椎椎体内融合器技术以及伤椎椎体成形技术)是否可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相关杂志。收集所有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1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8篇,包括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1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观察性研究7篇。共包括442例患者,其中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16例患者,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26例患者。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随机对照研究为高质量,7篇观察性研究中4篇为高质量,3篇为低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伤椎椎体强化组与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在术后矫正度数丢失和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伤椎椎体强化并不能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经椎根植 体成形 并发症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4
18
作者 潘宏 陶岳峰 +1 位作者 郑毅 曹燕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811-3812,共2页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伤椎复位后椎体内形成较大的骨缺损,前方不稳导致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否需要同时进行经伤椎固定或椎体内植骨目前仍然存在有争议[2]。本院于2012年1月...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伤椎复位后椎体内形成较大的骨缺损,前方不稳导致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否需要同时进行经伤椎固定或椎体内植骨目前仍然存在有争议[2]。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别采用传统的后路跨伤椎4钉内固定以及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置钉及椎体内植骨的方法治疗急性单一节段胸腰椎骨折共48例,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体内植 内固定失效 短节段内固定 复位 固定节段 结合 缺损区 体前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震波 李健 +2 位作者 赵洪普 张平 潘永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根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时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文东 王快 +1 位作者 陆军 汤月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 :比较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路锥弓根钉复位固定伤椎时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锥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A组传统伤椎经椎弓根充填植骨,B组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塌陷终板椎体充填植骨。监测比... 目的 :比较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路锥弓根钉复位固定伤椎时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锥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A组传统伤椎经椎弓根充填植骨,B组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塌陷终板椎体充填植骨。监测比较伤椎及椎间隙高度恢复及后期矫正丢失情况。结果:术后2组伤椎前缘及后缘的高度恢复、伤椎的椎楔角恢复及伤椎终板塌陷侧椎间隙高度恢复均良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终板塌陷侧椎间隙高度丢失明显。术后1年取内固定前,2组终板塌陷侧椎间隙高度丢失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术后18个月(取内固定后半年)其高度丢失率进一步加大。结论: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路锥弓根钉复位固定,经伤椎充填植骨均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后期矫正的丢失与塌陷终板的复位有关。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塌陷终板后,伤椎充填植骨能有效维持伤椎上下椎间盘的解剖空间及生理功能,有效防止后期后凸矫正度数的丢失,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根钉 经椎根植 间隙高度 楔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