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岩基 王汇源 +1 位作者 李浩 段旭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9-1044,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我国肝细胞癌(HCC)患者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已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目前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主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我国肝细胞癌(HCC)患者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已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目前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主流治疗方案,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一种新选择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TACE联合HAIC治疗HCC研究新进展,得出结论为TACE联合HAIC对不可切除的BCLC分期C期、巨块型HCC及门静脉受侵患者的疗效优于TACE,但对BCLC分期A/B期患者的疗效与TACE无明显差异。希望能为临床HCC患者治疗提供有效建议,并为进一步规范TACE及后期HAIC,设计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路皓 杨奕 +4 位作者 张精文 刘琦 卢俊蓉 侯英文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患者101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TACE+TKI+ICI治疗,51例患者接受HAIC+TKI+ICI治疗。比较两组的OS、PFS,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TACE+TKI+ICI组中位PFS为12.0个月,HAIC+TKI+ICI组为11.0个月(P=0.030)。TACE+TKI+ICI组中位OS未达到,HAIC+TKI+ICI组为14.6个月(P=0.005)。TACE+TKI+ICI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总胆红素升高(46.0%)及肝功能损伤(26.0%),HAIC+TKI+ICI组则为白蛋白降低(62.7%)、乏力(39.2%)及胃肠道反应(31.4%)。结论TACE+TKI+ICI方案有着更佳的远期生存获益,而HAIC+TKI+ICI方案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肝功能储备,两种方案均未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灌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治疗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卞读军 肖恩华 +6 位作者 胡冬煦 肖运平 陈翔宇 司徒卫军 贺忠 袁术文 孙剑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MSD),比较TACE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HCC瘤区时间信号曲线(TIC)TACE术前呈快速下降,TACE术后趋向平缓;MTE与TTP值术后较术前降低,NEI值术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值术后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HCCT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TACE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肝细胞的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动脉造影分析及其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AI)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施惠斌 陈颐 +4 位作者 程洁敏 龚高全 李国平 李长煜 王小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观察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的表现特点,探讨DSA动脉造影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D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TAI治疗的无法手术切... 目的观察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的表现特点,探讨DSA动脉造影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D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TAI治疗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6例。所有病例先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必要时选择进入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脾动脉造影。观察胰腺癌的直接供血动脉及其起源、胰周主要动脉受侵犯情况。结果 61例胰头癌中,所有病例胰十二指肠前上、后上动脉均参与供血(100%),53例胰十二指肠前下、后下动脉参与供血(86.9%),14例胰背动脉参与供血(23.0%)。85例胰体尾癌中,9例未见明显血供,余76例中胰背动脉参与供血31例(36.5%),胰大动脉参与供血41例(48.2%),胰尾动脉参与供血35例(41.2%)。胰周大动脉中,16例腹腔动脉受侵犯(11.0%),其中2例动脉侵犯分级Ⅳ级;3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受侵犯(24.0%);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犯(6.8%);8例肝总动脉受侵犯(5.5%);65例脾动脉受侵犯(44.5%),其中7例动脉受侵分级Ⅳ级。结论 DSA动脉造影对元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TAI术中给药靶动脉的确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动脉灌注化疗(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长煜 王小林 +5 位作者 龚高全 程洁敏 李国平 刘凌晓 施惠斌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有患者均先行PTB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有效引流后行经动脉灌注化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和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共行PTBD 28次,胆红素由术前(168.9±64.1) μmol/L降到术后最低(37.2±6.2) μmol/L,其中15例放置胆道支架,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10.6个月,共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 81次,所有病例均未出现Ⅲ-Ⅳ不良反应,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4.3%,平均生存期7.07个月。结论 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 动脉灌注化疗(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栋志 蒋荣 +6 位作者 荣嵘 姚远 吉光辉 毕朝燕 晏明 郭杰丽 熊晓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6,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子宫动脉灌注化疗 介入治疗 输卵管妊娠 临床观察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吕荣德 乔玉宁 +1 位作者 倪娜 梁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reial chemormbolization,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uduced killer cell,CIK)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6...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reial chemormbolization,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uduced killer cell,CIK)回输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行TACE术联合CIK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术联合CIK细胞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手段,护理内容繁多,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应用原则--中国肿瘤介入专家共识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革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3-970,共8页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是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化疗在局部治疗中发挥最大抗癌效力的一个必要途径。TAI中药物选择既要遵循常规全身化疗基本原则,又要兼顾经导管区域性药物灌注特性。