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超微经皮肾镜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黄旭锋 王俊龙 王飞 洪德时 杨乐乐 李康 林杰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我院209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FURS组65例,采用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SMP组62例,采用SMP进行碎石取石;MPCNL组82例,采用MPCNL。比较3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住院费用。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一次性SF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PCNL组一次性SFR(89.0%,73/82)显著高于FURS组(72.3%,47/65)(P=0.009);MPCNL组手术时间(38.8±7.6)min,明显短于FURS组(52.3±7.2)min与SMP组(47.5±7.8)min(P=0.000,0.001)。FURS组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1.5±0.5)g/L,显著少于SMP组(5.0±1.6)g/L和MPCNL组(6.3±1.8)g/L(均P=0.000);FURS组住院时间(2.2±0.5)d,明显短于SMP组(3.5±0.8)d与MPCNL组(5.3±1.4)d(均P=0.000);FURS组住院费用(22543.4±1600.4)元,明显少于SMP组(26837.7±2003.9)元与MPCNL组(26784.4±2086.9)元(均P=0.000),SMP组与MPCNL组差异无显著性(P=0.869)。3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62,P=0.794)。结论FURS、SMP与MPCNL均是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FURS术中出血最少、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少,但一次性SFR最低、手术时间最长。MPCNL手术时间最短,一次性SFR最高,但术中出血最多,住院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超微经皮肾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石术 肾下盏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天 许可慰 +6 位作者 谢清灵 江先汉 李逊 赵风进 刘一帆 殷羽飞 黄奕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PCNL与FURS联合组(n=44)及MPCNL对照组(n=43)。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类型及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平均时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组均优于MPCNL组(P <0.05)。联合组首次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MPCNL联合FURS治疗鹿角形结石,可提高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同时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出血风险。在斜仰卧截石位状态下,利用MPCNL联合FUR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微创经皮肾碎石石术 输尿管碎石石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15例报告 被引量:28
3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江军 王洛夫 李家宽 万江华 兰卫华 张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4例发生于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1例,术后14例。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后,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首先液体复苏,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验性应用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应用小剂量甲强龙,发生肺部感染顽固性低氧者呼吸机通气辅助呼吸。结果 1例术中出现感染性休克,及时终止手术并转入ICU进一步救治;1例发生在麻醉苏醒过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给予保留气管插管,液体复苏并转入ICU治疗。13例发生在术后2~8 h,经快速液体复苏,其中5例转入ICU进一步救治。8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4例出现呼吸衰竭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无患者死亡,15例均在3~5 d后逐渐停用血管活性药物,术后3~8 d后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12例术后结石成分分析:10例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及磷酸镁铵,2例为草酸钙。结论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是预防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重要环节;对结石合并感染且术中、术后突发高热患者推荐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供氧维持氧气运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石术 输尿管石术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瑶 林艳君 +1 位作者 于圣杰 姜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套石篮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148名因肾结石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化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观察组为套石篮联合输尿管... 目的:研究套石篮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148名因肾结石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化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观察组为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n=73),对照组为仅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n=75)。比较2组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发热率、结石清除率、石街发生率等指标。结果:2组间平均年龄分别为(43.76±8.16)、(43.45±7.35)岁,无统计学差异(P=0.628);结石大小分别为(1.49±0.22)、(1.54±0.21)cm,无统计学差异(P=0.101);观察组手术时间(84.4±4.0)min较对照组手术时间(68.7±4.6)min长(P=0.000);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8.6%(72/73),较对照组89.3%(67/75)高(P=0.034);观察组石街发生率为0(0/73),较对照组8.0%(6/75)更低(P=0.028)。2组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发热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石街形成风险,可以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碎石石术 套石篮 肾结石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大伟 鲁军 +6 位作者 夏术阶 张琦 朱江 凡杰 孙晓文 李慧峰 张定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15-1016,1019,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168例175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8例均为Ⅰ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35~65min...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168例175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8例均为Ⅰ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45min,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6d。术后发热1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3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残留、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尤其适用于结石较大、肉芽包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石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附49例报告) 被引量:11
6
