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
1
作者 马云龙 李瑞锋 +3 位作者 何明俊 王顺 卓小桢 韩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2,共9页
目的:研究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接受TEER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基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术中情... 目的:研究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接受TEER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基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结果:共收集了6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完成6个月随访62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8.1%(59/67)。术后6个月时,二尖瓣反流2+及以下的比例为83.9%(52/62),较术前(均3+及以上)明显改善(P<0.05),且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组二尖瓣反流2+及以下的比例高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组(P<0.05);DMR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VG)由术后即刻的(3.1±1.2)mmHg(1 mmHg=0.133 kPa)升高至(3.7±1.2)mmHg(P<0.05),而FMR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FMR组和DMR组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较术前下降(均P<0.05),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均P<0.05),FMR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均P<0.05),而DMR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面积以及肺动脉压力均降低(均P<0.05)。结论:TEER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有效,FMR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更明显,而DMR患者二尖瓣反流改善程度较FMR患者更显著但术后MVG升高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 心脏重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刘刚 王乐 李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并完成6...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19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分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安全性相关指标包括二尖瓣夹即刻成功率,瓣夹移位、二尖瓣狭窄、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入径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术后二尖瓣反流≥2+、大出血及死亡发生情况。有效性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关键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sST2)、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反流程度、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二尖瓣开口面积、左心房前后径]。结果 治疗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瓣膜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其中,1例应用了2枚二尖瓣夹;1例术后发生了急性脑卒中,为右侧顶叶及左侧顶枕叶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未出现瓣夹移位、二尖瓣狭窄、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入径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术后二尖瓣反流≥2+、大出血和死亡情况。治疗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7 d较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显著改善(Z=5.466,P <0.001)。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7 d时,NYHAⅠ~Ⅱ级患者9例(47.4%),与术前(1例,5.3%)比较显著增多;术后第6个月时NYHAⅠ~Ⅱ级患者17例(89.5%),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7 d时心功能指标NT-proBNP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01),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时心肌纤维化指标sST2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01),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术后7 d时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之后在术后6个月内变化不大。术后7 d时二尖瓣开口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之后在术后6个月内变化不大。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前后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 NovoClas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后自我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梅丽 狄素玲 +4 位作者 吴琪 贾若雅 吴筱娴 张娟 李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137,共7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l valve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M-TEER)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TEER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l valve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M-TEER)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TEER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隐匿法共纳入数据分析样本66例,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多学科专科护士设计的思维导图指导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患者在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及遵医嘱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心功能指标中6 m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和术后1年内因心衰住院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M-TEER后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自我管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二尖瓣反流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后心脏逆重构分析和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骆志玲 董晓丽 +7 位作者 郭秋哲 王远征 李金 周运飞 余双兰 朱达 王首正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评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对功能性和退行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脏逆重构和心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 目的:评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对功能性和退行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脏逆重构和心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TEER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93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组和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瓣膜特征参数、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腔容积和心功能指标。评估手术疗效,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结果:93例患者中,FMR患者71例,DMR患者22例。