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 (5)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治疗的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4
1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董建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现代观点 心律失常治疗 严重并发症 研究热点 心电生理 若干问题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并发迷走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华芬 杨新红 余姣荣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8期2030-2031,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消融治疗 相关并发症 心房颤动 迷走反射 护理干预 术中 心电生理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性早搏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萌 李筠 +4 位作者 肖婷婷 谢利剑 王健怡 姜逊渭 严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3)指引下儿童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右室流出道室早消融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频发室早患儿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3)指引下儿童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右室流出道室早消融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频发室早患儿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结果室早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23例、三尖瓣环5例、右室游离壁4例、左室流出道4例、二尖瓣环及左后分支各2例。其中2例术后延迟愈合,1例复发,2例失败,手术成功率92.9%(39/42),无手术并发症。23例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显示,时域指标即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即高频功率(HF)术后高于术前,高低频功率比值(LF/HF)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C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to3指引下儿童室早射频消融术治疗安全、有效;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自主神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MPLICITY HTN-3结果阴性不能否定经导管肾神经消融理念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雄京 董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405,共2页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Symplicity消融导管系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虽然安全,但术后6个月时消融组较假手术组诊室收缩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该阴性结果的原因或为经导管肾神经消融术的患者入选...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Symplicity消融导管系统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虽然安全,但术后6个月时消融组较假手术组诊室收缩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该阴性结果的原因或为经导管肾神经消融术的患者入选标准不合理、治疗环节不规范或肾神经消融器械存在不足,因此尚需要更多类似研究进一步证实。不能因为SYMPLICITY HTN-3阴性结果就全盘否定经导管肾神经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肾神经消融 顽固性高血压 肾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5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永福 刘艳明 +5 位作者 马春艳 安晓军 李寅健 肖树平 赵伟男 刘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543-2543,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被证实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PSVT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5例AVRT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今...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被证实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PSVT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5例AVRT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工作 PSVT 临床资料 AVRT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60例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素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7
7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创治疗法,临床研究时间尚短,还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1]。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收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进行研判,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RDN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肾交感神经 经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新技术——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被引量:3
8
作者 许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84-85,共2页
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领域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应用足量的3种以上降压药(其中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高于140/9... 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领域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应用足量的3种以上降压药(其中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39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靳晨亭 周万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14-514,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性心动过速(AT)2例,心房扑动(AF)1例呈持续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2例. 1.2 电生理检查和RFCA方法对于旁路,消融心房和(或)心室最早激动点;对于双径路,消融慢径路;对于AT,消融最早心房激动点;对于AF,沿冠状窦口、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之间行线性消融,详见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指标看医院的效率
10
作者 陶路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医院管理 医院统计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肾动脉消融去交感神经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然 甘秀妮 +2 位作者 凌智瑜 甘春霞 陈芸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消融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61例,根据血压晨峰水平,将患者分为晨峰... 目的: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消融去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61例,根据血压晨峰水平,将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所有患者均给予RDN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血压晨峰,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数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与非晨峰组比,晨峰组的BUN、Cr水平较高(P<0.05),eGFR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2组的BUN、Cr水平降低(P<0.05),eGFR水平增高(P<0.05),2组间BUN、Cr和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非晨峰组比,晨峰组的血压晨峰差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2组的血压晨峰差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2组间血压晨峰差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非晨峰组比,晨峰组的SF-36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的SF-36均明显增高(P<0.05),2组间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个别案例出现肾动脉狭窄、穿刺点血肿,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RDN可有效降低存在血压晨峰现象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肾动脉消融去交感神经术 高血压 血压晨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勾白冰 黄晶 +1 位作者 钱俊 熊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2-348,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导管肾交感消融术(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12月发表的关于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经筛选后用...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导管肾交感消融术(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12月发表的关于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经筛选后用于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D)及脑钠肽(BNP),次要结局指标为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6 min步行试验结果。采用Rev Man 5.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CI表示效应量。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S)采用"RDN组"和"药物治疗组"的结局指标变化,自身对照试验采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结局指标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230例患者)。在RCT/CS中,RDN组主要结局指标LVEF较药物治疗组明显升高[WMD=7.17,95%CI(3.77,10.56),P<0.01],LVDD[WMD=-4.42,95%CI(-0.59,0.26),P<0.01]及BNP[SMD=-1.48,95%CI(2.38,-1.12),P<0.01]明显降低;次要结局指标心率明显降低[WMD=-9.96,95%CI(-17.08,-2.12),P=0.01],收缩压明显升高[WMD=12.89,95%CI(1.15,24.17),P=0.27],舒张压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身对照试验中,RDN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MD=-0.47,95%CI(-0.83,0.11),P=0.01],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WMD=-2.57,95%CI(-4.75,-0.39),P=0.02],其余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导管RDN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 治疗结果 安全性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文轩 张天静 +5 位作者 贾玉和 张林峰 朱嘉宝 张瑶 程怀兵 樊晓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否影响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并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98例,SAHS组252例,非SAHS组246...