作者 董自强 毛峥 +3 位作者 张平 李克军 许晓明 张路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 im 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肾中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 im 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肾中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气压弹道碎石成功率100%。术后肉眼血尿55.1%(27/49),26例持续1-3 d后停止,1例造瘘管血尿明显并有血块,持续8 d后停止;术后发热10.2%(5/49)。1周结石清除率93.9%(46/49),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98.0%(48/49)。49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个月,未发生输尿管狭窄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输尿管结石 微创经皮肾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海云 曾小明 +4 位作者 余明主 谭公祥 陈亚梅 郑慧杰 周刚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PCNL治疗6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标准通道组(n=36)和微通道组(n=31)...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PCNL治疗6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标准通道组(n=36)和微通道组(n=3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42.3±8.9)min vs.(46.3±10.4)min,t=-1.697,P=0.095]、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97.2%(35/36)vs.93.5%(29/31),X^2=0.018,P=0.894]、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2.3±4.9)g/L vs.(11.0±4.7)g/L,t=1.103,P=0.274]和住院时间[(6.4±1.O)d vs.(6.2±1.0)d,t=0.816,P=0.417]均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如输血[8.3%(3/36) vs.6.5%(2/31),X^2=0.000,P=1.000],发热[13.9%(5/36)vs.12.9%(4/31),X^2=0.000,P=1.000],输尿管穿孔[0 vs.3.2%(1/31),P=0.463]均无统计学差异。67例术后随访0.5~3年,平均1.2年,无肾功能丧失、肾周积液、复发性尿路感染、输尿管狭窄等。结论 标准通道和微通道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石术 输尿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观察(附31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军 王可兵 +5 位作者 李文杰 虞晓勇 谢磊 方建明 汤珺 夏宏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89-190,共2页
随着后腹腔镜手术的迅速推广,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于不适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或上述几种方法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 后腹腔输尿管切开石术 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石术 经皮肾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后腹腔手术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分腿位与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炜斌 哈木拉提·吐送 +6 位作者 阿衣丁·西热牙孜旦 阿斯木江·阿不拉 乃比江·毛拉库尔班 斯迪克江·尼亚孜 高新 夏韩 宋光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术前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俯卧分腿位组手术时间(69.6±20.7)min,明显短于传统俯卧位组[(90.5±35.3)min,t=-3.280,P=0.002],一期结石清除率97.1%(34/35),明显高于传统俯卧位组79.5%(35/44)(χ^(2)=3.984,P=0.037)。俯卧分腿位组术后感染1例,发热3例,出血1例;传统俯卧位组术后发热4例,出血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2组手术出血量、工作通道、血红蛋白变化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分腿位行PCNL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石术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俯卧分腿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套石网篮治疗 ESWL 排空障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毅 沈翀 +1 位作者 阎家骏 潘建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 PCNL )联合套石网篮治疗体外震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8月采用PCN...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 PCNL )联合套石网篮治疗体外震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8月采用PCNL联合套石网篮治疗ESWL排空障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78例。 B超定位,58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单组肾盏,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20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多组肾盏采用新型经皮肾镜标准通道下气压弹道或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2~98 min,平均61 min。71例一期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1.0%(71/78);2例二期碎石后取净;3例辅助行ESWL治疗;2例因残留结石较小药物排石排出。住院5~12 d,平均7.2 d。无胸膜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78例随访3个月,未见结石残留。结论PCNL术中联合套石网篮可减少皮肾穿刺通道数,避免大出血及集合系统狭窄风险,是处理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恰当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石术 套石网篮 肾盏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进食对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霞 郎琅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进食对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6h开始首次饮温开水20~30mL,观察15~30min患者若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遵循少量... 目的观察早期进食对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6h开始首次饮温开水20~30mL,观察15~30min患者若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开始逐步加量进食面汤、米汤等流质4~6次,24h后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若首次饮水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待肛门排气后再进食。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患者术后2~3d排气后进食,进食量及进食种类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进食有利于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 石术 早期进食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微造瘘TROCAR管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朝阳 程琳 王岳勇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1A期1277-127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肾微造瘘TROCAR管输尿管石术 护理配合 鹿角形巨大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健 刘华伟 王战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6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收集所有患者中段尿液,对尿液中的病原...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6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收集所有患者中段尿液,对尿液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46例患者中50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7.74%。50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最高,为77.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21.8%)和真菌(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结石直径大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高龄、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结石直径大均为引起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石术 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管化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管化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未放置肾造瘘管)和对照组(留置F14肾造... 目的探讨无管化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未放置肾造瘘管)和对照组(留置F14肾造瘘管),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率、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镇痛药物需求比例、术后疼痛程度、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留置肾造瘘管相比,无管化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在结石清除率等方面效果相当,但其具有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促进患者康复,节约医疗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造瘘经皮肾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126例分析
15
作者 邓学斌 袁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503-504,共2页
