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成像在消除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碘油伪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杜丹丹 吕维富 +2 位作者 林婷婷 唐皓 周春泽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检查中单能量图像(Mono)对消除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碘油沉积硬化伪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能谱CT扫描机对符合标准的30例肝癌患者于TACE术后行能谱CT检查,获得Mono图像,并与常规混合能量(QC)图像进行对比,选取伪... 目的探讨CT能谱检查中单能量图像(Mono)对消除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碘油沉积硬化伪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能谱CT扫描机对符合标准的30例肝癌患者于TACE术后行能谱CT检查,获得Mono图像,并与常规混合能量(QC)图像进行对比,选取伪影较多的层面,观察不同成像方式下碘油栓塞缺损区和周边区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分别计算噪声指数(NI)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90 ke V Mono图像主观评分最高,观察碘油沉积范围和周围结构最好,90 ke V Mono图像的SNR为(0.78±0.17),QC图像的SNR为(0.62±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图像的CNR介于60ke V和70 ke V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CT和能谱CT相比,对显示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区和/或周边区结构最佳的图像为90 ke V Mono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 影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奉伟 刘现闯 +1 位作者 鲍志宇 乔元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EB-TACE)。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CSM)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栓塞材料应用于DEB-TACE,目前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CSM的主要特性及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恶性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与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3
作者 彭翰斐 周志涛 +6 位作者 范隼 李庆源 何伟良 钟鹏 卢曼萍 李华 关守海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469-475,共7页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和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convention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和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convention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9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其中39例接受DEB-TACE治疗(DEB-TACE组),40例接受c-TACE治疗(c-TACE组)。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及1个月时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指标(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结果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TACE组的ORR分别为2.50%、15.00%,DEB-TACE组分别为7.69%、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的DCR分别为97.44%、79.49%,高于c-TACE组的80.00%、55.00%(P<0.05)。治疗后1周及1个月时,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c-TACE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血小板计数变化幅度大于DEB-TACE组(P<0.05);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血小板计数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轻度胃肠道反应、发热、血液系统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c-TACE组(P<0.05),两组中度胃肠道反应、发热、血液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轻度及中度皮肤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CE组1年PFS时间和1年OS时间分别为8.5个月(95%CI:7.7~9.2个月)、10.1个月(95%CI:9.3~10.7个月),DEB-TACE组分别为9.3个月(95%CI:8.6~10.1个月)、10.4个月(95%CI:9.5~10.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DEB-TACE与c-TACE治疗后的ORR相似,但DEB-TACE治疗后的DCR高于c-TACE,且DEB-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肝细胞癌 药物洗脱微球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淑莉 王淑娇 +1 位作者 李红梅 薛芝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例(存活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采集HCC患者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VEGF,计算治疗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ΔHIF-1α、ΔVEGF)。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否合并血管侵犯、转移、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和腹水以及ΔHIF-1α、ΔVEGF,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以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HCC患者分为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比较不同ΔHIF-1α、ΔVEGF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结果 死亡组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均低于存活组(Z分别为4.210、12.632,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转移、门静脉高压、腹水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有关(P均<0.05),而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静脉癌栓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无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Ⅲ期、ECOG评分2分、血管侵犯、转移、ΔHIF-1α、ΔVEGF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82例、低水平者60例,血清ΔVEGF高水平者74例、低水平者68例,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2%、53.3%,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0%、55.9%,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分别为5.312、6.287,P均<0.05)。结论 HCC患者TACE治疗后死亡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存活者,并且血清ΔHIF-1α、ΔVEGF高水平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赵敏 祝涛 黄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测评量表(ESCA)及欧洲癌症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OL-C30)调查患者术前及术后出院3个月回院复诊时负面情绪、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对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SAS及SDS评分降低;ESCA及QOL-C30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肝癌切除手术史、疾病知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320;P<0.001)、肝癌切除手术史(β=-0.245;P=0.001)及疾病知情情况(β=-0.290;P=0.001)均可显著影响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共同解释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69.30%的变异度(F=35.128;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PHC患者术后QOL-C30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r=-0.627,-0.609;P<0.05);与ECSA评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老年PHC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但整体水平依旧不佳,而年龄≥75岁、既往肝癌切除史及不知晓自身病情的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差,且具有以上特征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自护能力更差,建议临床关注具有以上特征的老年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注重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及自护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张超 戴钰辉 +1 位作者 赵婷 袁泽龙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54)、预后不良组(n=35),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GDF15、SOCS3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OCS3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下降(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降低(均P<0.05)。血清GDF15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SOCS3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GDF15、SOCS3二者联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优于血清GDF15、SOCS3各自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GDF15)=2.074、Z_(二者联合-SOCS3)=2.794,P=0.038、P=0.005)。