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否影响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并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498例,SAHS组252例,非SAHS组24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房颤类型及睡眠呼吸异常类型,随访术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2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内,术后总房颤复发率为33.0%。SAHS组和非SAHS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分别为30.1%和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S组和非SAHS组中,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HS组中低通气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与非SAHS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HS组和非SAHS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和房颤未复发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AHS不影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 心房颤动 左心房前后径 经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谷云飞 金军 +7 位作者 薛国华 潘广杰 郭玉冰 吴鹏宇 齐玉婕 陈伟刚 常学伟 张守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min对(58.4±11.3)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min对(15.3±1.8)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s对(180±20)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Columbus系统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中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玉琴 李占全 +1 位作者 张薇薇 张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OCM )经导管化学消融室间隔术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类型、持续时间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经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60例 ,其中男性 3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6~ 60岁。采用导管... 目的 :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OCM )经导管化学消融室间隔术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类型、持续时间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经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60例 ,其中男性 3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6~ 60岁。采用导管化学消融室间隔术治疗。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 ,记录经导管向间隔支动脉注射无水乙醇后 ,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类型、过程及处理后的转归。结果 :60例患者中 5 2例 ( 86 7% )发生心律失常并发症 ,其中Ⅰ度房室阻滞 3 3例 ( 5 5 0 % ) ,Ⅲ度房室阻滞 19例( 3 1 7% ) ;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40例 ( 66 7% ) ;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5例 ( 8 3 % ) ;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5例( 8 3 % )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3 7例 ( 61 7% )。上述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 ,均在暂停注射无水乙醇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后数秒至 2 0min内消失。结论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 ,术中虽心律失常并发症多见 ,但持续时间短暂多为一过性 ,不失为一种治疗HOCM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化学消融 治疗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术中 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国产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初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乔宇 付明鹏 +8 位作者 刘可 杨克 陈旭华 赵震 郭雨龙 郭金锐 牛国栋 华伟 郭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射频及冷冻能源均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成熟能源,而脉冲电场消融(PFA)则应用脉冲电场使组织产生不可逆性电穿孔,是目前应用于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新型能源,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国产PFA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中... 目的:射频及冷冻能源均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成熟能源,而脉冲电场消融(PFA)则应用脉冲电场使组织产生不可逆性电穿孔,是目前应用于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新型能源,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国产PFA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中牵头单位的初期结果,纳入了2022年6月至8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PF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在消融前后分别进行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术后48 h内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其中7例为男性,年龄为(53.3±9.6)岁。共对40支肺静脉进行PFA治疗,其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的消融时间分别为(47.1±18.6)s、(33.6±10.7)s、(42.7±14.1)s、(37.1±10.4)s。手术时间为(89.5±22.9)min,左心房操作时间为(59.9±17.6)min,照射剂量为(23.1±11.9)mGy。全部(100%)肺静脉均达到肺静脉隔离的手术终点,无围术期并发症出现。结论:新型PFA系统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即刻成功率高、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但该结果仍需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结果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导管消融 脉冲电场消融 肺静脉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肺静脉造影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飞 刘少稳 张志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肺静脉造影 多排螺旋CT 房颤 室上性心动过速 经皮穿刺 左房后壁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建云 陈立 +2 位作者 徐玉鹏 王书芳 刘桂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0期2025-2027,共3页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理护理 患儿 心理分析 治疗 PSVT 心功能下降 正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的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沪生 吴静 +4 位作者 董凤伟 张佳 黄婪 李心钰 马北异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46,64,共5页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的特征差异,以期为临床开展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475例房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的特征差异,以期为临床开展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475例房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特征的类别,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潜在剖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可分为低水平运动恐惧组(29.05%)、中等水平运动恐惧组(48.21%)和高水平运动恐惧组(22.74%)。三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居住方式、房颤病程、症状分级、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房颤症状分级是患者运动恐惧的危险性因素;房颤病程<3年和领悟社会支持是患者运动恐惧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水平存在显著异质性,医护人员可依据不同人群特征给予针对性干预策略,以降低其术后运动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导管射频消融 运动恐惧 社会支持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犬心室流出道间隔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阚通 章伟 +3 位作者 张敏 张建 储国俊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犬心室流出道间隔对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实验犬为模型,射频消融心室流出道间隔处肌肉。术前经胸超声检测左心室流出道宽度、收缩期室间隔厚度和射血分数等指标,消融成功后即刻检测超声指标,术后1、...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犬心室流出道间隔对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实验犬为模型,射频消融心室流出道间隔处肌肉。术前经胸超声检测左心室流出道宽度、收缩期室间隔厚度和射血分数等指标,消融成功后即刻检测超声指标,术后1、3个月分别复查存活犬超声指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只实验犬中9只消融成功,1只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只消融成功但麻醉过深,出现呼吸抑制死亡。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0%,8只术后存活至预定随访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存活犬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宽度、收缩期室间隔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改变;心电图、血压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初步验证射频消融实验犬心室流出道间隔心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提供了有用参数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室间隔 心室流出道梗阻 经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