与FMR组比,DMR组患者二尖瓣前叶长度较短,对合缘高度较低,对合深度较浅,瓣叶栓系比例较低,瓣环内外径较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较高(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二尖瓣反流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其中,FMR组术后LVEDV、LVES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DMR组术后左心室和左心房容积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LVEF和左心室G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FMR组相比,DMR组患者手术前后ΔLVEDV、ΔLVESV的绝对值均较小(P均<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因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TEER均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早期反流程度并改善心功能。FMR与DMR患者在术前瓣膜结构和术后心脏逆重构方面存在差异。在二尖瓣TEER的全流程中,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影像学评估及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疗效对比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洪序 刘光祖 +4 位作者 陈阳 卫治理 黎旭华 陈浩 宋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检索有关TMVR对比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队列研究,共计14226例患者,其中TMVR患者3379例,redo SMVR患者1084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TMVR患者的术后院内死亡率(OR=0.76,95%CI:0.63~0.90,P=0.002)、院内脑血管事件(OR=0.48,95%CI:0.36~0.63,P<0.001)、院内出血事件(OR=0.24,95%CI:0.18~0.32,P<0.001)、院内急性肾损伤(OR=0.52,95%CI:0.45~0.60,P<0.001)、永久起搏器植入(OR=0.25,95%CI:0.18~0.35,P<0.001)、院内心原性休克(OR=0.49,95%CI:0.34~0.72,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0.41,95%CI:0.19~0.91,P=0.030)、新发心房颤动(OR=0.22,95%CI:0.07~0.74,P=0.010)、手术时间(WMD=-225.88,95%CI:-283.56~-168.19,P<0.001)、重症监护室时间(WMD=-2.02,95%CI:-2.32~-1.72,P<0.001)、住院时间(WMD=-5.97,95%CI:-7.87~-4.06,P<0.001)均小于redo SMVR患者,而TMVR患者的1年二尖瓣平均跨瓣压(WMD=1.30,95%CI:0.76~1.84,P<0.001)高于redo SMVR患者,且TMVR和redo SMVR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OR=1.06,95%CI:0.70~1.61,P=0.770)、2年死亡率(OR=1.90,95%CI:0.98~3.66,P=0.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VR与redo SMVR相比,短期安全性更高,早期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更快,但术后1、2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瓣中瓣 环中瓣 二次手术 生物瓣衰败 成形环失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在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转归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大卫 翁梓珑 +2 位作者 张峰 潘文志 周达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s,BAV)分型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转归的关系及影响FMR改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接受经导管...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s,BAV)分型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转归的关系及影响FMR改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的BAV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合并FMR患者,比较不同BAV患者的基线信息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FMR改善的影响。根据FMR是否改善分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MR转归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00例行TAVR的患者,其中二叶瓣0型49例,二叶瓣1型51例。相比二叶瓣1型患者,二叶瓣0型患者年龄较小[(72.78±6.09)岁vs.(77.00±8.35)岁,P=0.050],男性比例偏低(47%vs.73%,P=0.009),BMI偏高[23.19±2.62)kg/m^(2)vs.(21.99±3.13)kg/m^(2),P=0.041],二叶瓣0型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发生率较低(69%vs.92%,P=0.040)。相比非改善组,改善组有更低的冠心病发病率(5%vs.18%,P=0.042),以及更高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20%vs.2%,P=0.007);改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51.98±6.74)mm vs.(48.04±7.72)mm,P=0.009],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更高[(4.86±0.95)cm/s vs.(4.47±0.75)cm/s,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AV患者术前肺高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瓣口最大流速是TAVR术后FMR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二叶瓣0型与二叶瓣1型患者TAVR术后FMR改善率无显著差异。对于BAV狭窄患者,术前肺高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更快与更高的FMR改善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BAV)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 主动脉 瓣狭窄(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引导远程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二尖瓣反流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首正 朱达 +3 位作者 李世国 卢耀星 欧阳文斌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18,共3页
本文报告在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远程使用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术治疗二尖瓣反流。患者为70岁男性,患有缺血性心肌病所致重度二尖瓣反流,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 本文报告在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远程使用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术治疗二尖瓣反流。患者为70岁男性,患有缺血性心肌病所致重度二尖瓣反流,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多学科讨论后进行TEER术。TEER术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机器人辅助技术,结合5G通讯技术,在北京远程操作深圳的手术机器人完成TEER术。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减轻至微量,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术后5 d出院。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和远程机器人手术的结合,对提高基层心血管疾病治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机器人辅助 5G通讯技术 超声引导 远程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traClip^(TM)G4治疗超高龄巴洛综合征致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一例
8
作者 罗飞 王嘉锋 +2 位作者 郭志福 秦永文 白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3,共5页