结论血清GDF15表达水平较高和血清SOCS3表达水平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较差,血清GDF15、SOCS3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魏淑萍 苏茗羽 +1 位作者 李均彪 蒋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应激反应、不良情绪、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肝癌 应激反应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肺栓塞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尹磊 潘泽亚 +2 位作者 吴伯文 刘辉 周伟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869人次,其中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该4例患者...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869人次,其中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该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式。结果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例数占同期我院TA-CE例数的0.02%;出现肺栓塞时间为术后0.5h~5d,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胸痛、黄疸、血尿及血PO2、SatO2下降等肺栓塞症状;本组死亡2例,死亡率50%。结论肺栓塞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碘油阻塞为主的多种栓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起病急骤,死亡率高。肺动脉造影及D-Dimer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萍 李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TACE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周内出现发热症状5例、胃肠道反应45例、肝区疼痛30例、总胆红素>40μmol/L 34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精心周到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国俊 孙中杰 +1 位作者 马清涌 潘承恩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术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小琴 沈丽 周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1872-1873,共2页
原发性肝癌居10种恶性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每年有38.6万人死于肝癌,其中45%在中国。虽其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但对肿瘤巨大或多发不能手术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则尤为重要。经手术切除者也常行TACE继续治疗,以提... 原发性肝癌居10种恶性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每年有38.6万人死于肝癌,其中45%在中国。虽其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但对肿瘤巨大或多发不能手术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则尤为重要。经手术切除者也常行TACE继续治疗,以提高生存率。TACE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护理工作是整个TACE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将我科对2009~2012年301例TACE治疗患者术后观察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不良反应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化瘀方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冬彦 叶小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98-101,110,共5页
目的探讨参芪化瘀方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H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TACE及术... 目的探讨参芪化瘀方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H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TACE及术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芪化瘀方。参照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1评价两组治疗4周后实体瘤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实体瘤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胁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呆、神疲乏力积分及总积分低于治疗前,发热积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AFP、IL-6、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化瘀方联合TACE能有效减轻PHC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下调血清AFP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化瘀方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邢健 吴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63-64,7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1]。目前用于化疗的药物其不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明显,患者多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门静脉灌注 华蟾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瑞峰 朱旭瑶 李卫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6期471-473,共3页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措施。5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行TACE治疗。5例(1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水。7例(14%)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不良反应。42例(84%)患者出现栓塞后反应。其...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措施。5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行TACE治疗。5例(1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水。7例(14%)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不良反应。42例(84%)患者出现栓塞后反应。其中8例患者栓塞后反应持续时间>7 d;2例患者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生存时间未超过2个月。患者术后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0%(35/50)、54%(27/50)、36%(18/50),中位生存期12.3个月。大部分TACE术后并发症通过积极围手术期治疗可以纠正;避免过度栓塞,慎用颗粒型栓塞剂,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切除性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影像学检查作为TACE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HCC治疗前后的血液供应特点和超声造影(CEUS)、...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切除性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影像学检查作为TACE术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HCC治疗前后的血液供应特点和超声造影(CEUS)、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几种影像学评价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细胞癌 血液供应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与冷凝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治疗 中晚期肝癌 疗效观察 冷凝 原发性肝癌 治性切除手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17
作者 李民驹 周银宝 +2 位作者 沈来根 汤宏峰 唐达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用碘油、阿霉素和明胶海绵 TACE,2周后手术切除瘤肾。结果 :本组患儿 TACE后均有发热 (38℃~ 39℃ ) ,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35 .6% ,...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用碘油、阿霉素和明胶海绵 TACE,2周后手术切除瘤肾。结果 :本组患儿 TACE后均有发热 (38℃~ 39℃ ) ,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35 .6% ,有临床分期的“降期”现象 ,手术完整切除 10例 ,术后已达 2年的 8例中无瘤生存 6例。结论 :TACE可作为中晚期肾母细胞瘤的一种术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8
作者 李安琪 孙庆举 +2 位作者 陈增艾 尹化斌 纪成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玮 《求医问药》 2010年第4期17-18,共2页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等自觉症状时,他们则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肝癌的中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会出现巨大肿瘤、肝功能差、肿瘤肝内转移或多中心肿瘤等严重病症,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患者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疗法 手术治疗 肿瘤肝内转移 巨大肿瘤 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油联合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邦利 崔新江 +2 位作者 邢辉 于志军 曹贵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碘化油联合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两组接受TACE术治疗,A组术中采用单纯碘化油栓塞,B组采用碘化油联合微球序贯栓塞,进行3次栓塞,每次栓塞间隔3... 目的探讨碘化油联合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两组接受TACE术治疗,A组术中采用单纯碘化油栓塞,B组采用碘化油联合微球序贯栓塞,进行3次栓塞,每次栓塞间隔30 d。比较两组每次TACE术后1月病灶碘化油沉积良好率、病灶控制率、AFP降幅良好率,并观察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第1、2、3次TACE术后,A组碘化油沉积良好率分别为46%、56%、60%,B组分别为48%、74%、92%;A组病灶控制率分别为32%、34%、40%,B组分别为28%、74%、92%;A组AFP降幅良好率分别为42%、46%、52%,B组分别为40%、80%、92%;两组第2、3次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良好率、病灶控制率、AFP降幅良好率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碘化油联合微球TACE术治疗大肝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栓塞 碘化油 微球 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