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文体谱系论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大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中古时期,文体已有了独立的谱系,其形态有三:一是史书目录或簿录,如《艺文志》、《文章缘起》;二是总集,如《文章流别》、《文选》;三是论著,如《文心雕龙》。文体谱系的发展确定了其立场,既是对各种文体进行源起、形体等描述,更重要的... 中古时期,文体已有了独立的谱系,其形态有三:一是史书目录或簿录,如《艺文志》、《文章缘起》;二是总集,如《文章流别》、《文选》;三是论著,如《文心雕龙》。文体谱系的发展确定了其立场,既是对各种文体进行源起、形体等描述,更重要的是对文体间的因果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文体谱系不再满足于对现有文体的归纳与整理,而是在理性指导下寻求扩张与延展,其运用"归类"的方法,以文体功能替代文体体裁,又利用剪截等再造文章的策略,为经、子、史的文字加入文体谱系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这一切都显示了文体谱系的"贯通"路向与实用性品格。经、子、史、集的文字在文体谱系下同聚一体,并还原为原始意味的"文"而同源同理。如此"贯通",为近代以来在文章观念上建立文学观念,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谱系 经史子 总集 归类 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论的境界
2
作者 胡大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54,F0002,共10页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 传统文论首先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此促发自身的生成,形成了独特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文体谱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其次,传统文论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著书立说成为一代文论家的理论自觉和身份认定,是以“文章”从事“经国之大业”的最高层次。第三,传统文论以文学的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把对文学的认识与判断奠基在文学史之上,认为文学与史学在精神上同构,文学具有立法垂宪的作用。第四,传统文论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从文体谱系、作家谱系等方面构成经、子、史、集融为一体的大“文统”。第五,传统文论以“文”而化天下(“王天下”),从而使中国古代“文”的含义呈现为由小到大的逻辑排列:文字、文辞、文章、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崇尚的“文道”,也是传统文论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论 经史子 境界 王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