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一种人生智慧叫权变——孟子经权之辨的生存哲学阐释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海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温和"的。发人深思的是,行使"激进权智"所支付的成本有时可能是较"温和"的,而行使"温和权慧"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可能是很"激进"的。对这一经权之辨进行生存哲学阐释,可以为现代人生提供某种智慧的支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经权之辨
权变
激进权智
温和权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择宜的中国哲学智慧
2
作者
潘小明
杜启达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教师择宜是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命题,其本质是教育主体在复杂情境中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动态平衡的智慧。从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择宜是融合儒家“时中”智慧与道家“顺应自然”理念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也是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实践智...
教师择宜是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命题,其本质是教育主体在复杂情境中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动态平衡的智慧。从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择宜是融合儒家“时中”智慧与道家“顺应自然”理念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也是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具体而言,教师择宜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包含经权之辨、感通之道、参赞化育三重维度。研究表明,教师择宜的中国哲学智慧不仅有助于教师在动态情境中做出恰当的选择,而且有助于教师从传统哲学层面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发展。教师择宜的哲学审视要求教师在规范与创新、理性与情境的张力中构建教育实践的包容性范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择宜
经权之辨
感通之道
参赞化育
中庸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一种人生智慧叫权变——孟子经权之辨的生存哲学阐释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海文
机构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世界"和"民主联盟"的比较研究>(批准号07CGJ001)
文摘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温和"的。发人深思的是,行使"激进权智"所支付的成本有时可能是较"温和"的,而行使"温和权慧"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可能是很"激进"的。对这一经权之辨进行生存哲学阐释,可以为现代人生提供某种智慧的支援。
关键词
孟子
经权之辨
权变
激进权智
温和权慧
Keywords
Mencius
Debate on standard rules and their weighing and changing
Weighing and changing
Wisdom of radical weighing and changing
Wisdom of clement weighing and changing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择宜的中国哲学智慧
2
作者
潘小明
杜启达
机构
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基金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项目“小学教育”,项目编号:SJGH202416。
文摘
教师择宜是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命题,其本质是教育主体在复杂情境中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动态平衡的智慧。从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择宜是融合儒家“时中”智慧与道家“顺应自然”理念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也是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具体而言,教师择宜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包含经权之辨、感通之道、参赞化育三重维度。研究表明,教师择宜的中国哲学智慧不仅有助于教师在动态情境中做出恰当的选择,而且有助于教师从传统哲学层面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发展。教师择宜的哲学审视要求教师在规范与创新、理性与情境的张力中构建教育实践的包容性范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教师择宜
经权之辨
感通之道
参赞化育
中庸之道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一种人生智慧叫权变——孟子经权之辨的生存哲学阐释
杨海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师择宜的中国哲学智慧
潘小明
杜启达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