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代文体谱系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中古时期,文体已有了独立的谱系,其形态有三:一是史书目录或簿录,如《艺文志》、《文章缘起》;二是总集,如《文章流别》、《文选》;三是论著,如《文心雕龙》。文体谱系的发展确定了其立场,既是对各种文体进行源起、形体等描述,更重要的...
中古时期,文体已有了独立的谱系,其形态有三:一是史书目录或簿录,如《艺文志》、《文章缘起》;二是总集,如《文章流别》、《文选》;三是论著,如《文心雕龙》。文体谱系的发展确定了其立场,既是对各种文体进行源起、形体等描述,更重要的是对文体间的因果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文体谱系不再满足于对现有文体的归纳与整理,而是在理性指导下寻求扩张与延展,其运用"归类"的方法,以文体功能替代文体体裁,又利用剪截等再造文章的策略,为经、子、史的文字加入文体谱系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这一切都显示了文体谱系的"贯通"路向与实用性品格。经、子、史、集的文字在文体谱系下同聚一体,并还原为原始意味的"文"而同源同理。如此"贯通",为近代以来在文章观念上建立文学观念,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谱系
经史子
总集
归类
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文论的境界
2
作者
胡大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54,F0002,共10页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的理论自觉和身份认定,是以“文章”从事“经国之大业”的最高层次。第三,传统文论以文学的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把对文学的认识与判断奠基在文学史之上,认为文学与史学在精神上同构,文学具有立法垂宪的作用。第四,传统文论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从文体谱系、作家谱系等方面构成经、子、史、集融为一体的大“文统”。第五,传统文论以“文”而化天下(“王天下”),从而使中国古代“文”的含义呈现为由小到大的逻辑排列:文字、文辞、文章、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崇尚的“文道”,也是传统文论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论
经史子
境界
王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文体谱系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大雷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文摘
中古时期,文体已有了独立的谱系,其形态有三:一是史书目录或簿录,如《艺文志》、《文章缘起》;二是总集,如《文章流别》、《文选》;三是论著,如《文心雕龙》。文体谱系的发展确定了其立场,既是对各种文体进行源起、形体等描述,更重要的是对文体间的因果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文体谱系不再满足于对现有文体的归纳与整理,而是在理性指导下寻求扩张与延展,其运用"归类"的方法,以文体功能替代文体体裁,又利用剪截等再造文章的策略,为经、子、史的文字加入文体谱系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这一切都显示了文体谱系的"贯通"路向与实用性品格。经、子、史、集的文字在文体谱系下同聚一体,并还原为原始意味的"文"而同源同理。如此"贯通",为近代以来在文章观念上建立文学观念,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
文体谱系
经史子
总集
归类
贯通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论的境界
2
作者
胡大雷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54,F0002,共10页
文摘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的理论自觉和身份认定,是以“文章”从事“经国之大业”的最高层次。第三,传统文论以文学的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把对文学的认识与判断奠基在文学史之上,认为文学与史学在精神上同构,文学具有立法垂宪的作用。第四,传统文论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从文体谱系、作家谱系等方面构成经、子、史、集融为一体的大“文统”。第五,传统文论以“文”而化天下(“王天下”),从而使中国古代“文”的含义呈现为由小到大的逻辑排列:文字、文辞、文章、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崇尚的“文道”,也是传统文论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传统文论
经史子
境界
王天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代文体谱系论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文论的境界
胡大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