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丛报》与中国“经史子集”的译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文雄
刘青
《现代语文》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提供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丛报》
“
经史子集
”
译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
2
作者
闫邦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3,共2页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闫邦勋《四库全书》编制后,分抄七部,分藏南北七间,其中文汇阁、文源阁被兵火焚尽,文澜阁损失将半。为防失传.台湾商务印书馆已据运台文渊阁本,即《四库全书》第一部抄本影印出版。1...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闫邦勋《四库全书》编制后,分抄七部,分藏南北七间,其中文汇阁、文源阁被兵火焚尽,文澜阁损失将半。为防失传.台湾商务印书馆已据运台文渊阁本,即《四库全书》第一部抄本影印出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使这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目录
导引目录
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的根本在经史
3
作者
夏金华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50-66,197,共18页
古代儒家以经、史、子、集四类分法,来概括天下一切学说。儒学以经、史为根本,以子、集为辅助。这个格局历千年而不易,此从四类分法的历史演变、六经至十三经的流传、明经科之取士制度、士大夫对经史子集之文的不同态度和经、史之间的...
古代儒家以经、史、子、集四类分法,来概括天下一切学说。儒学以经、史为根本,以子、集为辅助。这个格局历千年而不易,此从四类分法的历史演变、六经至十三经的流传、明经科之取士制度、士大夫对经史子集之文的不同态度和经、史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五个方面得以体现,使儒学在汉代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获得了持续不断的传播、巩固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史子集
六经
十三经
明经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通俗文学英译研究专栏导语
4
作者
朱源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图书都属于典籍。但狭义的中国典籍可以只包括具有最重要文化价值的古籍正典。典籍英译的翻译书目来自这些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各个门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
英译研究
经史子集
通俗文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言文学与水文化的融合对策探讨——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5
作者
黄馨慧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历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演进,中华文化体系孕育出繁茂多元的分支,“水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水文化正如水元素一样,流转于世间,滋渗于万物,围绕“水”所衍生出的文化意象不可胜数,尤其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诗歌小说,处处可...
历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演进,中华文化体系孕育出繁茂多元的分支,“水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水文化正如水元素一样,流转于世间,滋渗于万物,围绕“水”所衍生出的文化意象不可胜数,尤其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诗歌小说,处处可以寻觅到水文化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文明演进
水元素
文化意象
上下五千年
经史子集
文化的融合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持人语
6
作者
周文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3期42-42,共1页
青年郭沫若在四川求学成长的岁月,正值中学与西学砥砺、旧学与新学斗妍的时代,知识的激增已远超经史子集之范畴,其中不乏别开生面、石破天惊的论断,这些见解乃数千年来所未有,即便是饱学之士、资深儒者也未曾涉猎。郭沫若在为廖平今文...
青年郭沫若在四川求学成长的岁月,正值中学与西学砥砺、旧学与新学斗妍的时代,知识的激增已远超经史子集之范畴,其中不乏别开生面、石破天惊的论断,这些见解乃数千年来所未有,即便是饱学之士、资深儒者也未曾涉猎。郭沫若在为廖平今文经学所吸引崇拜的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强烈欲望。在近代蜀学的滋养下,他对儒释道三教和合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领悟,兴机触发便可“醉眼欲穷天下势,揽衣直上最高台”,高台之上更有“大叫狂生郭八来,但听山壑呼长诺”壮志豪情,然而现实毕竟“烽火满目,荆棘丛生,时局沧桑,一日千变”,日渐式微的儒家理想在“黑铁主义”“武力强权”之下难以维持,但青年郭沫若在对新理论新思想新主义充满渴望的同时,仍希望“同胞齐努力,愿汉家四百兆数之文明上族,演出这般事业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今文经学
儒家理想
壮志豪情
儒释道三教
经史子集
郭沫若
日渐式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上)
7
作者
赵永江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34-46,共13页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成与建构也有密切的关系。钱锺书的治学体系实现了对杜诗渊源、诗法与接受等诸多层面的阐述,揭示了杜诗蕴含的经史子集各部特征,也示范出杜诗对于建构文艺理论概念的原典作用。学杜、解杜、运用乃至化用杜诗贯穿了钱锺书的学术体系,使得这三重互动之间生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杜诗
学术体系
经史子集
文艺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8
作者
陶德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3-4,共2页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1995年9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为纪念黄侃先生诞生110周年、逝世60周年,由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1995年9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为纪念黄侃先生诞生110周年、逝世60周年,由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老龄科学研究院、武汉教育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黄侃
辛亥革命
武汉大学
汉语史
学术思想
教学方法
经史子集
代表大会
湖北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书·经籍志》评介