一例91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二尖瓣脱垂10余年,活动后胸闷1月余”就诊,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为二尖瓣前叶增厚、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进一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二尖瓣前后叶脱垂(A1区、A2区、A3区、P1区、P2区均脱垂)伴大量反流。结... 一例91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二尖瓣脱垂10余年,活动后胸闷1月余”就诊,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为二尖瓣前叶增厚、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进一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二尖瓣前后叶脱垂(A1区、A2区、A3区、P1区、P2区均脱垂)伴大量反流。结合病史,考虑为巴洛综合征。采用两枚MitraClip^(TM)G4 XTW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减少至少量。随访10个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二尖瓣反流程度为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巴洛综合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高龄老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ragonFlyTM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程继芳 朱霞 +3 位作者 姜声波 俞斌 温春杰 宋剑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护士做好患者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物品和仪器准备,构建瓣膜病介入应急预案;术中安置手术体位,细致观察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预... 目的总结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护士做好患者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物品和仪器准备,构建瓣膜病介入应急预案;术中安置手术体位,细致观察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5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即刻反流由重度下降至轻度48例,由重度下降至中度8例,器械操作平均时间76 min。患者术后3~7 d均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55例患者反流在中度及以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DragonFlyTM系统的应用对护理人员提出很大的挑战。护士熟悉手术路径和器械操作,积极做好手术配合、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监测与应对,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介入手术 介入护理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大庆 谷天祥 +1 位作者 修宗谊 喻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0,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或修补两种处理方式(瓣膜置换或修补)的临床疗效(近期及远期生存率)有无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中外文献,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搜集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或修补两种处理方式(瓣膜置换或修补)的临床疗效(近期及远期生存率)有无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中外文献,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搜集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的已经发表以及尚未发表的灰色文献,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处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瓣膜置换vs瓣膜修补),筛选后行meta分析,对比瓣膜置换vs瓣膜修补的近期与远期死亡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无中文文献入选。瓣膜置换组和瓣膜修补组患者术前一般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平均射血分数及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所占比率相似,瓣膜置换组近期死亡率(院内死亡率)较瓣膜修补组高,OR=1.92(95%CI 1.37~2.21);两组远期死亡率(随访5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OR=1.20(95%CI 0.95~1.5)。【结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修补术的近期疗效较瓣膜置换术要好,但是远期疗效(随访5年)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修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8期14-18,共5页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近年来,一种基于二尖瓣叶“缘对缘”外科修复技术原理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 ———MitraClip被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该技术进展做一回顾。
关键词 二尖瓣 患者 外科手术 夹合 僧帽瓣 心瓣膜 修复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技术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达 欧阳文斌 +2 位作者 王首正 骆志玲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09,共4页
本文报道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联合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病例。患者55岁女性,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在指南指导最优药物治疗下仍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且MR重度(4+),在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 本文报道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联合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病例。患者55岁女性,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在指南指导最优药物治疗下仍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且MR重度(4+),在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及机器人辅助下行TEER,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及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引导导管置入左心房后,TEER系统与操控模块契合,取代手动操作,精准的将一枚二尖瓣夹置入A2/P2区,MR降低至轻度(1+),患者术后康复顺利并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机器人辅助 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2022版)精简版 被引量:7
1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 +27 位作者 卢志南 宋光远 潘文志 刘先宝 蒲朝霞 李伟 科雨彤 刘然 李捷 李飞 尚小珂 张晓春 朱政斌 张龙岩 姜正明 弭守玲 方臻飞 徐凯 韩克 张东会 王斌 方军 刘长福 张兆国 喻鹏铭 吴永健 林逸贤 周达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TEER的手术流程复杂,团队协作要求高,在中国尚缺乏规范的临床路径。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针对TEER团队建设、患者临床评估、影像评估、手术规范...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TEER的手术流程复杂,团队协作要求高,在中国尚缺乏规范的临床路径。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针对TEER团队建设、患者临床评估、影像评估、手术规范流程、复杂病变处理、围术期管理、全生命周期康复随访等临床关注的关键问题,专家组有针对性撰写了此临床路径,以推动我国TEER安全、规范地开展和普及,进而提高我国二尖瓣反流的诊疗水平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影像 手术流程 围术期管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昕 宋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在发达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在75岁以上老人中,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超过10%^([1])。尽管瓣膜置换术被认为是治疗MR的金标准,但是至少一半的高龄重度MR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 在发达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在75岁以上老人中,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超过10%^([1])。尽管瓣膜置换术被认为是治疗MR的金标准,但是至少一半的高龄重度MR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2]),这些病人5年生存率约为50%^([3])。因此,对于有症状且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严重MR病人,经导管治疗成为拥有巨大潜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治疗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关闭不全 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发达国家 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玉玺 鲍贤豪 +9 位作者 曾照祥 吴明炜 李涛 艾尼瓦尔·艾克白尔 朱正龙 刘晓晨 冯家烜 周建 冯睿 景在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0-1004,共5页
