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资本性支出、经常性支出与内生经济增长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宝顺 刘京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62,143,共8页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常性(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该研究结论为平衡预算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资本性支出 公共经常性支出 经济增长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农民人均货币支出率分析农村货币流通状况
2
作者 崔军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40-43,共4页
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衡量它的标志是什么?理论界已探讨了多年。综而论之,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标志,绝不是靠一个单一的指标便能全面衡量的,而是需要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筒而言之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指标和定... 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衡量它的标志是什么?理论界已探讨了多年。综而论之,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标志,绝不是靠一个单一的指标便能全面衡量的,而是需要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筒而言之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指标和定量分析指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又分为若干种,诸如采用经济增长率加物价上涨率来分析货币流通量是否适应;“经验数据”法;用物价指数分析币值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支出 流通状况 指标体系 经验数据 上涨率 人均消费支出 家计调查 下降状态 经常性支出 人均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储蓄率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永洪 王斐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4,共7页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真实储蓄率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政府经常性支出作为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解决了真实储蓄率与新国民财富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将外贸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从对外开放风险的角度克服真实储蓄率在资源经...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真实储蓄率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政府经常性支出作为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解决了真实储蓄率与新国民财富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将外贸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从对外开放风险的角度克服真实储蓄率在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上的缺陷。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率的合理性和对外开放程度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对外贸风险的线性调整方式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储蓄 政府经常性支出 国民财富 制度资本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赤字对GDP的冲击效应
4
作者 周达军 陈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冲击效应 GDP 财政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 债务收入 财政收入 经常性支出 收入项目 支出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税利分流”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尤象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8-52,共5页
一、“税利分流”的试点反馈 “税利分流”的理论前提是税和利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范畴;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标准,对社会产品实行的强制、无偿的征收,它既是国家获得满足其经常性支出的收入手段、又是国家... 一、“税利分流”的试点反馈 “税利分流”的理论前提是税和利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范畴;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标准,对社会产品实行的强制、无偿的征收,它既是国家获得满足其经常性支出的收入手段、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利润是资产收益,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利分流 经常性支出 经济杠杆 宏观调控 资产收益 社会产品 生产资料所有者 理论前提 经济范畴 所得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县市对私立学校的补贴
6
作者 市川正吾 项斯文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3-23,26,共2页
一、日本私立学校的财政私立学校在日本正规教育的整个体系中举足轻重。近1/3高中学生和3/4大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私立幼儿园占幼儿园总入学数的3/4。
关键词 私立大学 教育研究所 教育体系 教育质量 正规教育 学生学费 学生家庭 科研设备 基金收入 经常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教事业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7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10期50-53,共4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文教事业(以下简称事业)差额预算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收入财务管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文教事业(以下简称事业)差额预算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收入财务管理的规定》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原则,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差额预算管理单位是指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一般占单位经常性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含〉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文教事业 建立健全 主管部门 事业发展 暂行办法 预算 资金使用效益 经常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