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定位系统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肺外周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辉军 张龙富 +6 位作者 叶茂松 洪群英 胡洁 李春 徐晓波 张勇 张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检查定位系统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肺外周病灶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目的评价国产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检查定位系统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在肺外周病灶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胸部螺旋CT显示为肺外周病变的患者64例。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ENB联合X线透视下行TBLB,对照组行X线透视下TBLB。根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或随诊24个月观察临床治疗反应及病情变化进行最后确诊。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病灶的检查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共70处病灶。两组病灶在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部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88.6%,对照组为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亚组分析显示:病灶长径≤2 cm时,试验组确诊率(66.7%vs.20.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2 cm<病灶长径≤3 cm时,两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81.8%,P=0.485);病灶长径>3 cm时,两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vs.63.1%,P=0.042)。试验组的平均总检查时间为(966±372)s,对照组为(1 040±47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试验组寻找病灶所需X线透视时间为(7.0±4.8)s,对照组为(37.0±37.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本研究中未发生气胸、严重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肺外周病灶,与传统X线透视下TBLB相比,国产ENB检查定位系统引导TBLB减少寻找病灶所需X线透视时间、提高病灶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正确率,尤其在病灶长径>3 cm时具有优势,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检查 支气管 电磁导航 外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药物干预控制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出血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永华 厉为良 +1 位作者 杨玉波 吕丽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肾上腺素、凝血酶药物术前干预对控制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出血的疗效。方法A组88例患者活组织检查术前给予肾上腺素、凝血酶药物干预,B组84例患者活组织检查出血时给予药物止血,两组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术,...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肾上腺素、凝血酶药物术前干预对控制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出血的疗效。方法A组88例患者活组织检查术前给予肾上腺素、凝血酶药物干预,B组84例患者活组织检查出血时给予药物止血,两组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术,并记录其出血量及心率、血压。结果两组患者活组织检查后中、重度出血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盐酸肾上腺素的患者活组织检查前、后心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活组织检查前、后的血压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术前应用止血药物较活组织检查出血时应用效果更优,且为多次镜下活组织检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活组织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组织检查 出血 肾上腺素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在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兴胜 崔社怀 +5 位作者 林海龙 曹国强 洪新 梁先万 周蒙丽 雷文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579-1580,共2页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 ial lung b iopsy,TBLB)及刷检(brush b iopsy,BB)对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X线或CT发现肺部周围性占位患者,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及临床证实最终确诊为肺癌128例...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 ial lung b iopsy,TBLB)及刷检(brush b iopsy,BB)对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X线或CT发现肺部周围性占位患者,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及临床证实最终确诊为肺癌128例、结核31例、非特异性炎症及其它疾病27例,对其TBLB及BB结果进行分析,了解TBLB、BB病理取材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186例患者中采用TBLB、BB、TBLB+BB对肺癌和肺结核的检出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肺癌57(44.5%)、27(21.1%)、63(49.2%),结核13(41.9%)、7(22.6%)、15(48.4%)。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刷检对肺部周围性占位病变是安全、可靠、方便、经济并可重复进行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检查 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与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与纵隔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齐 曹长琦 +5 位作者 李士杰 闫炎 李香菊 阎石 吴楠 张集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接受EBUS-TBNA或TBNA检查的100例患者(EBUS-TBNA 50例,TBNA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0例患者共穿刺121个部位,EBUS-TBNA组和TBNA组获得满意标本的比例分别为90.6%和78.9%。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和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结论:EBUS-TBNA与TBNA相比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更高,且不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支气管检查 组织检查 针吸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腔外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军 靳凤娟 +2 位作者 高运吉 李广琴 刘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63-1764,176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技术在腔外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6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腔外型肺癌、气管镜检查管腔结构基本正常的患者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支气管黏膜活检及刷检或灌洗...