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成像在消除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碘油伪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杜丹丹 吕维富 +2 位作者 林婷婷 唐皓 周春泽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检查中单能量图像(Mono)对消除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碘油沉积硬化伪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能谱CT扫描机对符合标准的30例肝癌患者于TACE术后行能谱CT检查,获得Mono图像,并与常规混合能量(QC)图像进行对比,选取伪... 目的探讨CT能谱检查中单能量图像(Mono)对消除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碘油沉积硬化伪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能谱CT扫描机对符合标准的30例肝癌患者于TACE术后行能谱CT检查,获得Mono图像,并与常规混合能量(QC)图像进行对比,选取伪影较多的层面,观察不同成像方式下碘油栓塞缺损区和周边区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分别计算噪声指数(NI)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90 ke V Mono图像主观评分最高,观察碘油沉积范围和周围结构最好,90 ke V Mono图像的SNR为(0.78±0.17),QC图像的SNR为(0.62±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图像的CNR介于60ke V和70 ke V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CT和能谱CT相比,对显示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区和/或周边区结构最佳的图像为90 ke V Mono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影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奉伟 刘现闯 +1 位作者 鲍志宇 乔元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EB-TACE)。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CSM)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栓塞材料应用于DEB-TACE,目前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CSM的主要特性及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恶性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淑莉 王淑娇 +1 位作者 李红梅 薛芝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例(存活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采集HCC患者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VEGF,计算治疗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ΔHIF-1α、ΔVEGF)。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否合并血管侵犯、转移、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和腹水以及ΔHIF-1α、ΔVEGF,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以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HCC患者分为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比较不同ΔHIF-1α、ΔVEGF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结果 死亡组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均低于存活组(Z分别为4.210、12.632,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转移、门静脉高压、腹水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有关(P均<0.05),而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静脉癌栓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无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Ⅲ期、ECOG评分2分、血管侵犯、转移、ΔHIF-1α、ΔVEGF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82例、低水平者60例,血清ΔVEGF高水平者74例、低水平者68例,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2%、53.3%,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0%、55.9%,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分别为5.312、6.287,P均<0.05)。结论 HCC患者TACE治疗后死亡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存活者,并且血清ΔHIF-1α、ΔVEGF高水平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赵敏 祝涛 黄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测评量表(ESCA)及欧洲癌症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OL-C30)调查患者术前及术后出院3个月回院复诊时负面情绪、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对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SAS及SDS评分降低;ESCA及QOL-C30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肝癌切除手术史、疾病知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320;P<0.001)、肝癌切除手术史(β=-0.245;P=0.001)及疾病知情情况(β=-0.290;P=0.001)均可显著影响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共同解释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69.30%的变异度(F=35.128;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PHC患者术后QOL-C30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r=-0.627,-0.609;P<0.05);与ECSA评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老年PHC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但整体水平依旧不佳,而年龄≥75岁、既往肝癌切除史及不知晓自身病情的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差,且具有以上特征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自护能力更差,建议临床关注具有以上特征的老年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注重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及自护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魏淑萍 苏茗羽 +1 位作者 李均彪 蒋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应激反应、不良情绪、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肝癌 应激反应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国俊 孙中杰 +1 位作者 马清涌 潘承恩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切除性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影像学检查作为TACE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HCC治疗前后的血液供应特点和超声造影(CEUS)、...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切除性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影像学检查作为TACE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HCC治疗前后的血液供应特点和超声造影(CEUS)、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几种影像学评价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细胞癌 血液供应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与冷凝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治疗 中晚期肝癌 疗效观察 冷凝 原发性肝癌 治性切除手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牟玮 《求医问药》 2010年第4期17-18,共2页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等自觉症状时,他们则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肝癌的中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会出现巨大肿瘤、肝功能差、肿瘤肝内转移或多中心肿瘤等严重病症,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患者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疗法 治疗 肿瘤肝内转移 巨大肿瘤 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春艳 吴斌 +4 位作者 兰川 邓大炜 张光年 冷政伟 李建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TACE组和TACE+索拉非尼组(联合组),每组44... 目的评估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TACE组和TACE+索拉非尼组(联合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54.5%,高于TACE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8%,TAC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59.1%、47.7%,均明显高于TACE组(36.4%、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疗效较好,患者远期生存期得到延长,且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晚期肝细胞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原发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婷 徐慧 王红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8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原发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五病区疼痛科实施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原发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五病区疼痛科实施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践赋能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能力、负性情绪及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医学应对问卷量表中应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皱厚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实践赋能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护理应用在肝癌患者TACE术后患者中,提升其应对能力,减轻负性情绪,改善营养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心理指导 营养干预 原发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伟杰 郑银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917-1920,共4页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检查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TACE术后肝癌患者60例(87个病灶),均行MRI-DWI和CT检查,以TACE术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肿瘤残余病灶诊断准确率及对肿瘤残余...