9
作者
林际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46-48,共3页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目录学
图书
经史子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为“经典”,如何“常谈”
10
作者
陈琳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2期31-35,共5页
通过梳理朱自清编撰的《经典常谈》的章节结构,探讨《经典常谈》建构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谱系,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过程和活泼严谨的导读方式,以回应八年级下册统编教材调整对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经典的期待。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经典常谈》
章节构成
经史子集
名著导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11
作者
陈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3-94,74,共3页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中经新簿
分类目录
古代图书
《汉书·艺文志》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
四分法
演进
经史子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下)
12
作者
赵永江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成与建构也有密切的关系。钱锺书的治学体系实现了对杜诗渊源、诗法与接受等诸多层面的阐述,揭示了杜诗蕴含的经史子集各部特征,杜诗对于建构文艺理论概念的原典作用。学杜、解杜、运用乃至化用杜诗贯穿了钱锺书的学术体系,使得这三重互动之间生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杜诗
学术体系
经史子集
文艺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丛报》与中国“经史子集”的译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文雄
刘青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英文期刊对中国经典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800—1949)”(17BYY053)。
文摘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中国丛报》
“
经史子集
”
译介特征
Keywords
Chinese Repository
“JingShiZiJi(
经史子集
)”
translation featur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
2
作者
闫邦勋
机构
衡水师专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3,共2页
文摘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闫邦勋《四库全书》编制后,分抄七部,分藏南北七间,其中文汇阁、文源阁被兵火焚尽,文澜阁损失将半。为防失传.台湾商务印书馆已据运台文渊阁本,即《四库全书》第一部抄本影印出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使这一文...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目录
导引目录
中图法
分类号
G252.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4.3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的根本在经史
3
作者
夏金华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50-66,197,共18页
文摘
古代儒家以经、史、子、集四类分法,来概括天下一切学说。儒学以经、史为根本,以子、集为辅助。这个格局历千年而不易,此从四类分法的历史演变、六经至十三经的流传、明经科之取士制度、士大夫对经史子集之文的不同态度和经、史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五个方面得以体现,使儒学在汉代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获得了持续不断的传播、巩固与发展。
关键词
经史子集
六经
十三经
明经科
Keywords
Jing Shi Zi Ji
Six Jing
Thirteen Jing
Ming Jing Ke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通俗文学英译研究专栏导语
4
作者
朱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文摘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图书都属于典籍。但狭义的中国典籍可以只包括具有最重要文化价值的古籍正典。典籍英译的翻译书目来自这些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各个门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关键词
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
英译研究
经史子集
通俗文学
文化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言文学与水文化的融合对策探讨——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5
作者
黄馨慧
机构
上海立达学院基础与外语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文摘
历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演进,中华文化体系孕育出繁茂多元的分支,“水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水文化正如水元素一样,流转于世间,滋渗于万物,围绕“水”所衍生出的文化意象不可胜数,尤其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诗歌小说,处处可以寻觅到水文化的踪迹。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文明演进
水元素
文化意象
上下五千年
经史子集
文化的融合
中华文化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G122 [文化科学]
K928.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持人语
6
作者
周文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3期42-42,共1页
文摘
青年郭沫若在四川求学成长的岁月,正值中学与西学砥砺、旧学与新学斗妍的时代,知识的激增已远超经史子集之范畴,其中不乏别开生面、石破天惊的论断,这些见解乃数千年来所未有,即便是饱学之士、资深儒者也未曾涉猎。郭沫若在为廖平今文经学所吸引崇拜的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强烈欲望。在近代蜀学的滋养下,他对儒释道三教和合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领悟,兴机触发便可“醉眼欲穷天下势,揽衣直上最高台”,高台之上更有“大叫狂生郭八来,但听山壑呼长诺”壮志豪情,然而现实毕竟“烽火满目,荆棘丛生,时局沧桑,一日千变”,日渐式微的儒家理想在“黑铁主义”“武力强权”之下难以维持,但青年郭沫若在对新理论新思想新主义充满渴望的同时,仍希望“同胞齐努力,愿汉家四百兆数之文明上族,演出这般事业来!”