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技术在腔外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6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腔外型肺癌、气管镜检查管腔结构基本正常的患者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支气管黏膜活检及刷检或灌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均行TBNA检查,阳性44例,联合刷检或灌洗53例,TBNA联合检查中阳性46例,阳性率(73.0%)高于单行TBNA(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支气管黏膜活检或经支气管镜肺活检13例,阳性10例高于单行TBNA阳性率(8/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气道狭窄程度及转移淋巴结大小TB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穿刺点出血。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是诊断腔外型肺癌的一种安全、可靠,且特异性高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纤维支气管 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定位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白冲 李强 +1 位作者 金震东 王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2-71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腔内超声 (EUS)定位后行穿刺针吸活检对支气管黏膜正常的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6例疑有黏膜下或管外肿瘤的患者用 Olym pus UM- BS2 0 - 2 6 R型微型超声探头 (U SP)以水囊法和 (或 )直接接触...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腔内超声 (EUS)定位后行穿刺针吸活检对支气管黏膜正常的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6例疑有黏膜下或管外肿瘤的患者用 Olym pus UM- BS2 0 - 2 6 R型微型超声探头 (U SP)以水囊法和 (或 )直接接触法进行 EUS检查 ,并行经纤支镜穿刺针吸活检。 结果 :1 6例患者以常规纤支镜检查无异常 ,经 EUS显示支气管管壁各层次结构 ,明确病灶部位、范围 ,穿刺针吸活检证实 8例为支气管肺腺癌 ,4例为支气管肺鳞状细胞癌 ,3例为支气管腺癌淋巴结转移 ,诊断敏感性达 93.8% ;所有患者检查后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 :选择性应用 EUS,对明确支气管黏膜下或管外病变性质、正确引导穿刺具有较大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 超声检查 穿刺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强 卢筠 +2 位作者 廖胜祥 钟爱虹 连秀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州肺科医院就诊、且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变的46例菌阴肺结...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州肺科医院就诊、且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变的4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行EBUS非实时引导下的肺活检,观察诊断阳性率、不同部位肺部病灶发现率及安全性。结果通过EBUS非实时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4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中,40例肺部周边发现病变,病变总体发现率为86.96%(40/46)。40例通过EBUS技术发现病灶的患者中,32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80.00%(32/40);6例通过EBUS技术未发现病灶的患者,再次行常规支气管镜肺活检,常规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阳性者3例(3/6);其余的11例患者,7例通过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诊断,4例通过胸腔镜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40例通过EBUS技术发现病灶的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上叶者诊断阳性11例(11/13),病灶位于右中叶者诊断阳性2例(2/3),病灶位于右下叶者诊断阳性8例(8/10),病灶位于左上叶者诊断阳性7例(7/8),病灶位于左下叶者诊断阳性4例(4/6)。46例患者支气管镜肺活检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咯血(39.13%,18/46)和胸痛(13.04%,6/46),未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均未进行特殊处理,白行缓解。结论EBUS非实时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组织检查 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再梅 郑东元 +1 位作者 陈平 周淮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患者 ,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行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患者 ,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行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中有 35 1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 ,确诊率达 76 3%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癌、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病等 ,对临近胸膜的病变TBLB阳性率较低 ,并发症少见 ,仅有少量出血及发热 ,或偶有气胸。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可重复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术 组织检查 诊断 周围性疾病 弥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穿刺针吸活检 被引量:9
9
作者 唐勇 曹林德 +1 位作者 杨鸿 陈卫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穿刺针吸活检的价值,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 55例疑似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术采集病理组织标本,观察穿刺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体位和穿刺针...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穿刺针吸活检的价值,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 55例疑似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术采集病理组织标本,观察穿刺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体位和穿刺针方向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5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采集满意的组织活检标本,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50例,确诊率为90.91%;其中手术病理或穿刺术后随访证实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阳性40例(72.73%),经穿刺术后随访证实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阴性10例(18.18%)。穿刺并发症:19例(34.55%)发生针道渗血,4例(7.27%)少量气胸,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1)。俯卧位与仰卧位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穿刺、水平穿刺、45°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降低(χ2=3.68,P<0.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在中心型肺癌肺段支气管病变中的病理诊断准确度较高,且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检查 组织检查 针吸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支气管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晔 张泽明 赵学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对比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支气管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支气管镜室接受TBNA或EBUS-TBNA的支气管肺癌患者113例为研... 