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中的效果
1
作者 许宜珍 汪艳萍 +2 位作者 陈爱芳 王龙 杜健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5-887,共3页
近年来,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因其微创、精准及诊断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诊断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1-2]。... 近年来,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因其微创、精准及诊断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诊断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1-2]。然而EBUS-TBNA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对气道的刺激强烈,易引起患者剧烈呛咳、恐惧、窒息濒死感等严重不适,并导致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循环超负荷等严重并发症[3],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4]。目前临床上行EBUS-TBNA多采用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但此方案易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在老年或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中更为显著[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艾司氯胺酮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李娜 熊霞佩 +2 位作者 李萍 丁明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利多卡因口、鼻、咽部和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D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8μg/kg,继而以0.6μg·kg^-1·h^-1的速率维持泵入;M组以2 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羟考酮0.08mg/kg。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和术毕(T5)时的HR、SBP、DBP、SpO2,记录T1时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术毕时医师满意度和术后2 h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T1时M组SpO2低于D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M组比较,D组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中术中不适种类个数明显减少(P<0.05),愿意接受复查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用于EBUS-TBNA手术,患者咳嗽少,镇静适度,呼吸和循环更稳定,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术后患者愿意接受复查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刘宝伟 代彦文 +2 位作者 刘胜群 张加强 杨倚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EBUS-TBNA术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雾化给药组(AP组)与静脉...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术中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EBUS-TBNA术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雾化给药组(AP组)与静脉给药组(IP组),各28例。麻醉诱导的前10 min,AP组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0.01 mg/kg,IP组静脉注射戊乙奎醚0.01 mg/kg。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喉罩置入时(T1)、进镜时(T2)、最后1针穿刺时(T3)、退镜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气道平台压(p plat)与气道峰压(p peak);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期口干/面红情况、分泌物量以及术后谵妄、尿潴留、气道痉挛、视物模糊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MAP、SpO_(2)、HR,T1、T2、T4时的p peak、p plat,苏醒期口干/面红情况以及术后谵妄、尿潴留、视物模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P组p peak、p plat[(25.3±2.5)、(15.8±1.7)cmH_(2)O,1 cm H_(2)O=0.098 kPa]低于IP组[(29.4±2.7)、(19.1±1.5)cmH_(2)O](P<0.05),且AP组分泌物量[(9.5±4.4)mL]及气道痉挛发生率(17.8%)较IP组[(15.8±3.7)mL,42.8%]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相比静脉注射,雾化吸入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应用于EBUS-TBNA术具备更好的气道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径 雾化吸入 戊乙奎醚 气道保护 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