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检查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TACE术后肝癌患者60例(87个病灶),均行MRI-DWI和CT检查,以TACE术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肿瘤残余病灶诊断准确率及对肿瘤残余病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情况。结果60例TACE术显示87个病灶中,有肿瘤残存病灶64个,无肿瘤残余病灶23个。MRI检查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71.26%。增强CT诊断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62.07%。MRI联合增强CT诊断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94.25%。MRI联合增强CT诊断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高于MRI和增强CT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增强CT诊断肿瘤残余病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MRI和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均对肝癌TACE术的疗效有评估价值,MRI-DWI联合增强CT能更清楚显示肿瘤残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家广 周任 庞志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未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未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腹腔转移率及肝内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1年生存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明 周军 +1 位作者 魏海梁 郭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临床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手段之一,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栓塞综合征(PES)最为常见,西医对症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加重肝脏代谢负荷。中医治疗肝癌TACE后PES有较为满意效果。本文梳理了近年来... 临床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手段之一,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栓塞综合征(PES)最为常见,西医对症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加重肝脏代谢负荷。中医治疗肝癌TACE后PES有较为满意效果。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中医辨治肝癌TACE后PES进展,旨在为相关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栓塞综合征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和DSA评估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余卫民 刘培举 朱培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897-899,共3页
探讨CT、MRI和DSA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2016年5月—2018年10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经TACE治疗,术后3~6月行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 探讨CT、MRI和DSA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2016年5月—2018年10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经TACE治疗,术后3~6月行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检查作为标准,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和MRI对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检出率、肿瘤包膜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的肝癌患者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检出率。结果显示,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经DSA发现病灶62个,其中44个为术后残余或复发,另外18个为术后无残余或复发。MRI检查的准确性93.6%,敏感性90.9%,特异性100%。CT检查准确性80.7%,敏感性72.7%,特异性100%。MRI检查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复发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果表明,对原发性肝癌TACE患者,MRI检查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MRI为无创检查,可反复用于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MR波谱研究
16
作者 李运兴 李书鹏 +2 位作者 亓贞力 王刘辉 尚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波谱技术(MRS)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MR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出肝癌...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波谱技术(MRS)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MR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出肝癌病灶各时间点峰的浓度比(Cho/Lip),比较各时间点的Cho/Lip值,观察TACE后即刻动脉造影图像及1个月后动脉造影图像,判断肿瘤残留及复发情况,并将结果与1H-MRS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 d、术后2~3 d、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分别为(0.074±0.016)、(0.045±0.012)、(0.058±0.012);术后2~3 d、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均低于术前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高于术后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ACE术后1个月中动脉造影图像与TACE术后即刻动脉造影图像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Cho/Lip值较术后2~3 d升高的45个病灶,1个月后动脉造影图像与术后即刻比较显示原残存肿瘤染色区扩大。而Cho/Lip值较前降低的25个病灶其动脉造影图像未见明显不同。结论利用1H-MRS技术可以有效评价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技 原发性肝癌 质子波谱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璀 覃伟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治疗的123例肝癌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1例)。2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治疗的123例肝癌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1例)。2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肝功能。结果2组在术后12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 h(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均<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肝癌患者接受TACE术后,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术后疼痛,提高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集束化护理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睡眠质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热激蛋白90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侯宇硕 熊向乐 吴永非 《内科》 2022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法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热激蛋白90α(HSP90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PH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1例。常规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法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热激蛋白90α(HSP90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PH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载药微球TACE疗法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血清ALT、血清甲胎蛋白(AFP)、热激蛋白90α(HSP90α)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患者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100.00%)高于常规组患者(85.37%);两组患者的血清ALT、TBIL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水平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血清AFP、HSP90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水平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手足综合征、心脏毒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疗程结束后24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8.9个月)长于常规组(14.2个月)(P<0.05)。结论载药微球TACE疗法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显著地降低PHC患者的血清AFP、HSP90α水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但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阿帕替尼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乔建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TACE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TACE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联合中药肝复方法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中药肝复方法 肝郁脾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劲松 李国萍 +1 位作者 潘金荣 罗志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茂名石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各30例)。研究期间共有3例患者退出研...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茂名石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各30例)。研究期间共有3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参与研究的患者为57例,中年组27例,老年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改善体能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年组、老年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6%、40.0%。中年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与老年组比较,中年组在KPS评分改善方面的情况明显更好,P<0.05。与老年组比较,中年组在QOL评分改善方面的情况明显更好,P<0.05。与老年组比较,中年组在VAS疼痛评分改善方面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生存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患者 年龄 生活质量 体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