关键词
主持人
今文经学
儒家理想
壮志豪情
儒释道三教
经史子集
郭沫若
日渐式微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上)
7
作者
赵永江
机构
济宁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34-46,共13页
文摘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成与建构也有密切的关系。钱锺书的治学体系实现了对杜诗渊源、诗法与接受等诸多层面的阐述,揭示了杜诗蕴含的经史子集各部特征,也示范出杜诗对于建构文艺理论概念的原典作用。学杜、解杜、运用乃至化用杜诗贯穿了钱锺书的学术体系,使得这三重互动之间生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
关键词
钱锺书
杜诗
学术体系
经史子集
文艺理论建构
Keywords
Qian Zhongshu
Du Fu’s poetry
academic system
classics and histories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8
作者
陶德麟
机构
武汉大学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3-4,共2页
文摘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1995年9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为纪念黄侃先生诞生110周年、逝世60周年,由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老龄科学研究院、武汉教育学院...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黄侃
辛亥革命
武汉大学
汉语史
学术思想
教学方法
经史子集
代表大会
湖北师范学院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书·经籍志》评介
9
作者
林际莲
机构
赤峰学院图书馆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46-48,共3页
文摘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目录学
图书
经史子集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为“经典”,如何“常谈”
10
作者
陈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2期31-35,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研究”(FJJKZX22-077)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梳理朱自清编撰的《经典常谈》的章节结构,探讨《经典常谈》建构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谱系,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过程和活泼严谨的导读方式,以回应八年级下册统编教材调整对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经典的期待。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经典常谈》
章节构成
经史子集
名著导读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11
作者
陈伟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3-94,74,共3页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中经新簿
分类目录
古代图书
《汉书·艺文志》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
四分法
演进
经史子集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下)
12
作者
赵永江
机构
济宁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文摘
杜甫诗作与钱锺书的集部之学、四部之学以及文艺理论建构形成了三重互动关系。杜诗既是钱锺书集部之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经史子集四部典籍阐释不可或缺的因子,与诗画一律、虚色、通感、诗可以怨等文艺理论概念的辨析、生成与建构也有密切的关系。钱锺书的治学体系实现了对杜诗渊源、诗法与接受等诸多层面的阐述,揭示了杜诗蕴含的经史子集各部特征,杜诗对于建构文艺理论概念的原典作用。学杜、解杜、运用乃至化用杜诗贯穿了钱锺书的学术体系,使得这三重互动之间生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
关键词
钱锺书
杜诗
学术体系
经史子集
文艺理论建构
Keywords
Qian Zhongshu
Du Fu’s poetry
academic system
classics and histories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丛报》与中国“经史子集”的译介
曾文雄
刘青
《现代语文》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中图法》查目导引
闫邦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学的根本在经史
夏金华
《哲学分析》
CSSCI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通俗文学英译研究专栏导语
朱源
《语言教育》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语言文学与水文化的融合对策探讨——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黄馨慧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主持人语
周文
《郭沫若学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上)
赵永江
《杜甫研究学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在'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陶德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隋书·经籍志》评介
林际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何为“经典”,如何“常谈”
陈琳
《江苏教育》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陈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三重互动:杜诗与钱锺书治学体系(下)
赵永江
《杜甫研究学刊》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