目的对比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支气管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支气管镜室接受TBNA或EBUS-TBNA的支气管肺癌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活检方式将其分为TBNA组(66例)和EBUS-TBNA组(47例)。依据所选穿刺点,将TBNA组及EBUS-TBNA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中央区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4R、4L、7﹞及周围区组(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11R、11L)。TBNA组共穿刺87个部位,其中中央区组56个,周围区组31个;EBUS-TBNA组共穿刺63个部位,其中中央区组40个,周围区组23个。穿刺标本均于病理科行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涂片可见癌细胞并分型者为穿刺阳性,如未见癌细胞则定义为穿刺阴性。以手术或胸腔镜、纵隔镜淋巴结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各组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BNA中央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80.8%、100.0%、82.1%)与EBUS-TBNA中央区组(91.9%、100.0%、9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NA周围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正确率(55.2%、58.1%)低于EBUS-TBNA周围区组(85.0%、87.0%)(P<0.05);TBNA周围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特异度(100.0%)与EBUS-TBNA周围区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可良好地耐受检查。TBNA组与EBUS-TBNA组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NA及EBUS-TBNA均可有效诊断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4R、4L、7处肿大淋巴结性质;EBUS-TBNA诊断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11R、11L处肿大淋巴结性质的价值要优于TB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结 组织检查 针吸 支气管 超声波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外肿瘤胸内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加源 鲍亮 +4 位作者 滕家俊 钟润波 翁薇琼 张琴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5-300,共6页
背景与目的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已广泛应用于增大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诊断,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EBUS-TBNA对肺外恶性肿瘤胸内转移的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已广泛应用于增大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诊断,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EBUS-TBNA对肺外恶性肿瘤胸内转移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既往诊断/新发肺外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内病变和/或胸内淋巴结增大怀疑为肺外恶性肿瘤胸内转移所致,需行EBUS-TBNA取得病理诊断的患者。结果共41例患者入组,穿刺纵隔/肺门淋巴结67组,肺内肿块5例。EBUS-TBNA明确诊断肺外肿瘤胸内转移14例,原发性肺癌1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9例,类结节病反应4例,结核1例;假阴性3例。EBUS-TBNA对肺外肿瘤胸内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和95.12%。18例来源或类型不明的恶性肿瘤中,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肺外肿瘤胸内转移12例和原发性肺癌6例。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肺外肿瘤胸内转移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为鉴别肺外肿瘤胸内转移和原发性肺癌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肿瘤 支气管超声 针吸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以不同封堵剂封堵经皮穿刺肺活检针道并发症发生率
12
作者 宋宪睿 何俊峰 +4 位作者 刘扬 熊睿 石包圣 王军 郑文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观察以不同封堵剂封堵经皮穿刺肺活检针道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单发肺结节患者,根据封堵针道时所用封堵剂将其分为A组[n=37,采用A封堵剂(1 g明胶海绵与10 ml 50%葡萄糖溶液混合)]、... 目的 观察以不同封堵剂封堵经皮穿刺肺活检针道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单发肺结节患者,根据封堵针道时所用封堵剂将其分为A组[n=37,采用A封堵剂(1 g明胶海绵与10 ml 50%葡萄糖溶液混合)]、B组[n=47,采用B封堵剂(1 g明胶海绵与10 ml生理盐水混合)封堵针道]、C组[n=45,采用C封堵剂(1 g明胶海绵与矛头蝮蛇血凝酶及10 ml生理盐水混合)封堵针道]3组;比较组间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穿刺肺活检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3组性别、年龄、有吸烟史占比及肺气肿占比差异,以及肺结节直径、穿刺肺实质深度及穿刺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43例(43/129,33.33%)出现并发症,包括B组27例(27/47,57.45%)、A组11例(11/37,29.73%)及C组5例(5/45,11.11%),并发症发生率在B、A、C组间依序降低(P均<0.05)。相比A封堵剂,采用B封堵剂使并发症风险升高[OR(95%CI)=3.190(1.183,8.598),P=0.022]、C封堵剂使并发症风险降低[OR(95%CI)=0.266(0.079,0.889),P=0.031]。结论 经皮穿刺肺活检并以B、A、C 3种封堵剂封堵针道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结节 组织检查 粗针 明胶海绵 吸收性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胸壁肺活组织检查29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程 石健民 +4 位作者 岳中麟 薛福林 林友华 赵恭华 张秉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4期15-16,共2页
B超引导下肺活检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是一项很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本文报告29例经胸壁肺活检结果。
关键词 下经 组织检查 胸部疾病 穿刺探头 检针 检阳性率 超声探头 病理对照 日本东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检查并发空气栓塞导致死亡1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鹏 杨勇 赵红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8-580,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胸闷不适1个月余”于2019年7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咳嗽,无咳痰、胸痛及咯血,无低热、盗汗。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心血管疾病史,曾于钢厂工作数十年。2019年6月13日至我院...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胸闷不适1个月余”于2019年7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咳嗽,无咳痰、胸痛及咯血,无低热、盗汗。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心血管疾病史,曾于钢厂工作数十年。2019年6月13日至我院查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上叶团片状病灶,部分强化,双肺多发结节;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分钙化(图1A、1B)。各项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与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栓塞 穿刺术 组织检查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活检小量标本检测EGFR突变基因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聂云强 李翠云 +8 位作者 李娜 张晓艳 王辉 郭大彩 韩平 吕欣 刘淑玲 王长岭 许新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经支气管镜活检小量标本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方法ⅢB~Ⅳ期女性肺腺癌患者56例,行内镜下气管腔内瘤组织活检或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活检纵隔、肺门淋巴结,共... 