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开展了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1997年间所收治的输尿管各段结石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病人126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取石治疗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反应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开展了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1997年间所收治的输尿管各段结石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病人126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取石治疗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反应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临床资料1997年间经尿道输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石术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高让 廖邦华 +3 位作者 陈云天 郜小帅 王坤杰 李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72例,采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大于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72例,采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结石部位、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并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患者272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84例,中位年龄46.5岁。其中肾结石254例(93.4%)、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6.6%),且有6例(2.2%)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结石平均累计最大径线(cumulative stone diameter,CSD)为(34.2±9.7)mm。手术成功率为99.3%,平均手术时间为(44.17±20.47)min,平均碎石时间为(28.58±20.4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3±2.3)d。30 d结石清除率为90.5%,90 d结石清除率为9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积水是术后结石清除率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5.31~7 133.90,P=0.004)。28例(10.3%)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12例(4.4%)、需镇痛治疗的腰痛7例(2.6%)、石街2例(0.7%)、超过24 h血尿7例(2.6%),无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是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95%CI=1.030~1.222,P=0.008)。结论:针对大于2 cm的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肾积水是影响结石清除率的独立因素,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碎石石术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行输尿管镜检查及取石术41例体会
17
作者 高建光 杨俊福 +2 位作者 魏金星 张卫星 乔兰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74-75,共2页
既往输尿管镜检查或取石术均在硬外麻醉或腰麻下住院进行,一年多来作者对41例患者在门诊进行46次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或取石术,占同期50例(55次)的82%(83.6%),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尿管 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使用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水清 陈银威 +3 位作者 刘威 杨健 蒋荣江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1-1006,1045,共7页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RIRS手术的患者329例,根据术...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RIRS手术的患者329例,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治疗组177例[普通剂量组(80~120 mg)67例、高剂量组(160~200 mg)110例]和对照组152例,所有输尿管软镜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置入成功患者再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UAS置入成功治疗组170例[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80~120 mg)64例、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160~200 mg)106例]和UAS置入成功对照组130例。对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00%vs.8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S置入成功治疗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也均高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82.94%vs.39.23%,92.35%vs.59.23%),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3.70±1.36)次vs.(5.51±1.43)次],手术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70.14±26.31)min vs.(103.79±39.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均高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90.57%vs.70.31%,96.23%vs.85.94%),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3.44±1.17)次vs.(4.13±1.56)次],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66.74±28.29)min vs.(75.78±21.71)min,(3.04±1.75)d vs.(4.09±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滴间苯三酚对RIRS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提高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且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此外,相较普通剂量,高剂量间苯三酚的有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输尿管钬激光碎石石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后腹腔镜手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创伤程度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19-1821,1824,共4页
目的:对比单孔后腹腔镜手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创伤程度。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经皮肾镜... 目的:对比单孔后腹腔镜手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创伤程度。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早期炎症应激、疼痛相关介质、创伤相关蛋白、胰腺的生物学效应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ET)、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物质(SP)、白介素-6(IL-6)、SK、神经肽Y(NPY)等疼痛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2(HSP72)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后腹腔镜手术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在减少手术创伤、避免胰腺损伤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相较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单孔后腹腔手术 经皮肾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或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树欣 程佳欢 洪含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81-85,共5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硬镜或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比较输尿管硬镜或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取石术,50例)和B组(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内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周内结石清除率、发热、血尿、肾绞痛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第3天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第1天(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CRP、IL-6水平较本组术后第1天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B组(均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或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均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取石术的手术创伤更小,围术期炎性反应更弱,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输尿管 输尿管石术 经皮肾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