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轻、中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高松森 曹云 +3 位作者 陶晖 李伟 张银顺 杨庆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SDOS)数据库中关于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文献,检索时限均是从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7年8月。纳入文献包含以下参考指标中的两项以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例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并发症例数、末次随访椎间高度、再手术例数。使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757例,其中TLIF组386例,PLIF组371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例数方面,TLIF组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VAS评分、ODI评分、融合例数、恢复椎间高度、再手术例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在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融合例数、恢复椎间高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相当。TLIF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并发症例数方面均少于PLIF,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融合 经后路融合 滑脱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ping-off手术与后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玮 潘福敏 +3 位作者 孔超 孙祥耀 侯晓飞 鲁世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目的比较Topping-off手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DLD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 目的比较Topping-off手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DLD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Topping-off术式治疗的40例患者为Topping-off组,按照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采用PIF术式治疗的60例患者为PIF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腰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进行评分,使用屈伸位腰椎X线片测量L2/3、L3/4及L2-4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使用改良Pfirrmann评分评估术前术后L2/3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ping-off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I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Topping-off组L3/4节段ROM较术前降低(P<0.05),L2/3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而PIF组L2/3节段RO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L2-4节段术后2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年,PIF组L2/3节段改良Pfirrmann评分较Topping-off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ping-off术与PIF术均能显著改善DLD预后,但Topping-off手术能预防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对临床诊疗策略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ping-off手术 经后路椎间融合 退变性疾病 活动度 邻近节段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弓根钉固定后两种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滨生 刘少喻 +3 位作者 李佛保 ABUMI Kuniyoshi 陈柏龄 龙厚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对侧后方融合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探讨腰椎重建术式的选择方法。【方法】10具小牛尸体腰椎标本(L3-L6)用于实验。从L4-L5后方破坏腰椎稳定结构,并用椎弓根钉固定(PSF)和椎体间cage行以下重建:①完整脊柱+PSF,... 【目的】对侧后方融合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探讨腰椎重建术式的选择方法。【方法】10具小牛尸体腰椎标本(L3-L6)用于实验。从L4-L5后方破坏腰椎稳定结构,并用椎弓根钉固定(PSF)和椎体间cage行以下重建:①完整脊柱+PSF,②两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切除+PSF,③两侧关节突关节全切+PSF,④椎间盘部分切除+PSF,⑤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各组均行载荷量为5N·m的前-后屈曲测试,记录固定椎间(L4-L5)的刚度值及L4螺钉的应变量,并比较。【结果】除椎间盘部分切除+PSF外所有重建组的脊柱刚度均显著大于完整脊柱组,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组在所有的固定组中获得最大的脊柱刚度。椎间盘部分切除+PSF组在所有的重建组中螺钉的应变量最大,而椎间盘部分切除+PSF/cage组的螺钉的应变量在所有重建组中最小。【结论】若脊柱前方的承载能力尚存,使用PSF的侧后方融合可获得充分的力学稳定性。当脊柱前方丧失其承载能力,单纯PSF的脊柱刚度低,螺钉的应力显著增大。对此种病例,cage的使用可增加重建脊柱的初期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后方固定器械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后方融合 经后路融合 生物力学 弓根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4 位作者 吴昊 李劼若 李德彦 熊廷亮 纪志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T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21例,行单节段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P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0例,比较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融合率;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T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TLIF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和P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近期疗效满意;TLIF较PLIF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TLIF较PLIF能更好保留脊柱后柱韧带复合体结构,减少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融合 经后路椎间融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付宏伟 陈晓华 +1 位作者 马海召 尚春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椎间融合率及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LIF,实验组术后...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椎间融合率及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LIF,实验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I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LP和NTX/Cr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间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血清BALP和NTX/Cr水平,增加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腰退变性疾病 经后路孔行腰融合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