目的经支气管镜活检小量标本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方法ⅢB~Ⅳ期女性肺腺癌患者56例,行内镜下气管腔内瘤组织活检或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活检纵隔、肺门淋巴结,共收集标本64例,其中内镜下支气管内单纯组织活检标本20例,单纯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TBNA)28例,支气管腔内组织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均活检的标本8例。明确诊断肺腺癌后行EGFR基因检测,分别检测19、21外显子突变,将标本分为支气管腔内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统计分析两组外显子突变情况及患者靶向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19外显子突变在支气管腔内转移组阳性率较高(χ2=4.304,P=0.038),21外显子突变在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较高(χ2=18.727,P=0.000)。共24例纳入临床疗效评估,其中支气管腔内转移患者10例(19外显子突变8例,21外显子突变2例),疾病控制率90%(9/1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4.8个月;淋巴结转移患者14例(19外显子突变3例,21外显子突变11例),疾病控制率78.57%(11/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P=0.042)。结论女性晚期肺腺癌EGFR外显子突变与不同转移形式有一定的关系,19外显子突变易出现于支气管内转移,21外显子突变易出现于淋巴结转移;支气管内转移的患者靶向治疗效果好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组织检查 支气管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例弥漫性肺疾病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诸兰艳 周淮英 +1 位作者 陈平 刘志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有91 例确诊,确诊率73-39 % ;疾病种类包括肺癌、肺结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结缔组织病肺...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124 例弥漫性肺疾病有91 例确诊,确诊率73-39 % ;疾病种类包括肺癌、肺结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结缔组织病肺损害及其它少见病。手术并发症仅部分病人有短暂痰血,偶有气胸。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方法简便、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纤维支气管 组织检查 弥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在肺癌支气管活检标本中的检测及意义
17
作者 赵惠儒 顾春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p53蛋白在肺癌术前诊断、分期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6例支气管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进行研究。结果:84例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91%。10例正常支气管粘膜未... 目的:探讨和评价p53蛋白在肺癌术前诊断、分期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6例支气管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进行研究。结果:84例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91%。10例正常支气管粘膜未见阳性表达。在鳞癌和腺癌中N1、N2阳性表达率(78.5%、71.43%)明显高于N0(48.21%);Ⅲ~Ⅳ期阳性表达率(72.41%)明显高于Ⅰ~Ⅱ期(49.09%)。结论:术前进行纤支镜活检标本的p53蛋白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能够做客观的评价,并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53蛋白 支气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肺不张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18
作者 郑春玉 雷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检查 检查结果分析 不张 呼吸内科 病例分析 组织 容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支气管镜结合经皮肺穿技术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金发光 顾兴 +4 位作者 楚东岭 傅恩清 谢永宏 刘静莉 穆德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评价超细支气管镜结合经皮肺穿技术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69例肺外周病变患者均先进行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对无阳性结果,且病灶位于肺门、内带或中带的89例患者进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对病灶位于... 目的评价超细支气管镜结合经皮肺穿技术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69例肺外周病变患者均先进行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术,对无阳性结果,且病灶位于肺门、内带或中带的89例患者进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对病灶位于中、外带的77例患者,经X线引导进行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对于超细病灶紧贴胸壁的70例患者经B超引导进行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切割活检术。结果269例患者行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共276例次,获得诊断者82例,阳性率为30.5%(82/269);89例患者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94例次,获得诊断者66例,阳性率为74.2%(66/89);77例患者行X线引导经皮肺针吸活检85例次,获得诊断者52例,阳性率为67.5%(52/77);70例患者行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切割术79例次,获得诊断者49例,阳性率为70.0%(49/70)。4种方法结合后的诊断率(92.6%)明显提高。结论综合超细支气管镜检查结合经皮肺穿等介入诊断技术,可明显提高肺外周病变的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检查 疾病 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穿刺体会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国栋 周正荣 +1 位作者 李文涛 彭卫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47-849,共3页
目的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探讨穿刺操作技巧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7年6月肺内实质性占位病灶行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116例,分析并发症的种类、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探讨CT导引下经皮... 目的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探讨穿刺操作技巧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7年6月肺内实质性占位病灶行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116例,分析并发症的种类、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物穿刺过程及其体会。结果116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15.5%)、穿刺道出血(10.3%),咯血(4.3%),其他(1.7%)。除1例气胸患者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外,余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穿刺术前病灶评估、术中精确定位及正确训练患者呼吸运动以配合穿刺操作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病变 经胸针吸组织检查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