理论上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均能经动脉...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是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化疗在局部治疗中发挥最大抗癌效力的一个必要途径。TAI中药物选择既要遵循常规全身化疗基本原则,又要兼顾经导管区域性药物灌注特性。理论上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均能经动脉灌注,但需经人体转化后才能起效的药物不适用于TAI。TAI是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直接灌注药物,能克服部分静脉化疗无法通过的生理屏障,起到药物"首过效应",从而显著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TAI后化疗药物同样会沿血液循环到全身,同时也起到全身化疗作用。TAI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相比全身化疗程度要轻微,对人体免疫功能损害亦较轻。TAI虽然适用于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但也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即在选择用药时应谨慎、合理,争取在获得最大有效作用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选择TAI药物时应根据以下用药原则:选择肿瘤敏感药物,选择原型起作用药物,首选浓度依赖型药物,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尽量避免药物毒性作用相同或对同一脏器毒性累加的药物,不得应用相互拮抗或相互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的药物及溶剂配伍,严格执行特殊药物使用说明,给予适当剂量的化疗药物,注意化疗药物应用先后顺序,重视非抗肿瘤药物与化疗药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稀释浓度与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对子宫颈癌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占龙 孙军辉 牛焕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后残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4例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和22例TACE术后Ⅱ期手术...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后残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4例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和22例TACE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组(TACE组)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第Ⅷ因子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MVD。结果TACE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0.9%,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间统计学检验显著性差异。TACE组微血管密度(MVD)大于30为90.9%,对照组MVD值大于30为50.0%,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颈癌TACE后残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升高,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TACE可能促进了残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溃疡型和伴溃疡髓质型食管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太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溃疡型和伴溃疡髓质型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对 67 例经食管 X线钡餐造影及病理检查证实(均为鳞癌)的溃疡型(46例)和伴溃疡之髓质型(21 例)食管癌患者,行相应食管段肿瘤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溃疡型和伴溃疡髓质型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对 67 例经食管 X线钡餐造影及病理检查证实(均为鳞癌)的溃疡型(46例)和伴溃疡之髓质型(21 例)食管癌患者,行相应食管段肿瘤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67 例 TAI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9.54%。治疗后62例(92.54%)恶性溃疡完全消失,5 例(7.46%)部分消失。5 例已形成食管穿孔患者,经治疗均见瘘口闭合,管壁修复。有DSA复查资料的54例中, 23例(42.59%)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显示完全消失,31 例(57.41%)显示不同程度减少。11例治疗后手术切除患者,4 例切除标本病检未见存活肿瘤,7 例癌巢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结论 TAI治疗溃疡型和伴溃疡形成髓质型食管癌效果满意,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质型 溃疡型 食管癌 化疗治疗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选择性插管造影 X线钡餐造影 近期临床疗效 完全消失 不同程度 治疗后 病理检查 肿瘤供血 化疗药物 完全缓解 总有效率 恶性溃疡 食管穿孔 肿瘤染色 肿瘤血管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块型肝癌术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60例
11
作者 陈刘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巨块型 肝癌 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TACE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健 吴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63-64,7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1]。目前用于化疗的药物其不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明显,患者多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门静脉灌注 华蟾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IC是老技术还是新方法——理性看待肝动脉灌注化疗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东旭 张磊 +3 位作者 姜小庆 史逸恺 颜志平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共7页
中国是肝癌高发大国,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5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一线方案。然而由于TACE的局限性和肝癌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 中国是肝癌高发大国,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5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一线方案。然而由于TACE的局限性和肝癌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有研究得出在适合TACE治疗范围内的中晚期肝癌人群中,HAIC的疗效优于TACE的结论。为此,本文回顾了HAIC和TACE治疗的历史,以及其分别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我国目前在HAIC治疗中所存在的弊端等;此外,对TACE治疗肝癌所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操作规范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推进肝癌局部治疗的规范化,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脉灌注化疗在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化学减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亮 韩明磊 +5 位作者 吴长华 王长凤 宋丹 李静 赵军阳 郭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0-685,共6页
