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溢峰 钟姣红 +3 位作者 吴焯鹏 匡光志 杨健胜 李世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对85例96椎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P... 目的比较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对85例96椎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PVP,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3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3例38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25例27椎)、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27例31椎)。比较3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后凸Cobb角及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5.0±5.6)min vs.(42.2±7.3)min vs.(50.5±5.8)min,P<0.05]。术后3组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P<0.05)。3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分布均匀情况比其他2组差(P<0.05)。3组间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0±1.2)分,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3.3±1.2)分,明显低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9±1.0)分(P<0.05),术后6个月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和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早期疗效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由于手术时间更短,操作风险更小,更适用于胸腰段OVC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成形术 经椎弓根外入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