二尖瓣反流(MR)是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65岁以上人群中有明显(中/重度)MR患者较为常见。尽管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明显MR患者金标准,但这些患者会因高风险拒绝或被认为不适合传统开放手术。随着经导管技术在主动脉瓣膜疾病中成熟应用,更多... 二尖瓣反流(MR)是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65岁以上人群中有明显(中/重度)MR患者较为常见。尽管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明显MR患者金标准,但这些患者会因高风险拒绝或被认为不适合传统开放手术。随着经导管技术在主动脉瓣膜疾病中成熟应用,更多临床医师和制造商将目光投向人工二尖瓣经导管治疗MR。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二尖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虽然TMVR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随着对疾病深入了解和技术进步,这些挑战将会逐步克服。相关研究也正在积极推进。该文综述了正在开发的各种人工二尖瓣装置的技术特点以及在人体中初步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祥慧 谢晓莉 +1 位作者 金珉 苏云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以及心功能Ⅳ级占比,评价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满意度表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焦虑改善情况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5.00±54.79)min。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2例,心房颤动2例,血容量不足3例(1例急性大出血家属放弃治疗)。11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术后LVEDD、LVESD、LAD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EF、SAS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应用于TMVR围术期,可提高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衰败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围术期护理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靖男 万俊义 +5 位作者 宋会军 张旌 潘家华 吴永健 潘湘斌 张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行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外科手术高危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11例“瓣中瓣”... 目的:评价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行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外科手术高危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11例“瓣中瓣”置换术均通过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途径进行,手术成功率100%,1例在置入瓣膜成功后出现左心室穿孔导致心脏压塞行开胸探查术;1例并发脑卒中。术后无瓣膜功能不全病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降低[(13.1±3.9)mmHg vs.(7.8±2.0)mmHg,1 mmHg=0.133 kPa,P=0.001],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患者明显减少(100%vs.9%,P<0.001)。6例患者完成术后30 d随访,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患者瓣膜功能良好,未见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瓣中瓣”置换术成功率高,可作为再次外科手术高风险人群的有效替代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生物瓣 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二尖瓣反流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艳 韩宇 +5 位作者 孙子瑞 杨朝宽 高传玉 刘煜昊 陈同峰 阚晓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二尖瓣反流(MR)的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TAVR且合并中重度MR的AS患者65例。根据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二尖瓣反流(MR)的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TAVR且合并中重度MR的AS患者65例。根据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反流面积大小,分为MR改善组(MR程度较术前至少改善一个等级)及MR未改善组。分析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进而找出影响MR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65例患者中有48例(73.8%)术后MR改善,17例(26.2%)术后MR未改善。MR改善组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明显高于MR未改善组(P<0.05),经多层螺旋CT(MDCT)测量的左心房最大面积和左心房最大容积均低于MR未改善组(P均<0.05)。左心房最大容积>130 ml的患者共有5例,有2例(40.0%)术后MR改善,改善率显著低于左心房最大容积<130 ml患者(46/60,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MR改善的可能性大(OR=0.18,95%CI:0.04~0.89,P=0.04);术前MDCT测量的左心房最大容积是术后MR改善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6,95%CI:1.00~1.13,P=0.03);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舒张末期容积与术后MR改善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对于合并中重度MR的AS患者,TAVR能使绝大部分患者MR得以改善,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MR改善可能性更大,而术前MDCT测量的较大的左心房最大容积是术后MR改善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心房最大容积>130 ml患者的术后MR改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多层螺旋CT 左心房最大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进入临床前期试验阶段
19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Neovasc公司正在研发新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方法。新的“皇冠”(Tiara)设备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公司还在TCT年度科学研讨会上宣布植入的难度、固定的可靠性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阳性结果。“皇冠”设备研发过程中注重二尖瓣特定解剖结... Neovasc公司正在研发新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方法。新的“皇冠”(Tiara)设备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公司还在TCT年度科学研讨会上宣布植入的难度、固定的可靠性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阳性结果。“皇冠”设备研发过程中注重二尖瓣特定解剖结构,而非主动脉瓣改良版。该设备使二尖瓣在心脏的每一次跳动时,能够持续地适应周围环境,保持二尖瓣的自然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临床前期试验 导管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阳性结果 解剖结构 主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缘对缘技术(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20
作者 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专家组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1,共8页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代表产品:MitraClip),是一种经导管介入途径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技术,西方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MitraClip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MR介入治疗技术。但是,在亚太地区患者群体中应用该类技术及产品的随机对照试验数...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代表产品:MitraClip),是一种经导管介入途径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技术,西方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MitraClip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MR介入治疗技术。但是,在亚太地区患者群体中应用该类技术及产品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仍然有限。因此,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召集专家组,通过详细回顾现有亚太地区MitraClip文献及临床治疗证据,制定共识建议,以更好地指导亚太地区的临床医师使用MitraClip治疗MR。本专家组讨论并制定的声明包括MitraClip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如:退行性MR,功能性MR和其他少见的指征,例如:急性MR,动力性MR,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和三尖瓣反流。共识声明中的每一项条目都由专家成员投票表决,只有当80%专家表决"同意"或"中立"时才予通过。经过投票表决后,共有10项共识决议被认可,以指导心脏专科医师对准备使用MitraClip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亚太地区 MITRACLIP 缘对缘 瓣膜修复 经导管介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