目的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IAC)为主体的化学减容治疗在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D/E期)患儿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短期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以IAC为主体进行化疗减容的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102例,详细记录... 目的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IAC)为主体的化学减容治疗在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D/E期)患儿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短期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以IAC为主体进行化疗减容的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102例,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肿瘤分期、IAC途径(颈内动脉-眼动脉/颈外动脉-脑膜中动脉)、先后治疗经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102例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中单眼86例,双眼16例。共纳入研究106只患眼,合计D期68例,E期38例。共进行IAC治疗337眼次,总保眼率达84.9%,其中D期为85.3%,E期为84.2%。IAC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眼睑肿胀2例、上睑下垂4例、额部红斑6例,玻璃体积血4例,视网膜脱离加重1例,眼球略内陷2例;此外,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2例需要进行注射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6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次数2~5次/d。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仅6例复发(D期4例,E期2例),其中1例经过局部治疗后稳定,1例再次行IAC后稳定,4例进行眼球摘除。结论眼动脉灌注化疗术为主体治疗的化学减容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保眼率,缩短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治疗周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视网膜细胞瘤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化学减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灌注化疗显著抑制pTNM IIIB期结直肠癌肿瘤病灶的生长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东华 王小林 +6 位作者 许剑民 程洁敏 龚高全 陈颐 刘凌晓 李国平 李长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评估术前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AI)对pTNMIIIB期结直肠癌肿瘤病灶生长的影响,阐明局部灌注化疗在IIIB期结直肠癌术前降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常规行腹、盆... 目的评估术前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AI)对pTNMIIIB期结直肠癌肿瘤病灶生长的影响,阐明局部灌注化疗在IIIB期结直肠癌术前降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常规行腹、盆腔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影像学表现为cTNMⅢ期共12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组,A组患者直接行肿瘤病灶手术切除;B组患者切除术前一周予以TAI化疗。术后评估肿瘤的病理分期,两组中剔除非pTNM IIIB期患者,以A、B组各20例作为观察对象,测量其术前肿瘤病灶的影像学直径及切除术后肿瘤病灶的实际直径。根据NCI不良反应分级CTCAE 3.0版评估TAI化疗后第5天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体力状态Karnofsky评分。结果术前接受TAI化疗的病例(B组)与术前未接受局部TAI化疗的病例(A组)相比,肿瘤平均直径明显缩小(P<0.01),而TAI治疗的不良反应能够通过内科支持治疗后改善,不影响择期进行外科手术;TAI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体力状态亦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术前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明显抑制pTNM IIIB期结直肠癌肿瘤病灶的生长,对结直肠癌术前的降期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ai) 肿瘤分期 p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值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璐璐 章浙伟 +3 位作者 杨永波 范林音 邵国良 庞佩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细胞肝癌(HCC)行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ACE术的30例HCC患者,于术前1~3 d、术后30~40 d分别行常规CT三期灌注扫描,应用CT Kinetics软件计算AEF参数值。AEF值...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细胞肝癌(HCC)行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ACE术的30例HCC患者,于术前1~3 d、术后30~40 d分别行常规CT三期灌注扫描,应用CT Kinetics软件计算AEF参数值。AEF值为(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组17例,治疗无效组13例。有效组术后AEF为(0.351±0.090),无效组为(0.438±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AEF值0.392为临界值预测TACE术后疗效,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73.2%,曲线下面积为0.876(P<0.001)。结论常规CT三期灌注参数AEF能定量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早期评价,且不增加格外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CT灌注成像 动脉增强分数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渊全 贾中芝 +1 位作者 冯耀良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d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结肠癌肝转移瘤TACE治疗前后微循环灌注改变及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丽 卲天朋 +2 位作者 曹建民 卢光明 许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及术后进行常规MRI和DCE-MRI扫...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及术后进行常规MRI和DCE-MRI扫描。以两腔室模型为基础,计算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_(ep)、V_e)。比较TACE术前、术后各参数的变化;分别探讨患者近期疗效与TACE术后DCE-MRI各项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TACE术后各参数的差别。结果 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K^(trans)、K_(ep)及V_e值呈下降趋势,且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各项参数与CEA、CA125、CA199和CA242值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近期疗效评估示完全缓解3例(14.3%),部分缓解11例(52.4%),总有效率(RR)66.7%,疾病控制率(DCR)90.5%。其中RR、PCR均与术后K^(trans)值呈正相关(r=0.526,P=0.005;r=0.557,P=0.006),但与K_(ep)、V_e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癌肝转移瘤TACE治疗前后DCE-MRI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显著,术后肿瘤组织中的K^(trans)值可作为结肠癌肝转移TACE治疗早期疗效评估指标,为结肠癌肝转移瘤个体化治疗和治疗方案的修正提供依据,其远期疗效与DCE-MRI定量参数的相关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血管生成 循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右下腹药盒埋植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黄国鑫 窦永充 +3 位作者 曹满瑞 孙国平 李圣峰 徐坚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股动脉穿刺 肝癌 临床应用 经导管药盒系统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动脉内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前后血供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34
20
作者 郑加贺 郭启勇 +2 位作者 卢再鸣 刘兆玉 范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疗前7例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图呈均匀高灌注,14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液化坏死区无血流灌注。门静脉灌注图,20例呈低灌注,1例无血流灌注。TACE后肿瘤组织HAP及HPI显著减少,HPP无明显变化。5例病灶碘油完全充填,16例病灶部分区域碘油充填,碘油区无血流灌注,肿瘤残留区仍有血流灌注。结论:CT灌注成像为评价TACE疗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