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泡蛋白沉积症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贺正一 洪明理 丛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泡蛋白沉积症 经支气管肺活检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肺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兴胜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肺活检 (Transbronchiallungbiopsy ,TBLB)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原因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 ,对 2 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 ,包括 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和 11例COPD继发肺纤维化 (...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肺活检 (Transbronchiallungbiopsy ,TBLB)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原因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 ,对 2 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 ,包括 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和 11例COPD继发肺纤维化 (PF COPD) ,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取得肺组织 ,切片行HE染色 ,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I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比较IPF与PF COPD之间在病理形态学、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类型及分布特点方面的区别。结果 IPF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高于PF COPD(P <0 .0 1) ,IPF以较粗大的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 ;而PF COPD则以较纤细的Ⅲ型胶原纤维为主。结论 IPF与PF COPD在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纤维增生程度及胶原纤维类型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 ;TBLB结合免疫组化方法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肺活检 诊断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支气管镜在周围型肺结节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宝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8,共8页
随着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肺癌筛查的普及,周围型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提高。部分患者通过获取活检标本明确诊断并及早治疗。经支气管肺活检是周围型肺结节非手术活检的方式之一,相较于经皮肺穿刺活检创伤小、... 随着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肺癌筛查的普及,周围型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提高。部分患者通过获取活检标本明确诊断并及早治疗。经支气管肺活检是周围型肺结节非手术活检的方式之一,相较于经皮肺穿刺活检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然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诊断率约为70%,与经皮肺穿刺活检约90%的诊断率相比仍显逊色。2018年以来,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相继应用于临床,本文对其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肺结节经支气管肺活检的诊断率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结节 经支气管肺活检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支气管镜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淑娟 方申存 侯志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6,共8页
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广泛应用,肺外周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的检出率正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明确PPL的性质,需对PPL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PPL远离中央气道且靠近胸膜,常规支气管镜难以到达,诊断率和灵敏度... 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广泛应用,肺外周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的检出率正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明确PPL的性质,需对PPL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PPL远离中央气道且靠近胸膜,常规支气管镜难以到达,诊断率和灵敏度都不理想。虽然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率有所提高,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机器人支气管镜(robotic⁃assisted bronchoscopy,RAB)是用于诊断肺部病变的新技术,提高了导航的精确度,扩大了镜头的可达范围,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稳定性、灵活性等优势,较传统支气管镜诊断率更高、安全性更大。RAB还可作为介入平台与现有消融治疗方式结合,对肺部肿瘤进行消融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RAB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是未来支气管镜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支气管 外周病变 经支气管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唐雄 罗玲 高兴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01-2602,共2页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PAP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诊治经验及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患者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等,影像学相对特异,高分辨C...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PAP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诊治经验及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患者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等,影像学相对特异,高分辨CT表现为"地图"状、"铺路石"或"碎石路样"改变,但常规CT误诊率较高。入院前72%患者存在误诊,多仅凭胸部CT等影像学改变误诊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部感染及肺结核等。仅少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等检查(31%)。确诊患者中87%是通过BAL及TBLB明确。90.5%患者在院外接受抗感染治疗,28.6%的患者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症状明显改善。结论:PAP患者误诊误治仍很普遍,多因仅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基层医院开展支气管镜检查非常必要。临床医生在高度怀疑PAP可能时应行高分辨胸部CT检查,确诊需要行支气管镜、BAL、TBLB等检查,必要时肺穿刺或胸腔镜等明确病理诊断,并尽早转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诊治,避免误诊误治。诊断不明确时慎用激素,避免盲目使用抗菌素,治疗主要依赖于肺泡灌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蛋白沉积症 泡灌洗 经支气管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卫平 唐可京 +1 位作者 郭禹标 谢灿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84-3386,共3页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临床特征、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及诊治情况,探讨其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2例...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临床特征、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及诊治情况,探讨其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22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AP以咳嗽、咳痰和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性胸部CT表现包括磨玻璃影、地图样分布和铺路石征。本组患者全部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确诊。22例PAP患者中15例接受了全麻下同期双侧或分期单侧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治疗,接受WLL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血气、肺功能和影像学方面的异常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PAP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熟悉PAP胸部CT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PAP的早期诊断,确诊主要依靠BAL和TBLB,目前WLL为PAP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蛋白沉积症 支气管泡灌洗 经支气管肺活检 大容量全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1,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的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等。移植肺并发症的确诊主要依据移植肺活组织检查(活检)。本文对移植肺病理学研究的简史、移植肺活检的主要方法及其病理学处理技术、肺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囊性纤维化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经支气管冷冻(TBCB) 支气管泡灌洗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 移植相关血管病(T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